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静待花开(11)(1/3)
什么最痛苦,早起最痛苦。
也就是林雨桐自己的睡眠质量高,说睡了,强迫摁了穴位也就睡了。
赶在六点之前得到操场,她五点半得起来。
起来的时候爷爷奶奶已经起了,老人的觉少,五点一过就起床。
起来也没个啥事干,出门都太早。
于是,奶奶去厨房,轻手轻脚的做早饭。
爷爷也没闲着,擦擦这里,擦擦那里的。
一起来,老人就扭脸看,“怎么这么早?”
“以后都得这么早。
”她说着就往卫生间去了。
奶奶着急,“早饭还没好。
”她先给孩子打豆浆去了。
自家这孙女,现在手巧的很。
家里的冰箱里泡好的豆子花生,还有蜜豆红枣之类的东西。
女孩子嘛,她给放的蜜豆和红枣比较多,打出来会比较偏甜一点。
早起虽然要锻炼,但早起的血糖确实低。
稍微吃一点也行,今早就一杯豆浆一杯水就足够了。
头发扎成丸子,不容易乱。
脸上只抹了面脂,一点妆也不带。
连里面的内衣都是运动内衣,这之后,各种款式的运动衣就成了自己的常配了。
还有叫四爷买的哨子,往脖子上一挂,这就能出门了。
出门的时候是五点五十二分,跟爷爷奶奶摆摆手就轻轻推开门出去,然后轻轻关上。
电梯停在顶层,怪麻烦的,几步就蹿下楼,电驴子昨晚充电了,都在楼下放着。
骑了自己的车,两分钟蹿到学校门口。
这个点别觉得学校的门就没开。
不是的!学校里是有高三党的。
高三党一般都是赶在六点到教室。
大部分都是走读的,这会子或是家长送,或是自己走,都脚步匆匆的往学校里去。
操场上也不是没人的,高三的体考生,可都在这里自己训练了。
林雨桐进门把车子放在门房边上的车子棚。
然后跑步去操场。
到的时候是五点五十七分,天光只是蒙蒙亮。
因着学校在闹市,所以,其实教学楼和宿舍楼都朝后。
正对着大门的,是花坛广场。
一边是不常用的实验楼之类的,一边就是操场。
学校现在都不是高墙林立,都是栅栏墙,在操场上可以看见外面的街道。
市一中的占地不算小,操场也比较大。
反正站在这里,看不清操场上到底有多少人,更看不清楚都有谁。
她站在从大门口来操场的必经路口,看着手腕上的表。
然后身后传来细小的声音,“林老师。
”
一扭脸,是刘清莹。
“你几点到的?”这孩子来的这么早。
刘清莹不好意思,“也刚好一会,五十五分吧……”
“几点从家里出发?”
“五点半。
”
“晚上几点睡的?”
“刚开学,没作业,我睡的早。
”
“你五点半起床。
你一路跑就是锻炼,到操场几点就几点,不用起太早。
”
说着话,脚步匆匆的一串都跑了进来。
十几步之外就是乒乓球案子,“把书包都放在那儿。
”
是!
带着学生开始热身,最迟到的一个是六点零四分,还不算太迟。
先跟着学生跑两步活动开再说。
一个暑假过的,跑起来脚步都沉。
擅长什么先别提了,把运动状态找回来就不错了。
这还得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活动完,放松肌肉。
林雨桐一个一个的来,手法给按摩,三两下就可以了,“课间给我跳楼梯去,每个课间一拨,除了上厕所,这就是任务。
这一周把状态找回来。
”
十五个人里,只刘清莹最轻松。
运动完了,想休息?休息什么呀,背着书包,教室去。
七点准时早读,早读二十分钟。
昨儿已经把课本给领了。
但你指望他们早起主动的念呀,背吗?
洗了一把脸,她准七点进教室,别的教室里读书朗朗,别管读语文英语还是别的,人家是有声音的。
自家班里特别棒,趴在桌子上睡了一片。
有个别没睡的,睁着懵懂的眼,收拾桌子,不停的擦擦擦。
还有姑娘对着镜子在整理假睫毛。
有那醒着的戳了戳的同桌,“嗳嗳嗳,老师来了。
”
然后人家抬起头瞥了老师一眼,抓了本书竖在桌上上,趴着继续睡去了。
那么大一坨,你怎么就觉得你能藏在那么一本书的后面我看不见你。
而且,小哥,拿了本数学书早读,还把书给放倒了。
林雨桐也不叫起,只站在讲台上,高声问:“咱们班有报考播音主持的没有?播音主持对艺考专业的门槛稍微低一点,第一,要求普通话标准。
第二,没有先天性发音的不正常。
第三,外形好固然占优势,但还有一些配音之类的工作,对这些事没有太高要求的……咱们班有没有这方面的学生?”
然后一个个的都抬起头了。
他们很多都是说专业不专业,现在才要往专业上靠的。
这么一个听起来大家都能达到条件的方向,他们觉得各自的条件基本够。
“当然了,两手准备也行。
平时多练习,回头专业课齐头并进,那边不行,这边未必就没机会。
”林雨桐靠在讲台边上,看着一个个睁着眼睛都看她,她就笑,“看什么呀?拿出语文课本,要求背诵的课文古诗和段落,拿出来字正腔圆的给我念。
注意别读错了字音,别断错了句。
想要朗读的感情充沛,你得弄懂意思。
不懂的就查,不懂的就问,这跟运动员训练是一样的,哪个播音主持出来的,他们不是拿着报纸长年累月的训练出来的。
”
说着,就拿了第一排一个同学语文课本,“都听着,我给你们朗读第一课的课文,作为范例。
”
开玩笑,播音配音她是专业的。
于是,教室里很安静,只有标准悦耳,如同放着音频资料的朗读声。
老周不放心,这个班是刚组的,班主任也是新手。
他得过来转转。
钱静老师也一样,觉得这么一班学生不好管。
可走到教室门外,从开着的门和开着的窗上看进去,教室里坐的整整齐齐。
没有打瞌睡的,一个个的都对着课本。
林雨桐拿着书,一边读着,一边在教室的过道里走着。
老周跟钱老师示意,两人都轻轻的退回来。
钱老师就笑,“这个小林,很有几把刷子。
”
播音主持这个方面,艺考学校里的老师也就这个水平了。
学校几年前确实考出去一个过,但也不是那么好考的。
可有这么个东西吊着,还怕这些小崽子早起不朗读。
林雨桐朗读完,也是这么说的,“任何一种学科和文字,都是可以作为朗读资料的。
若是英语的口语好,考出来就业渠道相当广。
所以,早读都给我打起精神来。
英语和语文的早读交换着来,历史以及其他的文科需要背诵的科目,每天会有背诵任务,课间的时间背诵。
每天得过关,不许积攒。
”
朗读就是专业,朗读就是记忆。
一举多得,有什么理由不给我用心。
“所以,朗读时间,都给站起来,站好,这也是形体训练。
声音适度,不要过分高,也不要过分的低,调整好站姿,不要含胸驼背,怎么面对将来的面试考官,你平时就得是什么样的姿态。
从现在就给我练习,然后养成习惯。
”
省的一来就想睡觉。
早读时间不长,就能絮叨这么多。
今儿开学第一天,操场升旗。
出去整队,参加升旗仪式。
点了钟林做体育委员,带队过去。
班主任当然得跟着,站在最后。
各种讲话完了,带队回去。
楼下解散,得吃早饭了。
早饭只二十分钟。
吃早饭的方式也很多样。
有去食堂的,也有围在学校外面的家长。
孩子们一散,就奔向操场。
栅栏里能递过来饭菜,拿到班里吃也行。
林雨桐也没吃早饭,回家不现实。
那就去食堂吧。
结果还没走呢,手机响了,是爷爷。
“怎么了?爷爷。
”她还当老人在家出事了呢。
结果并不是,“你到学校门口来。
”
她迅速的跑过来,结果爷爷拿着饭盒,“赶紧的,去办公室吃饭。
”
上高中的时候,老人偶尔来住,爷爷趁着晨练的时候,就过来送饭。
不过不是早饭,一般都是午饭。
如今当老师了,老爷子还来了。
连看门的大爷都笑,只见过给孩子送饭的,还没见过给老师送饭的。
大爷跟爷爷说笑,“学校的饭菜其实挺好的。
”
虽然跟学生的菜品一样,单有单独的教师窗口,很方便的。
爷爷固执的很,“我家孩子吃饭可挑嘴了。
”
其实并不。
但不叫爷爷送,老人家一天到晚该干嘛?
行吧!天气好的时候就送吧。
她就说,“午饭我回去吃,早饭您要送来,别等着我,您给放门房,我来取就行。
”
就这几分钟,我不能等等了。
老人家催孙女,“赶紧去吃吧,你奶奶给你烙饼了。
”
烙饼里卷着清炒的肉丝炒豆芽和土豆丝,一碗疙瘩汤。
现在她的办公室也变了,不能去三班四班的办公室了。
紧挨着教室的一小间里,是属于二十九班的老师办公室。
常驻的老师除了自己,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