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2/3)
题,只要参赛者应允发挥创新能力,探索实际应用场景,原创可视化展示作品。
作品评审分为四个方向,选题定位20%,社会价值35%,技术能力35%,材料规范10%。
奖项设置很优秀,现金奖励不算,会颁发奖项证书,更重要的是,会获得国家给予扶持奖励。
这个消息一出来,计算机人工智能专业的学生都跟着沸腾不已,不过多是大二大三的学生,大一学生也兴奋,起码他们选择的这个专业是受重视的。
可这个竞赛,却在创新小组里发生分歧,因为参加完科技展览之后,他们要跟着教授做定向研发实验,要是再参加智能讲塞,时间上,精力上都来不。
顾时雨第一表态,他不参与,他会跟着教授做实验。
这里面代表的含义,实际上高林,陈天阳,萧红他们都是知道,一旦研发成功,注册专利,发布产品名单上一定会有他们的名字。
别小看这个名字的分量,本科毕业申请国外就读,以及加入其它实验研发室,都是具有很高的含金量的。
事情是这样没错,可放着这样一个大好竞赛不参加,总觉得很遗憾。
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痛苦,惹得孙尧叹息不止。
周子青在听完他们的议论之后,突然放下手里书,脑子里有个非常大胆的想法,正跃跃欲试的往上冒,“我有个想法,想说出来给你们给你参考一下。
”
周子青一张嘴,活动室里,就连顾时雨都扭头看过来。
“大青,你想说什么啊?”真是难得,周子青做任何事情都很认真,这个活动室的人都知道。
可认真归认真,积极性总是欠缺了点。
这次还是头一回她这么主动积极发表看法。
周子青看着其他几个人,笑着说,“我现在大一,有时间有精力,就是缺乏专业知识和技术,这次竞赛也大多是大二和大三的学长学姐参加,大一学生想参加可储备知识有限。
所以我的提议是,组队报名参加,你们依然跟着徐教授做实验研发。
例如,以孙尧的名字报名,孙尧只要抽出空暇时间提出创意方向。
材料实验,写报告后续工作完成我可以代劳。
当然可以把我当成工作上的下属,孙尧提出决策,我来完成,如果不满意,我可以修改订正满意。
作品完成,孙尧拥有这个作品的所有权,以及万一获奖,奖项也都归孙尧。
这个主意是出于我自己的私心,我想通过这个竞赛,更多的学习和积累专业知识,课堂上老师讲解的专业理论,我更想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
这只是我的一个想法,如果不行,大家可以不用在意。
”
参与竞赛这是一个大好的学习机会,周子青想要抓住。
其他几个人听到周子青的发言有些愣住,顾时雨倒是多看几眼周子青,实际上来看这件事,就像她自己说的,是个双赢的局面。
一个想要在参与过程中积累和学习,一个想要验证自己创新理念以及自身水平。
这就是一个双方合作的关系。
其他人都有些蠢蠢欲动,彼此之间相互对视,说实话放弃这个竞赛,心里都有些遗憾。
但是竞赛拎出来和跟教授做实验,就前程来讲还是后者最重要。
可现在周子青这么一说,心里都跟着松动,只要稍稍拿出一点时间,像老师检查学生作业似的,检查进度,似乎是可行的。
大致方向都由他们自己把控,他们可以告诉周子青要怎么做。
“可是,这样一来,你自己一个人就要完成非常大的工作量,以及你还有自己专业课作业。
”他们这个专业的课外作业可不轻,萧红是女生,想的就比较细致了。
周子青轻笑一声,“如果你们同意我的想法,这对于我来说,工作量越大,野意味着我学习到的东西也会更多。
同时,也是我超越班上同学的大好机会,很有可能我会成为顾时雨学长第二呢。
”
周子青这么一说,其他人跟着都笑,同时几个人也看到周子青目标及野心。
周子青不怕忙碌,忙碌能体现她的价值。
很快,大二大三的学生,就发现计算机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上,专业第一的顾时雨和萧红组队,高林陈天阳,以及大二孙尧也组队报名。
周子青一下子忙碌起来。
萧红为了方便周子青学习,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