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2/3)
的,也不便透露给太医。
这民间的游医……”陛下略一思索,“朕准你回家省亲两日,把那郎中延请到国公府,治完了再回宫。
”
我支吾道:“先前我是……乔装改扮隐藏身份去的。
把人请到国公府,那……不仅此人察悉我的身份,家里人也会知道我突然得了和姑姑一样的怪病。
他们原以为姑姑的病症是娘胎里带出来的,而我幼时并无遗传,难免引人疑心,国公府又人多口杂……”
陛下想了想说:“那你依旧乔装去南市就医,速去速回。
”
我主动请求道:“臣女身边的宫人都年纪尚小,未出过宫,请陛下派个得力的人……派梁公公陪我前去吧。
”
“朕自然会派人护送你来回周全。
”陛下道,“梁禄掌管宫门钥匙,责任重大,不能轻易出宫,还是让李明海陪你去吧。
他出去得多,外头熟络。
”
李明海带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竟是那害怕长御回魂、拔掉燕宁宫荷花的李四宝,看见我依然心中鬼祟忐忑;另一个叫章三全,模样机灵,没有见过。
我们四人换上便装,扮作寻常路人模样,午间从宫城运送食水的侧门随车队一起出来,坐一辆小车去往南市。
到了南市,出乎我意料,邓子射的余巧堂竟门庭若市,排满了前来求医的民众,其中不乏衣锦着秀的富贵人。
“哎哟!”李明海拉着我背过身去,“这儿居然还能碰到熟人!”
我戴着幂离不怕被认出来,转头看向人群问:“谁?”
李明海朝队伍中间指指:“赭衣扶着一名妇人的那位,是太仆寺丞,我们经常碰面。
快走快走,别叫他认出我来。
”
他把我拉到旁边岔路上,打发李四宝去打听。
李四宝回来说这位余巧堂的邓大夫刚开业不久,意外救了难产的林太师爱妾一命,母子俱平安无事。
林太师老来得子,亲手书写匾额相赠,邓大夫一举成名,现在炙手可热,尤以妇人求诊居多。
但邓大夫对病人一视同仁,达官贵人来就医都照样要排队。
林太师是三皇子支持者中最有名望的一位,亲舅舅被贬后,三皇子也要倚仗仰赖他。
太师亦是书法名家,一字难求,他送的匾额自然分量非凡。
李明海赔笑道:“恐怕要小姐自己在医馆等候了,老奴去那边的铺子吃两枚油锤,等着小姐。
”
我朝他指的方向看去,店面门口挑着的“锦贤记”帘旗有些眼熟。
“这家油锤铺子很有名吗?”
李明海打哈哈:“尚可,尚可。
”
“上元节上,好像信王也光顾过呢。
”
李明海略一停顿,呵呵一笑:“果然什么都瞒不过小姐的眼睛。
”
我只是觉得可疑随便试探试探,他居然承认了。
“油锤店能做什么呢,客人也少,都是些三教九流贩夫走卒罢了。
”
他压低声音说:“卖油锤只是个幌子,三教九流贩夫走卒,才不惹人注意。
南市北市,还有好几家呢,不光卖油锤的。
”
难怪信王爱吃的东西那么多。
出宫开府之后,信王也不常外出,唯一的爱好便是这口腹之欲,经常把南北市知名食肆的厨子请到王府去为他做菜。
“还是殿下心思活络门路广,我怎么早点就没想到。
”我回头看了一眼余巧堂门前的人群慨叹道,“其实这邓大夫成名前我就认识他了,单觉得他医术高明独辟蹊径,将来必有所成,就没料想他会成为洛阳权贵的座上宾,否则岂不是一条大好的路子?唉,现在人家已经名动京城,太仆寺丞也只能屈尊在门口排队,再想拉拢他恐怕就难了。
”
李明海道:“小姐与他是旧识,兴许可以试一试呢?”
我偏头看着他:“等回了宫里……”
“这还需要小姐吩咐?咱们都是一条船上的人,老奴心里有数。
”
我又望了一眼余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