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百味人生(35)(3/3)
晚去见见你们老师,征求你们老师的意见?”
不用了吧!
“要的!”四爷特别认真,“去洗手洗脸,拾掇干净。
叫你妈把昨儿老家送来的鸡蛋给拾篮子里,咱去老师家。
”
认真的呀?
夏金不动地方,金夏苦了脸,跟爷爷求助,眼睛一眨一眨的。
林大牛:“……”行吧!这个时候不能添乱。
他往出走,“我把后院的菜给浇了。
”后院有一口井,井水甘甜,这是这个院子最大的财富。
可现在都流行自来水了,单位共用的自来水好似都比这个井水更好一样。
可林雨桐却喜欢这井水,用她熬粥、泡茶味道都特别好。
大家都去巷子口的水龙头接水,家里则不用,吃水浇菜都用它。
而且,井口不大,有一配套的青石盖在上面,还有专门的锁子锁着。
孩子想动它,基本没可能。
看着爷爷走了,妈妈拿了半篮子鸡蛋递过来,两人蔫吧了,跟着他爸去老师家。
老师家就在学校宿舍,如今的老师还没从那场运动中缓过神来,因此,不会跟家长告状的。
这次四爷一去,又一副尊师重道的样子,这可坏了,带着俩孩子回来的时候都晚上十一点了,告状告了几个小时,口若悬河的,四爷听的可耐心了。
回家就揉额头,“头疼!”
真疼的那种!
这么晚了,林雨桐没盘问俩孩子,“都去睡吧……”以后再说。
孩子一走,她才看四爷:“这是闯了多少祸?打人了?骂人了?上课捣乱了?”
都没有!人缘都挺好,就是带着一伙子孩子不干好事,上体育课的时候老师一个没看住,带着人从操场上跑出去跑电影院看电影去了,还跟人家电影院的人说是接受教育,愣是还带着人给混进来了,在里面蹭了两场电影把一下午都混过去了。
可把学校的老师快给吓死了,还不敢声张,到处找,要不是电影院的人找学校的老师要门票钱,真当一眨眼之间把那么些个孩子给丢了呢。
当然了,上课没看住孩子,这也是老师的一个失职。
怕家长知道了到学校闹,这事在没出事的情况下,不了了之了。
体育老师搭上一个月的工资给了人家电影院票钱。
四爷只轻描淡写的说了两件,都把林雨桐气的恨不能把两人揪起来揍一顿。
可想而知,四爷听了几个小时的絮叨,这得是个啥心情。
可第二天早上一问,孩子也有孩子的委屈,“体育老师是打铃的老头!一上体育课就叫我们翻操场边上的地,要种菜!叫我们种!”
反正就是没体育老师,老师要忙起来了就把孩子往操场一哄,玩去吧。
这个问题不是说转学去哪里就能改变的,到哪都一样。
两人控诉学校的种种,爸爸就接话了:“听了半天,就是缺了你们体育课了呗。
没事,回来咱自己补。
你妈刚好要准备去省里比赛,晚上跟你妈一道儿训练吧。
”
俩孩子傻眼,妈妈是那种单手可劈砖块的!
俩人放学第一件事是写作业,为了磨蹭时间,两人放慢速度,四爷不催,字反而写的好看了。
写完了还是得锻炼,不过是磨蹭的晚一点,可以少锻炼一会子而已。
四爷负责完作业,林雨桐带着俩人跑步,不是喜欢去外面野吗?走!野去。
夜里跑出城,城外有很多那种老土墙,一人多高。
林雨桐的比赛项目有障碍赛,因此,她得叫人知道她拿啥练得。
这些墙就是最好的设施。
助跑,起跳,单脚蹬墙,上!
你们不是也喜欢这么玩吗?爬树掏鸟,来呀!
开始两人是挺新鲜的,可自由玩耍和枯燥的训练不一样的。
天天如此,谁受的了呀?
两人开始呼朋引伴,叫周围的小孩一块去。
这就好玩了吧!
林雨桐不拦着,可两天后,没一个孩子跟了。
人家家长不让,倒不是怕出事。
关键是太霍霍衣服了。
脏了,得给洗。
刮破了,好好的衣服就毁了,能叫去才怪。
两人又出招,晚上作业我们往错的做。
错了不得改吗?改的时候还错,完了我们再改。
不管谁给我们讲,我们就是不懂,没法子了吧?
呵呵!当天晚上是没法子了。
可这账给记着呢,周末的作业不仅得加倍,训练也得加倍。
跟孩子的较量,这就是一场持久战。
四爷和桐桐不发脾气,跟着俩崽子生生的磨了两个月――顺了。
早起跟爷爷在家里先扫地收拾院子,一边干一边口语对话。
然后吃饭,吃了饭跟爷爷一起走,上学。
中午多数不在家吃,两人去隔壁的中学。
爷爷在隔壁中学有一间宿舍,等午休也能做饭。
中午这点时间,给爷爷搭把手在这边做午饭,吃了之后顺便午休。
然后再去学校。
在学校能完成的作业尽量完成,带回家爸爸检查。
多的话就在家里写,赶在妈妈做好饭之前完成。
然后在家吃完饭,吃完饭两人得合作刷锅洗碗。
之后背一些爸爸叫背的书,都说节选的名篇。
背完了,吃了饭也有一段时间了,可以运动了。
跟自家妈出去,运动一个小时左右。
回家洗澡睡觉。
周末跟着爷爷学手风琴,手风琴是爷爷从学校借的,学两小时就行,其他时间自由支配。
淘还是淘,可至少知道人该有正事才行。
这个周末,俩孩子玩了一会子就回来了,四爷正在院子里做活,想给林大牛做一个摇椅。
结果俩孩子蹲在两边,“爸――”
叫这抑扬顿挫的,拐了好几个弯。
怎么了?
夏金朝外指,“我们见着小胖子了,在巷子里……他还推着自行车在外面学呢。
”
小胖子?
哦哦哦!佟七妮和周进宝的孩子吧。
林雨桐正给俩孩子做夏天的短袖,闻言就看四爷:“前两天听说巷子口第二家那院子卖了,没想到是他们家。
”
那一院子是没人住的土房子,当初自家也看了。
要买就得重新盖。
只两间土坯房,但要是只住一家三口,那地方是够的。
谁住没人在意,四爷在意的是两孩子想要自行车,他放下手里的活,带着俩孩子就出门,“不就是自行车吗?走!”
要票的!你有吗?
因着去单位不远,两人就没想过买。
结果四爷也不嫌弃寒碜,吃饭前带着俩孩子回来了。
好家伙,这个狼狈呀!俩孩子一人滚着一个轱辘回来了,他自己扛着破旧的一个架子,然后手里拎着一个蛇皮袋子,怕是零件。
这是从收破烂的那位淘换来的吧。
俩孩子也不嫌弃破,兴致可高了。
吃了饭就蹲在他爸边上,一会子帮着拿这个,一会子帮着拿那个。
两孩子眼看着他爸是怎么把自行车攒起来的。
攒起来之后,破的地方破,新的地方新。
有些螺丝废品收购站没有,可修理铺子有。
零件可以买的到的。
自行车一攒起来,四爷给把铁锈啥的用砂纸磨了,然后用彩漆给图色,这车一下子不平凡起来。
俩孩子推着这丁零当啷乱响的车出去了,巷子里顿时欢叫了起来。
一群孩子围着自行车,这个要试一试那个要试一试的。
俩孩子也不小气,谁想试着学都行。
然后用的人多了,摔的就多了。
三天两头的,不是这里的问题就是那里的问题。
这小子还不麻烦他爸了,看完了,自己摸索摸索,等巷子里大部分孩子都用这辆破自行车‘学会’了,他自己觉得都会修车了。
孩子们学车,腿从大梁上套进去骑,也算是会了。
人家觉得会修车了,一到周末,早上起来早早的把任务完成了,就推了家里的车出去了。
出去了不算,还得带着气筒子。
林雨桐以为是车胎又漏气了,谁知道不是。
林爱俭气哼哼的来了,见了林雨桐就劈头盖脸的,“你遇到难事你倒是说呀!咋的了?跟我这二姐生分了,是吧?叫孩子出去赚钱去,你都不跟你二姐张口?”说着,啪的一把放了一沓子大团结,“留着用,不够我再想法子。
”
林雨桐看的一愣一愣的,“省城寄了好几千,我干啥还缺钱呀?”这个月光是煤球,就分红了四十八。
一家子在县城,只这些收入就足够话了。
三人还都有工资,她就问,“孩子在哪赚钱呢?你在哪见了?”
林爱俭带着林雨桐去的时候,远远的看着自家这金夏拿着气筒子,哼哧哼哧的给谁家的自行车打气。
然后再一看,身后有个硬纸板,纸板上写着:车物寄存两分,免费打气。
然后硬纸板的边上坐着个小姑娘,不是金夏又是谁?她乖巧的坐着,边上停着一排自行车,脚边的席子上放着乱七八糟的东西,是进城来的人寄存的。
林爱俭指了指,“瞧见了吗?这么大点的孩子,你怎么看的?”
林雨桐却摆手,拉着林爱俭朝后退,“没事,二姐你去忙吧。
别管他们!”
怎么就不管了?有你们这么当爹妈的吗?
林雨桐没解释,等林爱俭气哼哼的又走了。
她就站在不远处的树后面,陪两孩子直呆到收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