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静待花开(4)(1/3)
说着话,小姑带着爷爷奶奶也过来了。
老两口知道亲家要来,就先去小姑那边住了。
总得给儿媳妇留点空间跟娘家人说说话。
这会子两亲家见面,亲热的很。
姥姥姥爷在老家住的挺好的,再加上林妈是小女儿,宠的时候多,压根就想过依靠要依靠到她身上。
可能打小的期望不一样,所以,只要她过的好,老人就挺知足的。
之前林妈也说了,虽说接公公婆婆来了,住在一起好像不方便。
其实算是把她给解放了。
老人勤快爱干净,也不是不能动。
两口子一上班,家里就剩下老两口子,老人干活慢,但不让她干还不行。
所以,这衣服永远是洗干净晾晒好,熨烫好的。
家里永远干干净净的。
回家连饭菜都做好了。
对于上一天班的人来,哪有比这种日子更舒坦的。
倒是周末在家的时候,不叫公婆干活,她干的多些。
那你说,这么些年了,都没麻烦女儿。
现在确实是年岁不小了,得接到身边了。
不叫管老人,这就是不讲道理。
一个觉得老亲家人好。
一个一个劲的夸人家女儿。
四爷和林雨桐没多留,两人提前去酒店安排去了。
酒店也不一定多好,就是近便嘛,小区门口出来,走个百十来米,一个拐角,三层楼,人家承办席面。
中午在这边开席。
家里叫的亲戚也不多,就是两家至亲的,还都没来齐。
因此没多少人。
主要的人是单位上的人。
婚丧嫁娶的,这么些年了,林爸林妈给别人上过多少礼金?自家这边,除了升学宴的时候办了一回,再就没有过。
因此,有礼金来往的都来了。
大伯那边来的也比较早,两个堂哥都跟着呢,也家里溜了一圈,然后跟着就过来了。
到这种地方,主要是人生地不熟的时候,大伯母是不敢说话的。
因此,也没那么讨厌。
就是吃饭嘛,坐在那里占住嘴就完了。
顶多在林雨桐忙着取饮料取酒倒茶的时候,拦着她问一句:“这一桌席面多少钱?”一会子又问,“那个穿红衣服的是你姨妈?好些年没见过了。
”再转一圈才想起来拉着她问,“那个小伙子是上次跟着回老家的那个?咱们桐桐谈对象了?”
她就是这个样儿的。
而林雨桐呢,在家属院住了那么些年,从没发现人缘这么好过。
这个问,“桐桐呀,每年一中这艺考特招是怎么弄的?你说我们妞妞有这个机会吗?”
大妈,我才上了两天班,还不算正式入职的。
她只得道:“我放心里了,回头跟您说。
”
那个拦住又问,“我家这个都高二了,数学回回都给我四五十分,急死我了。
你有时间收学生没……”
“姨呀,您不知道,我都后悔死了。
这老师可真不是人干的活儿。
我早上六七点出门,晚上得守晚自习的,还有各种会……可别提了,周末还被拉着出卷子……要不是我妈非逼着,我真不想去的。
在外面代课挣钱比工资高多了……这么着,电话你找我妈要,孩子有不会的,就给我打电话,现在视频方便,多晚都行……”
又说难处,又应承的,还要怎么着?
就是要问什么,也不会太频繁。
但是听的人却觉得,这个孩子挺有人情的。
其实这些人跟林妈算不上多好。
只是有来往,仅此而已。
然后好些人又问林妈:“忙前往后那小伙子是谁呀?”还以为是侄儿或是外甥。
林妈就低声道:“桐桐谈的对象,瞧着还行?”
“哎呀!我还说要是你侄儿或是外甥,就给介绍介绍,感情是咱家的姑爷。
这孩子看着很不一样……”
林妈就笑的跟朵花似得,说是大学的讲师,在哪个大学云云。
哪怕现在挣的不多,但叫人听起来就觉得前途无量。
总之,这个宴席把老林和林雨桐,连同四爷都遛的累累的,但是却极大的满足了林妈的虚荣心。
吃完饭,送了客人。
林雨桐要去结账,被林妈给拦了,你有多少钱你没数吗?
再说了,这种宴席是不会亏钱的。
从礼金里把这宴席的钱一扣,还能多出七八万块钱。
得了,不叫管就不管了。
林家舅舅不是个喝酒的人,现在基本也没人劝酒,说要开车,那就随意。
人也不疲累,四爷就问说,“要不去转转?”
行啊!
舅妈要跟,但是姨妈不想起,老人也不想去,先回去休息去了。
小姑把爷爷奶奶连同大伯家的人都带到她那边去了。
林雨桐和四爷给他们打了招呼,就先带着舅舅办正事去了。
在车上舅舅也说呢,“是给一位老战友的,当年我是下海经商了,人家转业后在体制内,如今在市里……”
明白了。
给钱不合适,只当时朋友之间送个工艺品摆件就行。
四爷把车停在古玩街外,“这里大部分店铺,已经找不到真东西。
有些真玩意,价格特别敢要。
”于是,四爷把人带进了一个院子。
一进去林雨桐就笑,“这个挺有意思的。
”
里面很乱,很杂。
都是从乡下收来的东西。
院子里散落着石墩子,石狮子,石槽子,拴马桩。
还别说,这些东西真能留挺多年的,有一对石狮子,林雨桐打眼一看就知道,怎么也得上百年的东西。
就有意思的是一个猪食槽,还有喂养牲口的石槽子,这一百年可不止了。
在往里走,廊下还摆着像是民国时期的自行车,留声机,明信片,甚至女人的三寸金莲。
东西很杂,看的出来,都是在乡下零散的收拢上来的。
林舅舅就说:“那个拴马桩……咱家要是盖老院子,我就准备买了那个回去……”
这就是得碰上喜欢的人卖,价格肯定不低。
屋里的能精致一些,洗干净的磕破皮的坛子罐子,还有一份能追朔到明朝末年的家谱,不知道被哪个败家子把这么要紧的东西卖了换钱了。
四爷扫了一圈之后,看准了一个方向。
林雨桐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是角落里一个灰扑扑的木头小马。
是那种给孩子玩的器物。
只怕四爷之前就看过,一定有猫腻。
但四爷没想靠着这个挣钱,现在不是林家舅舅需要吗?
林雨桐一把过去把小木马拿起来,“这个挺好玩的!回去画上彩绘,摆在书架上我感觉行。
”
林舅舅才要说话,林雨桐挎着他的胳膊轻轻的捏了一下。
那边四爷漫不经心的接话了,“想要买吧……那东西不值钱……”然后指了指角落里一个有明显修补痕迹的瓷瓶,“那是清中期官窑产的瓷器,不是宫里的东西,但也够达官贵人用的级别……这店里就那东西之前。
你手里那小马驹,最多就是民国时期很多人家都有的玩意,花不了几个子从木匠手里买了给孩子玩的。
木料是下脚料,手艺也糙的很……”
老板就笑,“兄弟,不能再说了,再说哥们这生意就没法做了。
我那也是老宅子里收上来的,这么着,给一千块钱拿走……”
“一千?买了木头的玩意?”
“妹妹,好歹是民国的,对吧?别说现在做的精致,精致的都是流水线上下来的。
你单找个木工给做这个……现在这人工多贵的?木工电工这些,一天好几百呢。
这个再不费时间,不得耗费一两天呀!这么着,八百,再不能让了……”
林雨桐一副不乐意要的样子,直接放下了。
四爷给捡起来塞她手里,给老板使眼色,“你扫我还是我扫你?”
老板指了指门口挂着的支付码,四爷利索的扫了八百。
林雨桐不停的咕哝,“八百呢?”
四爷就道,“现在孩子的玩具,奥特曼还是什么的,想要质量好点的,不也得大几百的!留着吧,好歹是民国的!也别给涂鸦……”然后说着话就出去了!
一出门,舅舅还以为里面藏东西了,就问说,“这咋藏呀?”
不是藏东西了,“这个木料,最少都是明朝的。
”四爷就说,“只一块上好的老木料,在行内七八万就拿不下来。
这个马的做工虽然粗糙,但是木料老。
您要不急着用,回头我找专人给您用老工艺过一遍,您再拿去找行家看。
”
这东西不着急,“七月份那边老爷子过寿!”
“那不着急,下个星期东西就得了,我给您送去都行。
”
舅舅非要给钱,林雨桐就生气,“干嘛呀!再这么着我真生气了。
再说了,我们花的也就一顿饭钱。
”
“找人刻不能白叫人刻的。
”
“哎呀!他们就是以活换活呢!您叫我们去给您干一天活,还得算钱呀?赶紧走,回家回家!”
舅家并没有多呆,半下午就要回去。
四爷跟林家舅舅约好了的,“最多一周,您别操心,最多就是周六,我跟桐桐回去给您送去……”
是不是真好,舅舅也不知道。
但只耽搁一周,要是不行,再寻也行。
因此可高兴的就应下了,“那下周都回来。
”
嗯呢!下周肯定都回去。
舅妈就道:“说好的啊!咱们那边的御厨私房菜,我可就预订了。
”
预订吧!林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