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静待花开(93)(2/3)
鱼鳞刷刷刷的起下来,放在一边泡着。
然后开膛破肚,那个手脚麻利的呀!
她偶尔帮着搭把手,说一些医院的事,只要一说到专业,两人说的特别投契。
一边说着,一边忙着。
一条鱼愣是出了十二道菜。
像是鱼鳞,这个洗干净了可以裹着面粉和淀粉油炸的。
像是鱼头,做了一道剁椒鱼头,还特意和面了,最后下点扯面,伴着剁椒鱼头的汤汁吃。
又像是鱼皮卷,清蒸鱼尾,红烧鱼骨,炒鱼杂,酱烧鱼籽,完了还有一道鱼丸汤。
另外,还起了肉出来,搭着其他菜包了一点鱼肉的饺子。
饭菜都上桌了,老萧果然被四爷给拉回来了。
林雨桐又抱了一摊子自家留的葡萄汁,“好酒倒是有,但是我知道,大夫不能喝酒。
酒就免了,喝点这个吧。
”
鲜红清亮的果汁倒进晶莹的杯子里,满桌的饭菜从餐具到菜品,都极其讲究。
四爷在桌上,就有意无意的透漏一些消息,像是说桐桐退休了,也不清闲。
过了今冬,明年春天就该忙了。
比如,给孩子的婚房得装修了,就在小区对面,那边两套,想自己住出去住就行。
但装修得提前装好。
又说林墨和令仪说不想自己住,“那就留家里!”又说给林砚的安排,“在前排又给林砚买好了,人家住过,当婚房的话,还是得另外装修……没这边大,但距离不远,出了门三十米的距离……就怕年轻人忙不过来,住近便点,方便照看……”
没提婚事,但给孩子的安排大致都说了。
老萧就不住的点头,鱼丸倒进嘴里,又弹又好吃,“是啊!年轻人过日子,没人搭把手是真不行!这事业不是被其他事耽搁,就是这生活琐事呀……一言难尽!”
林雨桐就搭话,“那可不!我妈当年为了给我照看孩子,也是早早就退休了。
你说我那几年带毕业班,忙成什么样了,要不是我妈和我奶奶我姑姑她们守在边上给我带着,我哪有那精力呀!我是知道没有后顾之忧的好处的,所以呀,一看能提前退,干脆退了算了。
到了这会子了,总得有人为孩子退一步,对不?”
对对对!
林雨桐给姜主任夹菜,“尝尝酱鱼籽……”
正说话呢,就听外面有动静。
林妈就道,“我听着,像是几个孩子回来了吧。
”可不是吗?这四个都回来了。
林雨桐赶紧起身,“今儿怎么这么齐整呀?不是周五呀!”
萧萧就笑,“这不是下雪了么?想吃烤鹿肉了,就跑回来了。
”林砚耸了耸鼻子,“这是什么味道这么香?今儿的晚饭够早的呀!”
“是鱼!”令仪把围巾摘下来,换了鞋就先往厨房去,“姥姥姥爷,金叔,我们回来了。
今儿吃什么好吃的呢?”
一进去还有别人,她并不是认识。
四爷就笑,“这是萧萧的父母,你叫萧叔和姜姨就好。
”又给老萧和姜主任介绍,“这是叶工和王工家的姑娘……”
叶令仪大大方方的问好,赶紧招手叫林墨。
林墨先打了招呼,那边萧萧才把有点吓住的林砚拉过来打招呼。
林砚赶紧过去给萧萧爸妈把饮料添满,也闹不明白这是啥情况。
老林赶紧道,“都洗手吃饭吧,鹿肉以后吃,今儿这菜也不错。
赶紧吧!”
林雨桐就起身多扯了些面给煮上,捞出来一大半后,剩下的多煮了一会子,单给令仪一碗,“你别吃那盘的面,用勺子舀点汤汁在碗里拌面吧……”
林妈跟姜主任解释,“这孩子胃不好,吃点硬的就不好消化。
”
萧萧不看她爸妈的脸色,她是真饿了,觉得饺子好吃,马上拿着筷子就吃。
林雨桐又给拿小碟子倒了酱油给萧萧,萧萧就乐,“谢谢阿姨。
”
姜主任当然知道,自家这孩子,吃饺子不要醋,只蘸酱油。
林雨桐转身要去厨房拿蒜,令仪自己去来,“您坐吧,我知道在哪。
”
萧萧做在外围,进出不方便,只得喊:“令仪姐,你再给我拿一份糖蒜。
”
好!
然后令仪不光拿了蒜和糖蒜,瞧见冰箱里还有中午剩下的半盘子糖醋藕片,也一并端出来了,“学校食堂的太酸了,没家里这个好吃。
”
“那你埋在面里,等不凉了再吃。
”
令仪应着,又问萧萧,“你要吗?”
萧萧扒拉了三分之一,搭着饺子一起吃。
令仪又进去,端了两份泡菜出来,分两头摆着,招呼姜主任,“阿姨,吃面条的时候您搭着这个小菜,特别好吃。
”
姜主任应承着,心说,这萧萧就不是个不认生的,谁知道这个姑娘更不认生。
老萧哪里看不出来,这是常进常出的,都习惯了。
也是这家里的家风开明,长辈是真疼爱,孩子回来才会这么自在。
没瞧见俩老人看着俩姑娘,笑的见牙不见眼的。
林雨桐心里点头,这是突然加了人,多下了点面条,面条多汤汁少,就少了些味道。
她怕客人吃的不入味,返回去给安排上了。
林墨不时的跟萧院长和姜主任搭话,林砚长眼色的很,添茶倒水的,就是不多话。
然后又是一扫空,才说要去客厅里坐会子呢,结果老萧的电话响了,附属医院有个急症病人,要会诊。
那就不能留了,姜主任要送老萧去医院,这就得走。
走的时候问萧萧,“你们等会子回学校?”
嗯!我们一起走。
那行!姜主任也没再管。
林雨桐就挎着姜主任的胳膊往出送,四爷跟老萧边走边说,亲自给老萧拉开车门,把人给送上车,然后把门给关上。
直到车走了,还站在门口看着车子远去。
林妈心里嘀咕,这娶媳妇给嫁闺女是不一样哈!娶媳妇处处都得比人家低着些,态度才算是对了。
几个孩子先往家里跑,等跑进去了,林妈才低声跟桐桐这么说。
林雨桐就笑,“这不是应当应分的吗?求娶求娶!没有求,没有求亲的态度,肯定不成的!”这可不是从西方传来的,像是求婚之类的。
咱们的老规矩就是这样的,这叫求娶!
被求娶的那一家,人家两口子在车上面面相觑了好几次。
然后姜主任抱怨老萧,“你真是去吃饭去了!说什么都对对对,是是是的!除了饭菜好吃,你还记得说啥了不?”
把老萧给委屈的,你到的比我早,从下午呆到晚上,你怎么不说?
姜主任想想,想了再想,才道:“什么话都被林校长说了,我那不答应的话还没出口呢,就没法出口了。
”
为啥的?
因为最佳婚育年龄!因为女儿的前程重要,但其他的东西也很重要。
奔着前程顾不了家,雇了家必然其他方面顾不上。
姜主任就叹气,“家庭的经济条件是得考虑,但这不是主要的。
叫我觉得心里松动的是这两口子的夫妻关系。
若不是夫妻关系融洽,生活顺遂,不可能一个五十岁的女人看上去像是三十七八的样子。
这样的父母,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对家庭有责任心。
小毛病肯定有,谁家的孩子都有……”但责任心,在婚姻里比什么都重要。
老萧又不是没长心,这么大的事能不留心吗?这一家是有规矩的人家,从林墨和林砚在饭桌上一举一动就看的出来。
但同时呢,包容也大。
他们按照他们的规矩走,但你要是不习惯,他们也觉得无所谓。
他就提醒姜主任,“你没看见你闺女身上的那件外套……”
进来没看见,出门送的时候看见了,“怎么了?”
“这孩子这两年用的都是奖学金,不从家里拿钱了。
奖学金够个普通学生用的,可她那件大衣,可不是普通学生买的起的。
宋大夫给她闺女买了一件,带到医院我见到了,跟你闺女今儿穿的那件就颜色不一样。
她买的时候花了七千多……”
这么贵呀!
“那个叶工家的闺女身上穿的跟咱闺女穿的差不多,一个长款一个短款,价格相差不大……”
姜主任明白了,这是肯定是要变天了,林家给准备的。
晚上都要睡了,姜主任就打电话问闺女这个事。
萧萧刚洗澡出来,就坐在椅子上一边擦头发一边接电话,“……衣服?衣服是林阿姨买的,说是预报的要降温,叫林砚给我捎的。
我这也挺忙的,没顾得上,还想着去年的大衣能穿,也不急。
结果捎来了,牌子都摘了,按我的尺寸买的,也没法退呀!我就收了。
哦!上次去的时候,我给家里人一人买了一条围巾。
你跟我爸的在衣柜里挂着呢,你是不是没看见?”
啊?哦!没注意。
“其实这几年一直也是这样……偶尔会给买的,一般换季的时候都会送两件衣服归过来。
”她说着就道,“但是我会给林砚买的!”
姜主任想了想,还是什么也没提,“以前怎么处以后就怎么处吧。
”
萧萧挂了电话还有点莫名其妙,就为了问这个。
其实打从上初中开始,自家妈只负责给钱,至于买衣服的事,她不管的。
只要不穿奇装异服,剩下的你随意。
进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