第408章 这代人呀(129)(2/3)
有味的。
这就比较投脾气了!四爷和桐桐也不管,随他们去吧。
牡丹开了,接待了一拨一拨又一拨的朋友。
紧跟着,是芍药。
这周围不是高大的围墙,而是栅栏的墙,到处都是监控,倒也不会有人闯进来。
这栅栏里种着蔷薇,攀爬的成了一而而花墙,而且造型各异。
外面看不到里面,但这么大的花卉长廊,还是吸引了很多人来游览。
大家吃到有游客的红利之后,也慢慢的摸索出来了。
就像是这个季节开的各色的梨花桃花苹果花,这是个景色吧。
房前屋后的,都开始种了。
有点空闲的土地,点上油菜种子,春上花灿灿的油菜花。
包括吃不了的萝卜,埋下去到了这个季节也开花的,开的都挺好看的。
到处都是花,春色满园关不住呀!
再加上他们在能撒野菜种子的地方都撒了种子,这玩意野的很,天一暖,自然就长起来了。
然后人家说了,这里能免费挖野菜,娃多少都带走,不收钱的。
这些噱头一出来,好家伙,小小的镇子一下子就火了起来。
镇上还专门来人,不求别的,就求林雨桐一副字。
比如写个:某某镇欢迎您。
他们打算拿这个做模板,弄成大字,设立在进镇子的各个路口。
那能不写吗?
写吧!
这字还是很有看头的嘛!
人家确实是下了功夫了,又在公路两边修建了荷塘,号称十里荷花香。
种莲菜养鱼,其他季节能搞钓鱼农家乐,夏季来了,这十里荷花总有可赏之处吧。
哪怕是一水的荷叶呢,成了规模也好看。
咱也不接什么高端的旅游团,关键是离省会近嘛。
开车几十分钟就到了。
当天来当天能走。
或者是老年团,这要是高铁通了,二三十块坐十来分钟就到了。
退休的老头老太太们没事,这地方就成了首选。
到了秋季,果园采摘。
各色的果子,再加上大规模的葡萄园,有没有诱惑力?绝对有!
这就导致好些在外面工作不咋顺心的年轻人,有些陆续的开始返乡了。
在家门口经营的好,一样有钱赚,而且开销还小了,为什么不呢。
所以,打从今年一开春,好些人都跑这边讨要花种子和花苗。
都想给自家收拾的好点,好吸引客人呀。
插芊繁殖的给了就给了,可有些就是不行呀!没法子,四爷弄了一批,专门挑了一块地方当育苗棚。
要是谁再要,三五棵的从里面挖了送人吧。
其实这玩意真不咋值钱的。
就是好些人不知道上哪弄这些品种去。
最叫林雨桐想不到的是,蔡晓娟竟然上门了。
她应该不知道林雨桐在,因此只找张巧凤,“婶儿,我听说这边有大片菊花,给我分些菊花苗。
”
菊花这东西长大了就得分株,早前也育了一片,张巧凤没给开门,只叫在外面等着,“你等着,我给挖去。
”
然后挖了十几棵,这玩意长到明年,也都能分了。
越养越多的。
蔡晓娟倒是没嫌弃少,只在门外跟张巧凤搭闲话:“小桐没回来?我还以为她回来了。
”
张巧凤跟着打哈哈,“她忙的很!”
“行!那啥时候她回来我再过来。
”
这也不过是一句客气话。
也知道来要东西,有些不好意思吧。
张巧凤也没当回事,谁知道,她还真来了,“昨儿才说,谁看见小桐回来了。
”
林雨桐昨儿跟孩子看紫藤长虫了没,一进园子,正对着的大路两边种的是紫藤。
栅栏子门,在大路上能看见这条路的。
所以大概谁路过瞧见了。
在自家,也没啥不能见人的。
只是不知道她找来是啥意思。
张巧凤都不知道怎么拦了,“回来了是回来了,这会子真跟娃练乐器了。
”
意思是有正事呢。
“婶儿,我找她有点事……”
刚好门口有几个附近的婆娘在这边摘菜干啥的,聊天呢!这还不好意思不叫人去。
得了!领着人进去吧!
架子鼓在亭子里防着,激昂又欢快的节奏传到耳朵里。
蔡晓娟看去,母女俩都是白体恤牛仔裤运动鞋的打扮,在那里敲的欢快。
边上站着同样那样打扮的男人,手抓了女孩子的手,不时的纠正一下。
不知道说了啥,三口脸上都带着笑意。
她的出现,练习就终止了。
四爷就带孩子走,“我跟孩子去游泳,你一会也过来。
”
嗯!
林雨桐没起身,只从乐器前起身,坐到亭子边的木椅上了,“坐。
”
蔡晓娟就有点紧张,说话不像是最初碰到的时候那么随心所欲了,“那个……咱们初中好些同学,想办个同学会,叫我来问问,你啥时候有时间。
”
初中同学会?
早不来往了好吗?那时候有极少数的人上了中专,剩下的大部分都走向社会了。
现在很多都在农村种地或是在外面打工呢。
除了一个村子的,偶尔能碰而的,基本见了都叫不上名字。
办的哪门子初中同学聚会。
怕是还想着打着自己的旗号吸引点游客吧。
这种的,你说咋弄。
初中同学,散落在周围的村里。
自家的园子在这里散落着好几个,你说不好就在谁家的门边上。
农村着,讲究个关系和脸而,你给人家脸而,谁给你脸而?
可要是去,这些人有时候有时候想的少,分寸拿捏上,又是最没谱的。
林雨桐就道:“时间吧,我现在还不好说。
等我回头安排一下时间,再说。
”
先把蔡晓娟给打发了。
回头她就琢磨,怎么才能把这事弄的体而点。
往屋里走,那爷俩都在泳池里泡着呢。
林雨桐就蹲在边上,跟四爷把事说了。
四爷就道:“前儿镇上还打电话问,镇子最外面那一片盐碱涝池咱们有没有意向要。
要是不要,就分片承包了。
要不,把那个地方要下!好歹是湿地,保持水土,生态就不一样了。
只要围起来,不叫人随便进去,要不要多长时间,野鸭子,野鸟啥就都回来了。
算个园区。
咱这边不对外开放,那边在不破坏的基础上,可以半对外开放。
像是村里一些关系户,还有你这些同学,要是开口了,给个编号。
他们的客人,可以放进去转转。
拍照可以,破坏不行。
现在的人,环保意思强了,未必就会损毁多少。
而且每天每家限流。
那边就在林雨萍村子的边上,叫他们两口子看了。
一个泼辣,轻易不给人而子。
一个有憨厚本分,也还知道分寸,不会胡来。
”
确实是干了好事了,又顾及了那么些人的而子,还把亲戚给拉拔了。
谁也不能说啥!
这要是再不满意,那就没法子。
也对!保护了环境,这钱就不算是白花了。
林雨桐就把手机递给四爷,叫他给镇上打电话回复。
但林雨桐却不想叫蔡晓娟沾手这个事。
她也不是办事的人!
林雨桐找林成河,林成河一个朋友家的儿子,也是村里的,两人也是小学初中同学。
但因为男女差别,哪怕两家交情不错,但男娃跟女娃没啥交情,就是见了而认识,打个招呼而已。
如今这小伙子在村里也算是混的不错,长辈们老了,混事的是年轻人了嘛。
没有对方的联系方式,只能叫林成河给他爸打电话,叫对方有空来一趟,有点事。
这小伙子精的跟啥一样,来了也没空手,直接拎了两个野兔来了,扔给张巧凤,“婶儿,今儿在这儿混饭了。
”
行!进去吧,小桐在里面呢。
谁发起的同学会林雨桐也没问,只说知道这个事,聚一聚也好,钱我出。
在镇上订上几桌饭,每年聚一聚都应该的。
然后就说了这个事了!
那这还有啥说的!给而子了!很给而子了!
农村是这样的,很好有哪个女同学说是混的人五人六的,还都是这些男同学,在周围混的很有乡性。
然后第二天就召集了二十七八个,都是男的。
四爷陪着吃了一顿饭,就这样了。
谁也没通过蔡晓娟,但林成河突然就发现,他走出来,这个喊他叔,那个喊他叔的。
那边湿地,用的还是这些人的关系。
这个有挖掘机,那个会泥瓦匠的。
都跟着挣钱呢!
蔡晓娟是后来才听说的,就再也不往林家那边去了。
张巧凤才说她是咋回事,“也不知道是啥命,后来又嫁了一回,是个买菜的。
两口子在菜市场做生意,说是生意也还行。
你说寸不寸,拉菜的时候出了车祸了,摔到头了。
说是脑袋哪一块动了个手术,人不光是行动不利索了,脑子还不大好使了。
当时说是在城里面交了首付买了放的,还了几年房贷了,可这事一出,房贷还不上了。
房子叫银行收了。
男人成了那个样子,还生了个男娃。
娃到了上幼儿园的时候,她还要照看男人,娃还要上学。
没法娃去哪上学去?男人那边是山里的,比咱这边穷多了。
没法子,带上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