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华书柜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甜久小说作品> 第二十八章 无处话凄凉(下)

第二十八章 无处话凄凉(下)(1/3)

嬿婉的身后,又是一重又一重宫门深锁之声。

    雨打梨花深闭门,她合该长长久久,如一株寂寞青苔,苟延残喘与这不见天日的地方,老死其中。

     她太知道自己的身体,日复一日的咳喘,几乎已经耗尽了她所有的健康与精气。

    仿佛一张薄而脆的蛛网,再经不起一点点的风吹雨淋。

     如懿立起身,走到古旧的樟木箱子边,张开沁手生凉的铜锁,取出一张小小的帕子,湖蓝色绫绢上,绣着一朵小小的四合如意纹。

    她并无犹豫,在白昼点亮了蜡烛,将绢子焚上。

    火舌卷得很快,一下一下蹿上来,舔着绵软的绢子,很快化作灰烬。

     如懿的面色平静如澄蓝湖水,“凌云彻,我这一生,能谢谢你的,也唯有如此。

    愿你来生相知,去一处平安喜乐的境地,福泽一世。

    ” 容珮淡然看她烧完,将灰烬用紫铜屉子拢起,走到庭院中,扬手撒去。

     如懿听见自己的声音,清晰而决绝,催促容珮,“快!” 容珮没有哭,将一把小小的匕首从怀袖中抽出,交予如懿手中。

    她举起匕首对着窗外的日光一照,锋刃上闪着幽蓝光芒,的确是一把利刃。

     她无言,轻轻微笑,恬然自若。

    她望着容珮,低声道:“我一死,你便可以离开。

    容珮,若是能出去,定要好好活着。

    ” 容珮重重点头,“奴婢伺候您上路。

    ” 如懿眸光轻转,落在绣架上只绣了一半的花样上,那是开了一半的青色樱花,在雪白轻纱上无忧无虑地盛放。

    还有,还有翻了一半的《墙头马上》,一出唱不完的悲欢离合。

     如懿轻叹,忧思重重,“也不知这些,能不能保全我的永璂?” 容珮点头,神色坚定而安宁。

     如懿微微一笑,再无留恋。

    她举刀向胸,刃没至柄。

    动作很快,手气刀落,只觉得胸口深凉,并无太多鲜血溅出。

     如懿仰起脸,窗外日光正盛,一朵,一朵,如盛开的大片木棉,灼热甜香。

    她在痛楚的蔓延滋生里,忽然忆起一点从前。

     晴朗的日光下,满是浓荫翠翠,新开的桐花绛紫雪白,散落清甜滋味。

    他置身于花叶下,清隽容颜上有笑容明耀,等着她,缓缓走近。

     她浑然不记得,那是什么时候的事,是真切的往事,还是缥缈的虚幻? 但,那一定,是他和她的最初。

    曾经的思念如漫天清寒的冰雪,深入骨髓,可天明日光照耀,只能看着它混同尘埃,污浊地化去,一无所有。

     如懿轻轻笑着,在碎裂般的痛楚中,停止了呼吸。

     容珮一直跪在如懿身边,面上无一丝悲伤之情。

    她见如懿微微仰首,向着殿外风生帘动之处,笑意柔和。

    她半眯着眼睛,不知是在回避七月流金的日光,还是在享受它热情的不会因人而异的照拂。

     容珮想,这样半眯着眼,大概是死不瞑目。

     一定怨恨许久,也曾企盼许久。

    但,求不得,却也只能逼着自己放下。

     容珮想了想,取过绣架上如懿常用的一把银剪子,她没有丝毫犹豫,将它的利口横过自己的脖颈。

     有鲜红的血液喷溅出来,飞溅在发黄陈旧额帷帐上,像一朵朵红梅凄然绽放。

    她低声道:“奴婢来陪您……” 脑海中所有的记忆,停留在她遇见如懿的那一日,她是低贱的奴婢,在圆明园被差役了许多年,忍受了太多的责打与凌辱。

    是如懿,于辇轿之上俯视她,将她从尘埃泥泞里捞起。

     她不过是一介奴婢,能回报的,唯有生死相随。

     那一刻,翊坤宫内真是安静,所有生命的气息都静止了,自然也无人听见海兰匆匆推门而来,切切呼唤着:“姐姐,等等我。

    ” 如懿的死讯传到养心殿内,皇帝午睡乍醒。

    新晋的嫔妃笑靥如花,温顺妥帖地伺候着他起身。

    他摸了摸那个女人的脸,却想不起她的名字。

     不要紧,只要是年轻的、新鲜的、柔嫩的身体,都能抚慰他对于衰老将至的恐惧。

    何况这些女子,都有这丰盛的笑意,永远只对他绽放,任他轻易采撷。

     是进忠进来回禀的,他的口吻,和死了一只蚂蚁并无二致,他说:“翊坤宫娘娘自裁了。

    ” 不知怎的,皇帝一直记得进忠那时的语调,尖尖的,细细的,像划破光滑锦缎的旧剪子,一划,又一划,钝钝的,带着锈迹。

    皇帝莫名就觉得厌烦。

     身边的女子依偎着他,娇声惊呼,“啊呀!死也不好好选个日子,偏在中元节的前一日,真是死了也不让人安宁。

    ” 因是皇帝跟前的新宠,进忠赔笑到:“小主说得是,得请宝华殿好好做场法事才好呢。

    ” 皇帝无言,脑海里,心尖上有一阵深邃的痛楚,只盘旋着无数个念头:她死了?她真的死了?就这样,走在他的前头,没有半分留恋,还是,宁死,她都不愿与他再生活在同一座紫禁城里? 这样的念头刺着他,又锐又痛。

    他心烦意燥,却难掩心底一重重失望,和那根本无从躲避的痛楚。

     那女子还在嘤嘤抱怨,进忠道:“皇上,请旨,该如何处置?” 他答非所问,“翊坤宫之人,为何自裁?唤容珮来,朕要问一问。

    ” 进忠微微迟疑,还是道:“翊坤宫娘娘得肺痨已久,久病缠身,大概生无可望。

    至于容珮,业已殉主。

    ” 皇帝微微张了张嘴,叹息道:“她走得不算孤单。

    ” 身边的女子语气轻诮,鄙薄之意昭然若揭:“乌拉那拉氏举动疯迷,病势日剧,骤然离世,实在福分浅薄,皇上切勿为她伤心。

    ” 伤心么?当然是,可他不惯在面上表现出来。

     进忠走近一步,恭敬请示:“皇上,翊坤宫娘娘身份尴尬,丧仪不知如何处置?” 那女子还在喋喋不休,大约是仗着皇帝宠幸,愈加放肆,“皇上,嫔妃自裁可是大罪,这是乌拉那拉氏公然羞辱您啊。

    ” 皇帝再也忍耐不住,低喝道:“滚出去。

    ” 那女子怔了怔,还未反应过来,眉眼触及皇帝的冷然,才生了惧意,也不敢哭出声,赶紧缩着身子出去了。

     这一番倒是意外,连进忠也不曾想到,他只能更低眉顺眼,听皇帝吩咐。

     皇帝凝神片刻,再睁开眼时,眼底已经发红,“朕本意予以废黜,终存其位号,已格外优容。

    可是她宁愿自裁,宁愿这样离弃朕,决绝如此……” 进忠小心翼翼:“皇上,翊坤宫娘娘生前公然断发,顶撞皇上,是否还要按皇后丧仪来办?” 皇帝的声线有太多不甘与伤神,竟有几分嘶哑了:“乌拉那拉氏……她一定很不愿意做朕的皇后。

    ” 进忠立即接口:“那就按庶人礼仪来办?” 皇帝的眼神不知停在何处,“罢了,丧仪就按皇贵妃之例办吧。

    丧葬事宜,一切从简。

    永璂呢?让永璂回去视丧,陪她最后一程。

    ”他想一想,“她生前与纯惠皇贵妃交好,也不必麻烦,置于一处便好。

    ” 进忠答应着,正要离开。

    皇帝忽然唤住他,“翊坤宫之人自裁前,见过什么人?” 进忠踌躇片刻,赔笑道:“皇上,皇贵妃去看过翊坤宫娘娘,送去一些补身之物。

    其余再没别的了。

    ” 皇帝不作声,却分明看清了进忠眼底的那丝犹豫,“朕知道了。

    愉妃与乌拉那拉氏亲厚,丧仪的一切事宜由她安排就是。

    ” 进忠一震,立刻道:“是。

    只是愉妃娘娘刚刚丧子不久,立刻管事怕是力不从心。

    宫里一直是皇贵妃主事……” 皇帝似乎不耐烦:“愉妃若是不成,还有颖妃呢,也可以帮衬。

    再去传旨,容嫔晋为容妃,享贵妃礼,与愉妃一同照顾永璂。

    ” 进忠连连答应这退出去办差事了。

    皇帝一言不发,只是看着进忠的背影,手指轻叩在紫檀桌上。

     不过须臾,他便吩咐身边的太监金保,“去唤李玉回来,朕要他伺候。

    ” 灵堂就设在翊坤宫里,要不是宫门口的一溜白纱灯笼,真看不出里头正在办丧仪。

    皇帝吩咐了一切从简,如懿生前又极尽失势,再加之十七阿哥出生,嬿婉反复叮嘱不可有哀乐吓着了他。

    如此,就算有颖妃和刚晋位为容妃的香见帮衬,海兰能在丧仪上所做的主,也实在不多。

     不过,人少也好。

    于海兰而言,更能清清静静地陪着如懿多一些时候。

     海兰这般沉默跪守在灵前,烧着纸钱元宝等物。

    火舌贪婪得吞着那金纸银纸的元宝,也照亮着海兰苍白至极的面孔。

    丧子之痛已经夺去了她半条性命,相伴数十年的姐妹离世,更是将她折磨成了行尸走肉。

     海兰烧完手里最后一把元宝,凄惶道:“姐姐,说好了要等我回来的,你怎么说了不算话。

    明明答应了的,一句话,一个字都要当真。

    你却食言了。

    ” 没有人回应她,可以回应的那个人,早已躺在了棺木中,生气全无。

    巨大的悲痛将她击打得无法起身,匍匐在地,发出呜咽的悲泣。

     良久,有人缓步进来,伸手扶住了她,“愉妃姐姐,你要节哀。

    ” 是婉嫔的声音,海兰缓了片刻,才能说话,“哀莫大于心死,还如何节哀?” 婉嫔素来心善,环顾四周,轻轻叹气,“你瞧这宫里的人情冷暖,翊坤宫娘娘到底还没被废后呢,居然只有我和你来。

    ” 海兰淡漠道:“颖妃在外头主持大局,容妃去陪着十二阿哥了。

    庆妃胆子小,来转了转就走了。

    其他人都碍着皇贵妃的面子和皇上的震怒不敢来。

    ” 婉嫔点点头,跪下将地上元宝和纸钱的灰屑拢了拢,柔声安慰:“能来的都是对娘娘真心的。

    ” 海兰颇有几分奇怪,“婉嫔你素日最胆小,怎么也来了?” 婉嫔低首像是被触动了不堪回首的往事,含着羞辱与不安,膝行上前,磕头三下:“我欠了娘娘的,只怕这辈子都还不了了。

    ” 窗外风声呜咽如泣,海兰出神片刻,自言自语道:“要还,总是能还的。

    ” 窗外风声呜咽如泣,皇帝失神地坐着,也不知过了多久。

    天光明亮得很,可皇帝还是觉得身上寒浸浸,明明是夏日炎炎啊。

    七月盛暑,怎会有凉意袭人呢?大约,大约真是殿内的冰供得多了些。

    皇帝伸出手,摸着眼前一支玫瑰簪子。

     那是一件旧物了,戴着它的人一定很是爱惜,常在青丝间廝磨,才会有这般光润。

     进保递上一盏清茶,“皇上,您看了这簪子很久了。

    ” 皇帝点点头,“她走的时候,唯一的佩饰就是这支簪子。

    这,是朕很久以前送她的。

    ” 进保轻声唤,“皇上。

    ” 皇帝似乎没有听见,仍是摸着簪子把玩,“她这是什么意思呢?对朕怨恨己极,却还戴着这支簪子。

    ” 皇帝的眉心曲折渐深,那疑惑盘旋在他心头,甚是难解。

    进保不知该如何去劝。

    翊坤宫丧仪,皇帝没有踏足一步,颖妃主持宝华殿超度之事,皇帝也不过问。

    按理说,他该是厌弃极了乌拉那拉如懿。

    可为何,却偏偏拿着这支簪子,不言不语,不饮不食? 进保自知劝不得,只能兀自焦急,直到外头小太监通报皇贵妃到来,他才轻轻舒一口气。

    或许皇帝,愿意听一听皇贵妃的劝说。

     嬿婉进来时,己不见皇帝手中把玩的簪子。

    她的脚步轻快,全然不像一个刚生育的女子,反而像是一只游荡花丛的蝴蝶,以最美的姿态翩跹。

     嬿婉轻盈请安,皇帝微笑着吩咐她起身,早已没了方才的愁云慘淡。

     嬿婉侍驾多年,与皇帝也是亲近,便在榻边坐下,傍着皇帝的手背絮絮诉说。

    不过是宫里的一些琐事,皇帝兴致不大,有一耳朵没一耳朵地听着,嘴上应付:“你是皇贵妃,后宫的事你自可做主。

    ” 嬿婉得了这一句,心思稍定,这才露出几分关心情切之意,“刚去姐姐的宝华殿看过了,颖妃头一回主持这样的大事,实在有些紧张。

    ” 皇帝何等精明,只等着她说下头的话,便也淡淡的:“那你可教导她些。

    ” 嬿婉伸手在皇帝肩上轻轻捶着,甚是体贴。

    等皇帝舒坦些许,方才柔声细语道:“臣妾也是心疼颖妃妹妹,既要主持丧仪,还要回去照顾璟妧,实在辛苦。

    ” 皇帝倒是心疼嬿婉,闭目养神,口中应着:“那也没有你辛苦。

    这几年接连产子,又要亲自照顾。

    ” 这一语倒惹起了嬿婉的伤心事。

    她手中动作一缓,顺势伏在了皇帝膝上,哀叹不已:“唉,臣妾想着,虽然璟妧是臣妾的长女,但自幼不曾和弟妹一块儿相处。

    如今璟妧也大了,未免手足情谊淡漠……” 若不提,这些都是旧事了。

    可个中缘由,皇帝是再清楚不过的。

    嬿婉生育七公主璟妧之时,正是生母惨死、自己地位不保之际,所以这个女儿一直养在颖妃膝下。

    而颖妃虽然是养母,但一直不曾生养,对这个养女爱得跟眼珠子似的,照顾得无微不至。

    且颖妃的性子素来不与如懿、嬿婉两派来往,只与自已一般出身蒙古的嫔妃亲近,自成一派,将七公主护得极紧,连生母都甚少见到,更无半分母女之情。

     今日嬿婉的话说得如此明白,皇帝也知道了,“你想接璟妧回去?” 嬿婉也不掩饰心迹,倒是一副慈母的关切情怀,“璟妧那孩子自小只和颖妃亲近,对臣妾一直淡淡的。

    臣妾想,不如让璟妧在臣妾那儿住一段,也好彼此亲近些。

    ” 这话她没有再多说,因为皇帝也知道,接走七公主,等于剜了颖妃的心头肉,她是断断不肯的。

    然而嬿婉的泪已经涌了出来,啜泣不己,“皇上,璟妧到底是臣妾亲生的,臣妾实在挂念。

    每每午夜梦回,想到她不在身边,真是心痛……” 或许解铃还须系铃人吧。

    皇帝也不多言,只道:“那就让璟妧去你那儿住一段日子。

    若是她住得惯,就留在你身边吧。

    ” 嬿婉大喜过望,忙忙周全了礼数便退出了养心殿。

    她一壁吩咐了王蟾去咸福宫接七公主,一壁打发宫女回去将永寿宫的侧殿整理出来,供七公主居住。

     春婵笑吟吟道:“等七公主一回来,几位阿哥公主都养在小主膝下,那可真是团圆了。

    ” 嬿婉微微得意,“为了璟妧的事本宫求皇上多年,难得皇上今日竟然痛快答允了。

    ” 春婵奉承道:“乌拉那拉氏一死,您就是后宮第一人,皇上自然尊重您的意思了。

    如今七公主就要回到小主身边,小主事事圆满,再没有不顺心的了。

    ” 嬿婉面上的得意一闪而过,却未肯说出来。

    斗了那么多年,最后乌拉那拉如懿竟是自栽死了,真是无趣。

    这般无用的敌手,为她枉费多年,真是冤哉冤哉。

    不过她一死,这后宫便真是自己的了吧。

     数十年光阴流转,谁能想到曾经全无家世的小小宮女,竟会成为宫中位同副后的皇贵妃呢。

    自然,没有正后,副后亦是等同于皇后了。

    等三年丧期满,安知坐于凤座的人不是她呢。

     心思懵懂间,仿佛已是身着凤袍的自己立于万人中央,接受如山朝拜。

    然而眼前几个人走过,却只是草草行礼,毫无尊敬之意。

     这种冷漠,让嬿婉无法承受,即刻变了容色,“站住!见到本宫怎不行礼?” 为首的正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香见,她冷然道:“我是我行我素惯了,向来没规矩的。

    ” 嬿婉气结,看着香见身后两个蒙古嫔妃,恪贵人与恭贵人,喝道:“那你们呢?” 二人互相看了一眼,大约觉得的确失礼了,才道:“咱们跟着容妃娘娘走得快,所以……” 嬿婉冷笑:“所以行礼草草,果真眼里没有本宫了。

    ” 恪贵人与恭贵人有些尴尬,香见拦在前头道:“咱们赶着去翊坤宫给主子娘娘磕头,顾不上对皇贵妃的礼仪,也不必见怪。

    ” 嬿婉似乎不相信地重复了一句:“主子娘娘?” 香见正色道:“皇上讲不曾废后。

    翊坤宫娘娘,自然就是咱们嫔妃们的主子娘娘。

    ” 这下连春婵都忍不住了,忙为主子出头,回嘴道:“荒唐!她不过以里贵妃礼下葬,算得什么主子娘娘?” 香见见主仆这般色变,反而气定神闲地笑了。

    她的目光如清冷碎冰,划过脸庞时。

    嬿婉都能察觉那种森森寒意。

    香见一字一句道:“就算如此,那也是我们心里的主子娘娘。

    皇贵妃,你可不是。

    ” 香见话音己落,两位蒙古贵人也无半分劝阻之意,显然在她们心底,是认同这句话的。

    嬿婉心底的怒火己经嗞嗞烧了上来。

    她知道香见的性子执拗,皇帝都少悖她意思,便挑两个贵人说话,“容妃无礼,你们也要效仿么?” 恭贵人重施了一礼,不卑不亢,“颖妃娘娘主持主子娘娘丧仪,我等蒙古嫔妃,自然追随。

    告退了,” 众人再不言语,低首告退。

     嬿婉气得发怔。

    她几乎不敢相信,这是她人生最得意的时候,多年劲敌己死,生子揽权,居然被一个有宠无子的嫔妃顶撞不算,连主位都算不上的贵人都敢不将她尊若神明。

    真是要反了! 春婵见她转瞬间脸色数变,知道是气恼到了极点,忙忙劝说道:“小主,小主,您别生气。

    看来这些蒙古嫔妃都追随颖妃,您夺回七公主是对的,正好挫挫颖妃的锐气。

    叫她们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后宫之主。

    ” 是了,这才是症结所在。

    嬿婉沉住气,一言不发,径自往永寿宫去。

     算着时辰,颖妃忙碌于宝华殿和翊坤宫两头,自然无暇顾及七公主,而区区宫人,拦不住王蟾势必为她接回女儿的气势。

    待得颖妃知道,早就木己成舟了。

     嬿婉这么盘算着,己到了永寿宫外,一进宫门,便听到了七公主的吵嚷声。

    到底是亲生女儿,这么多年分离,嬿婉心疼不己,上前就搂住了七公主,唤道:“璟妧,璟妧。

    ” 璟妧乍见她来了,吓了一跳,勉强叫了一声“令娘娘”,便又挣扎着道:“我要回去,我要回去!我住在咸福宫,不是永寿宫。

    ” 小小—个人儿己经半大,力气不小。

    嬿婉珠翠满头,绫罗丝滑,一时有些抱不住她。

     嬿婉满口价哄着:“好孩子,我是你额娘,听额娘的话,额娘疼你。

    ” 璟妧怔了片刻,细细打量着她,深吸了一口气。

    嬿婉以为孩子心思转动,正要再柔声劝说,不想璟妧肃然朗声:“不,我要回去。

    我额娘是颖妃,不是你。

    ” 春婵在一旁忙不迭地劝着哄着:“七公主,小主才是您的亲生额娘啊。

    ” 璟妧的面色渐渐冷下来,略带稚气的白嫩脸庞上露出与年龄不符的沉着与冷静,她的口吻是决断的,不容置疑的,“不是,不是,我是颖妃的女儿。

    ” 若是璟妧撒气撤泼,嬿婉都不会在意,小孩儿嘛,哄哄吓唬几回便好了。

    可是偏偏,这孩子的神情明白无误地告诉了她,她都知道,都明白。

     有寒意从骨血里沁了出来,这个孩子,己经在截断她试图联系起来的母女血脉之情。

     真的是来不及了么?后宫尚未完全驯服,连亲生女儿都要远离自己,背叛自己。

     这个念头瞬间点燃了她的血液,那燃起的火焰几乎烧噬着她身体的每一寸,让她焦灼、痛苦,以致怒不可遏。

     嬿婉的手离开了怀中的女儿,居高临下一般,冷然道:“这孩子,这般不服管教。

    ” 春婵被她的神色吓到,赶紧道:“七公主还小,又一直没在小主身边,慢慢就好了。

    ” 嬿婉不耐烦在宫人们面前露出下风,便顺水推舟道:“也罢,先安顿她住下,和弟妹们亲近亲近,也好让她知道,她是从谁的肚子里出来的。

    ” 当下,玉蟾赶紧拉过了璟妧,殷勤道:“对对,七公主的屋子收拾好了,奴才带您去瞧瞧。

    ” 七月中旬的风,带着酷热的暑气扫上了面庞。

    轻飘的裙角被傍晚的风轻浮地拂起,嬿婉深深吸了口气,将那如血残阳,留在了身后。

     颖妃得知消息时,已是掌灯时分。

    她从翊坤宫回到咸福宫,正要梳洗更衣来抵去一日的辛苦,却立刻被心急如焚的宫人们围住,告知她七公主被接去永寿宫的消息。

     颖妃心底最软弱处被人一刀刺中,几乎是瞬间失了方寸,喝道:“为什么不早来禀告?” 宫人们吓得跪了满地,抖衣瑟瑟。

    颖妃看着众人畏惧不己,才稍稍恢复了几分理智。

    是啊,一有皇帝的准许,二有皇贵妃之尊,三则也是最重要的,自己在翊坤宫主持丧仪,一旦如此刻般乱了方寸,要承受失礼之罪的也只有她自己了。

     可是璟妧,她怎能夺走璟妧? 没有人知道这个孩子对于颖妃是多么重要。

    从她抱回婴孩开始,从璟妧软软的小身体,红通通的面孔在她怀里那一刻开始,她就把这个孩子视作了自己的亲生骨肉。

     大约是天意不许,虽然得宠多年,颖妃从未有过自己的亲生孩儿。

    便是一同出身蒙古的妃子,也无人有生育之能。

    对于一个有宠无子的女子而言,自小养大的孩子,是多么重要。

    一句心头肉,也不为过。

     真的,不是为了权势依靠,而是她真心爱着那个孩子,那个在空落落的紫禁城与她相依相伴的孩子。

     是了!就算嬿婉是璟妧的生母又如何?嬿婉素来看重儿子,璟妧的出生又未能为她挽回彼时颓势,她又怎会如自己这般爱惜。

    璟妧的第一次笑,第一次牙牙学语,第一次学步,第一次风寒发热,都是她陪伴在侧,一一照顾。

    那个亲娘,又在做什么呢?谋算?毒害?媚宠?不,这些都叫她看不起。

     她亲手养大的孩子,怎可回到那样的生母身边去? 颖妃的思绪疯狂地旋转着,脚下己经跌跌撞撞奔了出去。

    花盆底碍事,被她一脚踢开,只着白袜奔跑。

    此时一众蒙古嫔妃都得到了消息,赶来慰问。

    见她这般失态奔出,为首的恪贵人、恭贵人吓得不知所措,只好本能地拦住了颖妃。

     颖妃眼里哪有她们,径自喊着“我的璟妧,璟妧啊”。

    宫女们苦苦哀求,恪贵人先劝道:“有皇上允准,娘娘哪里能带回公主?” 恭贵人见事倒明白,立刻指出症结所在,“定是皇贵妃忌恨娘娘为翊坤宫娘娘主持丧仪,才要夺走七公主。

    ” 颖妃发狠道:“那又如何?就是本宫与咱们这些蒙古姐妹在翊坤宫娘娘与皇贵妃之间从不偏私结党,皇上才格外器重,又怎会因此怪罪?” 恪贵人怯怯道:“总不是因为翊坤宫娘娘自裁,皇上气昏头了吧?” 颖妃气得连连顿足,忽而心念了转,厉声喝道:“皇上是生气还是伤心,谁知道呢?再说翊坤宫娘娘是不是自裁还是两说呢。

    谁知道是不是被那位所杀,翊坤宫娘娘死前可是见过那位的!” —众蒙古嫔妃都惊呆了,不觉面面相舰。

    不知谁轻声嘀咕,“啊!这话可不敢胡说啊。

    ” 怎么会是胡说? 当日的情形再度浮现于眼前。

     颖妃执着璟妧小小的手,看着嬿婉得意而出,而那不久,便得到了翊坤宫乌拉那拉氏自裁的消息。

     模糊的念头随着心痛越来越清晰。

    是了,一定是魏嬿婉杀了乌拉那拉氏。

    便不是亲手所为,也一定是她所逼杀的。

    一定是! 到底是恭贵人心思细些,低声道:“这话也未必是胡说,我已听到不少风言风语。

    ” 颖妃被夺女之痛烧得容颜扭曲,厉声道:“我带着璟妧进的翊坤宫,翊坤宫娘娘刚气绝不久,而皇贵妃前脚刚离开!” 恪贵人一张俏脸雪白,“娘娘,就算我们有蒙古诸部作靠山,您这样公然诋毁皇贵妃,也是不成的呀!” 颖妃满脸是泪,挣扎着道:“本宫不管!本宫只要自己的女儿!” 这一声哭,众人都静了下来。

    蒙古诸嫔妃只有颖妃养了一个女儿,这位公主对她们干系极大,嬿婉这般夺女而去,不止昭显她在宫中的权势如日中天,更是不将蒙古放在眼里。

    而这一切倚仗,不过是皇帝的宠爱,儿女的依靠罢了。

     正值持间,一个纤瘦的身影缓步踱进。

    她的语调低沉而柔微,却掷地有声,“诋毁?这些话宫里好多人都在传呢。

    ” 众人忙行礼道:“愉妃娘娘。

    ” 海兰柔声道:“都起来吧。

    ”她走近颖妃,贴近她耳边低语呢哺,“知道你的孩子被抢走了,我是来帮你的。

    ” 恪贵人面上闪过一丝不信,海兰失了曾经皇后的依傍,失子,无宠她还有什么? 海兰似乎是猜到了诸人的心思,轻声道:“在这个节骨眼上带走七公主,是打击颖妃的良机,也是将你们一众蒙古嫔妃压倒,让她称雄后宫的良机。

    ” 她的话语极轻,却足以让在场所有人震动。

     恭贵人旋即明白过来,“有了七公主在手,颖妃娘娘顾及多年母女情谊,势必要向她低头。

    ”她轻哼一声,“咱们蒙古女子,不会欺人,但也不会由着她人欺辱。

    ” 暑气夹杂在晚风里,裹得人浑身每一个毛孔都窒息不堪。

    那种感觉,像极了睬进泥淖深潭。

    不可自救,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陷入绝望,无可奈何。

     颖妃在泪眼迷蒙里仰起头,软弱和伤心并未将这个蒙古女子血液里的坚韧打碎。

    她紧紧握住了海兰的手,低声道:“我看见了,璟妩也看见了。

    ” 数日来皇帝都是心绪不佳,饮食上多是被退了出来,只说皇帝胃口不佳,绿头牌更是彻底被闲置了。

    御膳房和敬事房便是着急,也是无可奈何。

    御前是进忠、进保守着,这二人口风极紧,谁也不知养心殿中的那位至尊,到底是怎么了。

     太后虽然挂心,倒也沉得住气。

    趁着皇帝来请安,便也与他闲话片刻。

     皇帝照例是对太后恭敬有加,一壁又道:“皇额娘气色极好。

    ” 太后斜坐在榻上,微微而笑,“有什么好不好的,人老了,懒得费心思。

    心一宽,气色自然不会差。

    ” 太后语中之意,皇帝如何不明。

    他似乎不愿继续这个话题,一手拨着黄花梨案上的白玉莲花炉,那氤氳散开的香烟混着殿内冰座上散开的沁凉微润的水汽,那香气仿似也变得雾沉沉的,丝丝缕缕黏在身上,缠绵着不肯离去。

     太后见皇帝不开口,便径自说:“乌拉那拉氏的丧仪哀家亲自去了。

    唉,她到底没有被废后,这丧仪,未免也太简薄了些。

    ” 皇帝似乎怨怼颇深,语调平静得毫无起伏波澜:“她不喜欢做儿子的皇后,丧仪是按照皇贵妃礼仪来办的。

    也算遂了她的心愿。

    ” 太后轻轻一嗤:“这话就是赌气了。

    你不让她享有皇后身份,与你合葬,自然是因为心里有气。

    可按旧例,凡葬在妃园寝内的,无论地位有多低,都各自为券,而乌拉那拉氏却被塞进了纯惠皇贵妃的地宫,堂堂皇后反成了皇贵妃的下属。

    这也说不过话去呀!” 皇帝眉心一动,有无限心事被挑动。

    他嘴唇微微张合,犹豫良久,方才低声道:“乌拉那拉氏怨恨儿子,自然不会愿意将来与儿子合葬。

    且她在世时,几个皇贵妃里也只与纯惠皇贵妃合得来,在一块儿也好。

    免得地下寂寞,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

    ” 太后晓得皇帝的难堪,然而并不停止追问:“那不设神牌,也无祭享,这连民间的葬礼也不如了吧。

    ” 熏香燃得有些快,重重渺渺地散在二人中间,好似一道纱雾屏风,朦朦胧胧。

    太后年纪大了,眼目不如从前清亮,竞有几分看不出皇帝的神色微动。

     心上柔软处似被什么东西狠狠撞了一下,那种抽痛牵起鼻中的酸楚。

    皇帝很有些委顿,露出几分难得的软弱,“乌拉那拉氏,她向往的是民间夫妻的生活。

    做儿子的妻子,让她痛苦。

    ” 太后幽幽一叹:“你这么说,可见把她说过的话放在心里,那又何必如此决绝?” 皇帝极力硬着心肠,冷然道:“皇额娘,是她自裁,与儿子决绝。

    她做过对不住儿子的事,禁足思过,是朕对她的惩罚。

    ” 太后默不作声,只是定定望着皇帝。

    那目中的了然与惋惜,皇帝如何不懂只得道:“自然,儿子也有对不住她的地方。

    ” “到底乌拉那拉氏是与你潜邸便在一起的情分。

    难道她死了,你还恨她?” “儿子爱惜的是当年的青樱。

    对乌拉那拉如懿,她与儿子,彼此失望。

    ”皇帝黯然不己,“说到底,儿子与她是彼此辜负了。

    她也一定对朕怨到了极处。

    当年,她还是青樱的时候,直爽,单纯,对朕一心一意。

    可惜,这些时光,再也回不去了。

    ” 这句话,似乎抽去了皇帝所有撑持着的力气。

    他还想说什么,然后眼底微沁的泪光己经阻止了他的言语。

    再开口,必定是哽咽,何必在此露了心防。

     是啊,无数的时光匆匆奔涌而去,谁也不复少年时光,他所留恋的青樱,何尝不也是自己放不低的弘历时代? 翩翩少年郎己然垂暮,心头牵念不己的少女,也情绝意断。

    谁还记得当年,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或许便是曾经那么在乎,如今就有多么心痛吧。

    而不想心痛,能做的,便是不在乎,便是厌弃,才能麻木。

     末了,还是太后道:“乌拉那拉氏过世,最伤心的还是永璂。

    皇帝切不可迁怒于孩子身上。

    ” 皇帝道:“几子知道。

    永璂也是儿子的孩子。

    只是这孩子畏畏缩缩的,没有些意气风发的样子。

    永琪从前可不这样,永琪……”他轻轻摇头,“永琪己经不在了。

    ” 太后轻嘘道:“哀家何尝不知道永琪是你最得意的儿子。

    可永琪这般出色,也是乌拉那拉氏多年教养的缘故。

    ” 谈到子嗣,皇帝稍稍缓和神色,“若是永琪还在,儿子怎会伤心至此?这些皇子里头,出嗣的出嗣,早夭的早夭,剩下的几个虽然伶俐,都尚是孩童,不能为朕分忧。

    皇嗣之事,干系国本。

    ” 太后连连摆手,“承继宗室之事,不需这么早提。

    你春秋正盛,再为国事辛苦三十年也无妨。

    只是你的阿哥,多是纯惠、淑嘉二位皇贵妃所生,他们自然是不成器的。

    余者便是令皇贵妃所出,哀家倒觉得,孩子都养在她膝下,也不是个事儿。

    ” 皇帝并未把此事放在心上,犹自记挂着永璂,“乌拉那拉氏没了,永琪也没了。

    永璂由愉妃养着,也算彼此安慰。

    皇额娘,那孩子还得你费心关照些。

    ” 太后微微颔首,父母不合,决绝至此,永璂如何不知?素来父母未能情好的,最吃苦的便是孩子。

    永璂性格沉闷软弱,多半也是因为如此。

    皇帝大约也是知道此节,怕永璂心中有怨,所以才请托了太后照顾。

    也唯有太后照顾,才镇得住与如懿不睦的嬿婉吧。

     太后轻轻叹息,天家尊荣,享得泼天富贵,却亲情不保,又有何趣味呢?或许真要活到了自己这斑白年纪,才能僅得个中滋味吧。

     皇帝这般不乐,嬿婉照例是要领着嫔妃们去请安的。

    然而这几日她也实在是无心他顾,璟妧到了永寿宫里,不肯吃饭,竟是断了饮食。

    起初嬿婉也不着急,永寿宮的小厨房手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食恶果(姑侄骨科) 掠夺(末世NPH) 多大点事儿 穿越为乡野农妇 鲛皇在星际被当做人鱼繁育 师尊搞错人了 庶女要奋斗:争宠不如种种田 上司是个社死职业 何其有幸,共渡余生 下不为例 八零咸鱼娇气包 万人迷想遮盖美貌[穿书] 顶流小祖宗娃综爆红[古穿今] 婚里婚外:妻子的面具 被渣的老实人是万人迷[快穿] 开局退出娱乐圈 医女福妃荣华路 桃花劫 万人嫌又如何,九个癫公为她疯狂 太子病 亲妈造反,我让前太子冷脸洗内裤 当美媚娇嫁给迂腐夫君后 假男友太喜欢我怎么办 末世有间甜品屋 我在废土开花鸟市场 傻子也有修罗场吗 小时了了(兄妹) 不是!谁家天师撩人不自知 将仇人买下后的二三事(abo) 松山书院绯闻事件(古言,NPH,骨科,父女) 淫虐调教?女皇的神途(西幻,NPH,SM,修罗场) 勾引直女校花闺蜜会翻车吗(纯百) 合欢宗功法?狗都不练!(nph) 漫丽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校园1V2) 钻石(np) 黑夜的玛丽亚 纯情男也想要谈恋爱 报错仇后被疯批独占了 末世之辐射废土 香雾云鬟 他的掌心(1v1h) 一觉睡醒变成体育生寝室里的充气娃娃(NP) 異遇 束缚成蝶(sm 1v1) 玻璃糖(校园1v1) 一觉醒来成为世界唯一一位alpha(GB+NP) 系统,这秘书非当不可吗 塑料夫夫,在线营业 黑病短剧合集 劣犬与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