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青天(1/3)
霍砚这一去,搅得陕西官场,仿佛是往沉闷的塘中,扔下了一块大石头,一时间泥水四溅,浑浊不堪。
人人都脱不了干系,人人都为自己喊冤,一齐挤到霍砚面前。
初时图他年轻,当挣一个法不责众,想今*上宽仁,又有太子册立大典近在眼前,不至于赶尽杀绝,合该无虞。
谁知霍砚,一点儿都不怵,敢讨价还价的,一律仗责。
全都铁链子锁了,扔到牢中,一个个仔细审问,核对清楚了再画押。
更有干系重大的,不敢怠慢,即刻押赴京中。
可谓是快刀斩乱麻。
这边犹在热火朝天,到五月中,京里便把太子册立大典办完,霍砚一大早,对着东边叩了三个头,再挪到一旁,替谢臻叩了三下,复而起身,去牢里提人犯。
丝毫没有受到愉快的气氛影响,始终保持冷面判官的面貌。
话说牢里的这些人,开始都还引而不发,估摸着魏秀仁不招,陕西巡抚不倒,下边这些喽啰,都不敢说。
霍砚此时,便摆出酷吏姿态,把锦衣卫多年研究所得,全都用上,一时间鬼哭狼嚎,他也听之任之,不为所动。
又在衙门外边,城墙底下,广发告示,言之前受过魏秀仁等大盐商欺压的,或是在陕西巡抚治下有不平的,尽可以来衙门告状。
直教有冤报冤,有仇报仇。
一下子,西安府群情沸腾,每天来衙门的百姓,竟然把进出的一条街道给堵住了。
又有其余州县的百姓不辞辛苦赶过来,有的是为了告状,有的就是来看看朝廷下来的钦差。
一旦发动了群众,霍砚就迅速掌握了大量线索,虽说不是每个都顶用,但是以他超强的逻辑分析和推理能力,逐渐推测和描绘出了魏秀仁的犯罪事实,接下来就是证据。
最主要的证据,已经一开始被罗三姑的二哥拿到了,几番抽丝剥茧,别的自然不难。
此时罗家入狱的几口人早已被放出来,罗父手中,原就有不少东西,此时一并呈上,可谓得来全不费功夫。
霍砚这一道,收获颇丰,离京两个半月,终于打道回府。
他一回到京中,便亲去向谢靖悉数上报陕地情形,并讨个指示,人犯罪状,如何安置,各自刑罚,等等。
谢靖蹙着眉,不发一词。
霍砚知道他为难,请示之后,便悄悄离开了。
夜里皇帝问道,“何老那里,我去说?”
谢靖沉吟片刻,“还是微臣来吧。
”
徐程在时,何烨与他,一个耿介,一个沉稳,两人配合起来,相得益彰。
何烨主持户部十余载,大事上从未出过纰漏,把国库里几个银子,倒腾往复,总算是勉强够得花用,让这个走在下坡路上的帝国,得了一丝喘息,才给谢靖今日,大展拳脚的时机。
他收了银子,恐怕都没用在自己身上。
“何老,”谢靖只是这么叫了他一声,便觉得喉头哽咽,有话语万千,此刻却说不出一个字。
“九升,你不用说了,该如何办,你办就是。
”
何烨头发花白,站在堂中,心下已是一片释然。
那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