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华书柜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许微笑写的唐安歌第三部> 第108章 一零七

第108章 一零七(1/3)

107 当天散朝之后,章台宫偏殿。

     赵维桢和吕不韦应侍人传话,跨过门槛。

    二人刚刚步入偏殿,伫立其中的少年嬴政便将手中帛书展开:“请夫人与仲父看看。

    ” 秦国正在推广纸张,上至国君、下至学堂,用的都是廉价且轻便的纸。

    而韩非上书却依旧用的帛书,仅这一行径,就足以看出公子非对秦国的态度。

     侍人将帛书转交给夫妇二人。

     在历史上,韩非被迫入秦后,确实曾经上书秦王政提议存韩灭赵。

    如今即使韩非早了许多年入秦,原因不同、背景不同,可他的立场不曾变过。

     手中这份帛书,仍然秉持着与《韩非子·存韩》篇章相同的观点。

     赵维桢与吕不韦拿过帛书,先是不约而同因韩非的字迹顿了顿。

     “倒是一手好字。

    ”吕不韦评价道:“笔迹凌厉,暗藏杀机。

    ” 公子非生得少年相,看起清贵好拿捏,可下笔的笔锋却透露出其尖锐的个性。

    至于行文,更是条例清晰,极具逻辑性。

     总结下来,公子非的文章逻辑是层层递进的。

     首先他先言及韩国弱小,多年以来不曾找过秦国的麻烦,反而挨秦国不少打,且毫无还手之力。

     面对气势汹汹的强国,韩国身为弱国宛如刀俎上的鱼肉,只能献地、送人,低头求和,对秦国没有任何威胁,也愿意成为秦国的属国。

     其次再反观赵国则野心勃勃。

    近年来,赵国攻魏、攻燕,连秦连齐,更是打的匈奴都抬不起头来。

     虽然赵国与秦国没有直接的冲突,但他们的目的仍然是在于开疆拓土、壮大自己。

    如果秦国坐视不理,迟早成为六国之中对自己威胁最大的劲敌。

     最后,秦、赵本有仇怨,秦昭王在世时,便一个劲盯着赵国打。

    若昭王多活几年,估计赵国都已经为秦国打下来了。

    秦王政身为秦昭王最宠爱的太孙,理应完成先王未就的夙愿。

     由上述观点,韩非引出来自己的结论:韩国愿意支持秦国攻打赵国,甚至列出一系列的条件,与秦国共同发兵、做攻赵最为坚强的援军。

     有了结论,便是建议。

    韩非还写明了攻赵时稳定其他诸侯的办法:一则秦、楚有联姻在先,而春申君在联姻完成之前就打破联盟,合纵攻秦,可向春申君发难。

    既挑拨了楚王与春申君的关系,又可借未曾完成的婚约与楚重新修好。

     二则,韩国也愿意帮助秦国说服魏国出兵攻赵。

    魏国为赵国打的很惨,断然不会拒绝。

     三则是燕、齐本与秦有盟约,又相距甚远,不会反对的。

    搞不好两国还会借机浑水摸鱼,从赵国手中沾点便宜。

     一篇长文,行文简洁、直中要害,还给出了合适的行事方案。

     待到她与吕不韦阅读完长文,赵维桢合拢帛书后,嬴政才转过身来。

     “夫人与仲父怎么看?”嬴政问。

     赵维桢:“公子非所言,不是不可行。

    ” 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韩非的长文,每个地方都说得通,每个地方都是对的。

     “若按公子非所言行事,用他主事。

    ”吕不韦淡淡补充:“灭赵未尝不可。

    ” 只是说到最后,他的话锋却突然一转:“但不能行。

    ” 嬴政侧了侧头,看向李斯。

     一直伫立在偏殿内的李斯,直至与秦王视线相接,才平静说:“斯以为不可。

    ” “为何?”嬴政问。

     “公子非不为秦所用,王上以为为何?”李斯不答反问。

     “他为韩国公子,若不为秦效力,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嬴政回答。

     “此为原因之一。

    ”李斯说:“之二在于,公子非入秦,他不能说服秦王放下吞韩之心,乃大势所趋,无人置喙为公子非之过;可他如若说服秦王,促成韩、秦联盟,归韩之后,公子非则是大大的功臣。

    斯敬畏公子非的才能,亦钦佩不已,但斯不认为其毫无利己之心。

    ” 说着,他抬手示意赵维桢手中的帛书:“这封上书,不为两国,只为公子非一人所写。

    ” “韩国毗邻秦国,于秦国而言,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为我心动[无限] 我的18岁男房客 反派夫妇改造日常 恶魔家 借种生子三年后 巧言令色 元配 银色铁轨 荒野求生种田手册 前夫哥,但万人迷 我大哥也穿过来了! 伏黑哥,请用! 诸天伏魔录 暧昧掌控 剑尊是我的限制傀儡人 我的物品能升级 小年小月 旷世叹 儒道成圣,但是理科生 从栽下菩提树开始成神 北域战记 好时节 网游之死亡召唤 冰之祭礼 仙师在上:妖孽徒弟太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