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回中土(1/3)
风呼呼刮着,浪头啪啪拍打着海岸。
一群人在海边忙碌,海滩上横着一个又细又长、像是一大堆竹竿扎成的架子。
这东西长百余丈,中间是根粗管子,人可以坐在里面,上面每隔十丈就有一对短翼。
这些短翼长五丈,相对百余丈长的船身来说,实在短得可怜,翼宽更是不到三尺,而且很薄,最厚的地方也只比手掌厚一些。
当初那艘小飞天船建造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感觉太过单薄,怕一出海就散。
如果和这东西比的话,肯定没人觉得那艘船单薄,至少前一艘还有些许飞天船的模样,眼前这艘简直就是一根晾衣服用的竹竿。
和上次一样,麻子、苏明成等人异常担心绕着这艘竹竿船转圈。
要不是怕谢小玉面子上不好看,他们真的很想先让别人驾船出海测试一下再说。
担心的不只他们几个,此刻聚拢在海边的人接近四百人。
除了谢小玉手底的三十几个人,老头还带着一群人,其中有七位舵主,其他则是他们的家人,剩下的三百余人全都是璇玑派门下的弟子。
那是第二批过来的人,因为有了前车之鉴,璇玑派对这批人管得很严,连穿着打扮都完全一致,全都是一身青色道袍,背后斜背着长条形木匣,脚下蹬着软底靴子,标准的剑修打扮。
因为时间紧迫,当初挑选这批人的时候,规定的条件比第一批人更严格。
这些人原本都是真人,所以转成剑修之后仍旧有练气八、九重的实力。
璇玑派更是下足本钱,给他们每人三百粒补气丹,所以来天宝州的路上,他们没有浪费一点时间,全都在修练。
因为是重修,不存在瓶颈,所以到天宝州的时候,很多人已经回到练气十重。
在那口新的庚金灵眼里修练一个多月后,这些人全都以庚金精气再次筑基,重新回到真人境界。
同样是真人,却和以前完全不同,战力少说差了十几倍。
有这样一口庚金灵眼,这些人当然要在天宝州继续修练。
不过这次航行同样重要,关系到如果中土待不下去的退路问题,所以洛文清的两位师叔让他们一路随行,充当保镖的同时顺便测试这艘飞天船满载情况下的航行能力。
毕竟将来璇玑派如果要退到海外,肯定是全派搬迁,十几万人一起出发,每艘船都会装得满满的。
谢小玉已经完成最后的检查,朝着一群人走了过去。
这群人里有洛文清、麻子、苏明成、李光宗和李福禄等人,还有何矿头、二子、戏子、超叔都来了。
李婶抱着一个孩子,身后跟着李喜儿。
生过孩子后,喜儿倒是不显得臃肿,不过体态确实比以前丰满一些。
何矿头、李婶都是来送行的。
这一路上太过辛苦,二子、戏子实力不济,何矿头、李婶、二子媳妇更是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一起走的话绝对是累赘,所以他们会乘坐空行巨舟回中土。
“可以出发了。
”谢小玉催促道。
他走到李婶旁边,轻轻拍了拍那个婴儿圆嘟嘟的脸颊。
小家伙认生,皱着眉头,别过脸,手乱挥,想要拨开谢小玉的手。
听到马上就要出发了,李婶的神情顿时变得黯然。
“顶多一年半载我们就可以在中土相见,不要像生离死别似的。
”李光宗斥道。
李婶很听老公的话,所以她点了点头,不过脸上仍旧满是忧伤。
“娘,就当俺们出趟远门,以前又不是没有这样的事。
”李福禄在一旁劝道。
“走吧,上船、上船。
”李光宗招呼着别人。
他知道自己要有所表示,要不然这边会一直僵持着。
“上船吧。
”洛文清朝着那些剑修挥了挥手。
那些剑修听到命令,立刻排队朝着那艘竹竿船走去。
和之前那艘小飞天船一样,这艘竹竿船同样非常低矮,人只能坐在里面,不能站直身体。
而且这艘船很窄,只有一人宽,正好让一个人坐在里面,不像以前两个人可以并肩坐着。
座位总算考究一些,不再只是一个蒲团,变成靠背椅。
这也算吸取之前的经验,上升、降落、加速的时候用不着再紧紧抓住旁边。
进出的舱门也变得完全不同,开在头顶,每个座位上都有这么一个天窗,换成普通人想进出还真不方便,好在这里全都是修士,轻轻一纵就坐进位子里。
“我们也该上船了。
”李光宗拉着儿子就走。
他怕自己走得慢,心就软了。
“大婶,如果你们先回到中土的话,就跑一趟大禹州平武府罗海县谢家庄,我爹叫谢景闲。
在门派的时候,我也只有过年会回去看看他,现在已经有三年没回去了,也不知道他那边怎么样。
”谢小玉被李光宗一家的情意所感染,也想起自己的家人。
以前他和家里的关系并不亲密,他从小就被收上山。
因为他的关系,家里得了不少好处,也算是镇上的一户殷实人家。
过年时他回家,父母和兄弟姐妹都待他特别客气,客气得甚至有些疏远。
但是此刻他却突然想起家人,当初师父曾经答应过帮他照顾家人,不知道家里的近况如何?
“一回到中土,我就立刻过去看看。
”李婶答应得非常爽快。
谢小玉心中大定,转身登上飞天船。
此刻,海边只剩下送行的这几个人。
“呜呜呜呜——”
一片片扇叶转动起来。
现在他们在天宝州可以横着走,再也用不着遮遮掩掩找残骸,从上面拆零件,想要什么直接向矿业会所讨要就是。
所以,这艘船前前后后装了六座扇轮,力量远比以前大得多,刚飞起来立刻开始上升。
那艘竹竿船外表看上去纤细,这种轻质骨架加缆索的结构却经过证明,足够结实,所以任凭海风猛吹不止,船体也没有丝毫扭曲,顶多微微有些晃动。
谢小玉一推操纵杆,船头调转方向迎着太阳飞去。
日月交替,斗转星移,一天又一天过去了。
漫长的旅行显得异常枯燥。
上一次他们出海是为了寻找海眼,所以麻子等人的精神不错,一路上四处张望,海面上一片打旋的浪花就可以让他们盯上半天。
这次没任何事可做,所以船一升空,他们就开始打坐练气,白天吐纳丙火精气,晚上吸纳云雾中的灵气,只有轮到当班的时候,他们才会从入定中醒来。
每天都有十个人当班,白天用不着他们出力,这艘船上有数万面阳燧镜,聚集的太阳真火根本用不完。
到了晚上,就需要靠他们的法力维持飞行,不过这件事比想象中轻松。
当初建造那艘小飞天船的时候,他手底下只有两百多个练气境界的修士,人人都要出力,甚至还计划利用畜力,那些蛇蛟就是为此准备。
现在那两百多人走得只剩下三十几个,却多了三百余位真人,真人能够借用天地之力,一个顶得上一堆练气层次的人物。
此刻,船在离海面千丈的高空快速飞行,下方云层因这艘船飞过时激起的气浪翻卷起来,很有几分劈波斩浪的感觉,船尾一条长长的尾迹拖出数十里。
这艘船的速度快得惊人,一昼夜航程接近万余里,比很多遁法都快。
按照谢小玉的估计,从天宝州到中土顶多三个月就可以到了,这还是从东面绕了一下,如果按照正常航线和空行巨舟一样笔直航行,时间可以进一步缩短到两个月内。
但是他不敢那么做,走直线的话,沿途没有岛屿,万一船在半路上出了什么事,那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现在这条路线好得多,一路上都有岛屿,就算出了什么事,自救总是可以的。
已经连着飞了九天,这漫长而又枯燥的航行让谢小玉感觉很累,他在盘算要不要找一座小岛停靠一下,让大家舒展一下筋骨。
“前面有艘船,好像是空行巨舟,样子和普通的空行巨舟不一样,有些古怪。
”吴荣华突然发出警报。
谢小玉猛地一惊,一个挪移,瞬间到了瞭望哨。
这艘船长百余丈,宽却只有五尺,刚好让一个人坐下,根本没有走道,所以来来去去只能靠挪移阵。
瞭望哨仍旧在船中央,整艘船只有这里稍微宽敞一些。
比上一次好得多,吴荣华不是一个人,还有两个人和他轮流放哨。
璇玑派能够挑出这样两个仆役也不容易。
他们俩算是仆役中的另类,居然修练瞳术,所以境界不高,一个练气八重,另外一个才练气六重,以前根本不被重视,现在这两个人却成了宝贝。
船上这三百多名剑修中,只有他们不是真人,而且一旦有事发生,他们会和吴荣华、王晨这群人待在一起。
谢小玉一到,这三个人连忙让开,将中间的位子让了出来。
座位上方的阳燧镜中正映照出远处的情景,远处的云层上果然有一艘船。
从船的体积和航行速度来看,绝对是空行巨舟,而且比官府的空行巨舟似乎还快上一点。
那艘船同样体积庞大,不过它前面是尖的,呈三角形,而不是像官府的空行巨舟四四方方。
“洛兄、麻子、老苏、法磬、绮罗,全都清醒一下,我们可能要活动筋骨了,前面有来历不明的家伙。
”谢小玉大声喝道。
他的声音瞬间传到前面。
那几个人顿时精神一振,就连不喜欢争斗的绮罗也眼睛一亮。
这九天下来,她感觉骨头快生锈了,正巴不得有机会活动一下。
洛文清转过头,朝着身后喝道:“金队随我出战,火队、水队全力加速,木队开启防御法阵、土队登上船顶负责防御!”
那三百剑修分成五队,暗合五行,每队六十人,攻可以布成六丁六甲阵,守可以布成六合阵。
为了即将到来的大劫,璇玑派可以说绞尽脑汁,对于能提升战力的办法全都花费大量心思研究,这里面就包括战阵之法。
随着一声令下,那些剑修纷纷行动起来,从船里飞出来。
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往背后一拍,立刻有无数鳞片飞了出来,整整齐齐贴在他们身上,瞬间组成一件铠甲。
这种铠甲叫“破军紫嵇甲”,虽然只是下品法器,防御力却极强,比很多上品法甲都厉害,璇玑派从十年前就开始炼制,所有的门人都有一套,这次前前后后两批人过来,全都带着各自的甲胄,为的就是防备万一。
谢小玉他们也都飞身而出,此刻船是由王晨驾骏,正缓缓调头。
这艘竹竿船虽然比原来那艘船力量大了三倍,起降也快了许多,但是转弯不够灵活的老毛病仍旧存在,而且因为更细更长的缘故还更严重一些。
几个人凌空而立。
谢小玉放出一片光霞;法磬布下了剑阵;苏明成双袖大张,放出无数蛊虫;麻子双手虚托握,十指尖端各浮现出一座很小的山的影子;洛文清则是有一道紫色星光萦绕四周,化作一条璀璨星河;只有绮罗显得最为平静,就这么站在半空中,实际上,她的掌心里已经扣着那一百零八根飞针。
对面那艘样子怪异的空行巨舟已经停了下来,正在调头。
上面也有一大群人飞了出来,人数绝对比这边多得多,少说有一千人。
谢小玉的瞳孔猛地收紧了。
那些人能凌空而立,说明他们至少是真人。
像璇玑派、元辰派这样的大门派里,真人的数量少则三、四万、多则七、八万,就连稍微强点的中等门派也能凑出一万多名真人,但是很少会组建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