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2/3)
走出去的时候,再一次听见了大伯说,“官爷别见怪,我家大侄儿前些日子受了点伤,动作慢。
”
秦高飞拿到五两银子的时候,并不惊讶,毕竟秦家的事情他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真正算起来,自己家都未必有请三叔家里富有,如今老五又中了举人,再一次在心里感叹,三叔真是太厉害了。
这银子等到晚上回来的时候,他肯定是会还回去的。
等到整个村子都知道这事后,更是热闹。
当然当事人没有在,他们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互相传达他们的喜悦,说得最多的也就是列祖列宗保佑。
罗兰他们回到村子以后,这热闹持续了将近半个月,终于恢复了平静。
王四柱再一次敬佩秦冬阳,哪怕现如今已经是举人了,依旧没有任何的变化,以前在家里会做的事情,现在依旧会做,不管是对谁,都还是和以前一样的态度,反正他是没有从对方一如既往的憨厚笑容中看出一点的得意和高傲。
他们县城里的举人不多,加起来五个手指都能输出来,王四柱曾经有幸见过一位中年举人,看着他们这些百姓的目光高高在上得仿佛是在看下等人一般。
秦冬阳中举。
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来贺喜的人更多,方掌柜当是依旧是和罗兰他们坐一桌的,当时就说:“我这干儿子运气好,也赶上了好时候,因为这些年我们这里被治理得更好,再加上朝廷有同乡人极力地争取,今年的乡试录取名额才由之前的三十名改为三十五名。
”
听到这话,罗兰还好,秦大山等人都松了一口气,要知道冬阳就是第三十五名,要是没有这事,可能就要再等三年了。
他们也不得不承认,老五的运气是真好,嗯,还是那句话,祖宗保佑啊!
只有罗兰看清楚了方掌柜在提及朝廷同乡人眼里闪过的自豪,对方没有多说,他自然也不会多问。
县学里的先生也很吃惊,不过,还是再一次问秦冬阳是否要参加明年的会试,并且提醒他,若是有这样的打算,就要早做准备,毕竟京城距离他们这里有些遥远。
秦冬阳摇头。
他从不否认自己这一次能中举是侥幸至极,更加不认为接下来的会试依旧有这样的运气。
再有,他觉得爹说得没错,哪怕他有这样的运气,他自己也没有这样的底气,心虚的感觉可不好,就像这次的举人,他就没有当秀才时底气那么足。
所以。
接下来的会试,他是没打算参加的。
嗯。
他得继续努力。
秦家村有人失望,更多的却是理解,毕竟家族出了一个举人,他们其实已经非常很高兴了,老三(三叔)说得没错,还是稳打稳扎地来,这事急不得。
“爹。
”
这天,天气还不算太冷,田地里已经没什么活了,秦安安拿着她给秦春山新做的棉衣棉裤,“你试试,看合不合身?”
之前的意外伤虽然养好了,但身体总归是比不上普通人的,可不能冷到。
“安安做的,肯定合适。
”
秦春山笑着进了房间,没一会儿就穿着出来,“很暖和。
”
一刻钟后,秦安安看着将新衣服换下来的秦春山,笑眯眯地说道:“爹,小叔现在中举了,我觉得我们应该可以考虑建房子的事情了。
”
“建房子?”
秦春山看着她,怎么就说到这个上面了。
“你看啊,小叔现在待在家里看书的时间比在县学里多,我们家内部虽然各过各的日子,可一个院子住着,家里人吵吵闹闹,难免会影响到他的。
”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给对方一个缓冲的时间再继续开口,“爹,你是老大,这样的事情应该由你开口。
”
秦春山沉默,建房子他是很心动的,但这其中还有许多的问题。
有问题不怕,秦安安很是详细地将她的计划说了出来。
于是。
这天晚上,秦家大堂,秦春山这个老大第一次召集了家里所有人,再一次把事情说了一遍。
所有人都看向罗兰。
“老大不说,我也有这个打算的,之前考虑到家里人口会逐渐增多,出现住不下的情况,当初买地的时候就特意买大了一些,前后左右都可以再往外扩,你们自己看,反正我是决定要建两个院子的。
”
秦家三兄弟都很清楚,这其中有一个院子就是留给苗苗的。
秦夏雨和秦秋果看向秦冬阳,见他一副听爹的话,便跟着点头。
反正他们是和爹分了家的,既然老五都不在意,他们自然也不会多说。
各家的院子各家出钱,至于公共部分以及其他的花销,到时候平摊,所有人都觉得很公平,心里没有意见。
第二天,罗兰就开始张罗这事了。
村子里的人也不觉得意外,家里有个举人了,修了祖坟以后,自然是该修房子了。
等到房子开始后,罗兰就撒手,送苗苗和安安的活落到了秦冬阳和王四柱身上,当然,后者也不止一次表示他其实一个人就可以,冬阳还是好好读书,只是显然未婚夫妻终归是未婚。
哪怕在这方面并不严苛,但在秦苗苗很快就要嫁人的情况下,罗兰和秦冬阳想着的都是能多配一些时间是一些。
倒是秦冬阳也说过,让王四柱不用去送,他一个人可以。
只可惜,对方也不答应。
随着天气渐渐变凉,秦春山的身体就更加不好受,秦安安是天天养生食物给他补着,护膝帽子等等保暖物品更是早早地就准备好了,隔几天就从药铺里抓了一堆的药回来给他煮了泡脚,倒是让他好受了不少。
比起他们。
村子里的老人就更加难过了。
这天天空这挂着不是很温暖的太阳,秦大山和秦二河两兄弟脸色很是不好地来找罗兰,一人手里拎着一只鸡,篮子里还有好些鸡蛋,“老三,你让弟妹收拾点东西,我们一起去看七叔,大夫说他可能熬不过这个冬天了。
”
罗兰一愣。
七叔是一个非常干瘦的老头,今年已经五十九岁了,是秦家村辈分最高,也是年龄最大的,她回忆了一下,庆祝老五中举的酒席上,七叔精神还十分好,能吃不少东西,还喝了一小杯酒的啊,怎么就不行了?
“好。
”
哪怕每年冬天对于老年人来说都是一个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