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2/3)
湘云同岁的探春亲事还没着落呢,谁又会将她放在心上呢。
而且若是给她订了亲事,岂不是变相的将探春立了起来。
可若不替惜春想办法,惜春的亲事怕是就要落到尤氏手里了。
那尤氏未必不会借着惜春的亲事捞一把横财。
湘云想到惜春的时候,宝玉也在想惜春。
大观园里的兄弟姐妹们都到了适婚年纪,宝玉转年就成亲了,其他的人却还没有着落。
不说探春和惜春,还有贾兰,贾环和贾琮。
贾兰的年纪也不小了,李纨虽说盼着贾兰中了举人后再给他说一门好亲事,但现在也不是一味的干等着秋闱,什么都不做。
宝玉待姐妹们的心一直赤诚不改,虽说他小时候也想过叫姐姐妹妹都留在家里,永远在一起。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年岁的渐长,他也不敢这么想了。
如今,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姐妹们都能有个好归宿。
婚姻大事,向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宝玉信不过他老子娘,更信不过大老爷和大太太。
珠大嫂子也罢了,宁国府的珍大嫂子,宝玉也不是很相信就是了。
因此,宝玉是真的觉得他做为哥哥,弟弟妹妹的事他必须上心。
他希望弟弟们都能找个情投意合的妻子,姐妹们也都能嫁个知冷知热的如意郎君。
如果姐妹们不想成亲嫁人,那他也希望姐妹们心想事成…可前提是他能做得了主。
宝玉想将惜春过继到二房来,如此他做为惜春的亲哥哥就有权利给惜春做主撑腰。
可如此一来,他那对老子娘也有资格了。
宝玉思来想去,也想不到两全其美的办法。
每次他遇到无法解决的事情时,都会去找湘云。
抬脚要出门又想到湘云刚刚成亲,这两日指不定多忙便又将迈出去的腿收了回来。
想到最是机灵不过的发小李卫和在五爷府上备嫁的琪琪格,宝玉抿了抿唇,没做犹豫便提笔给琪琪格去了一封信。
随信一道派人送过去的还有他亲自插的一瓶梅花。
从园子里剪的梅枝,用着他那数一数二的审美插了一瓶让人小心送到琪琪格面前。
下人们用心了,这花到了琪琪格手里时都没走了样。
双手捧着花瓶在屋里走了一圈,最后将花瓶放在窗前书案上。
调整了一下方向,琪琪格才打开宝玉送来的信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
放下信,琪琪格的视线落在红梅上,手指抚过上面的花苞,不禁心忖了一句:贾家的老爷太太们到底是有多不靠谱,才叫宝玉操心成这样呢?
上了年纪,精神头短了,身体也更容易疲倦了。
所以从去参加了湘云的婚礼回来后,贾母的身子就又有些不好了。
宝玉担心贾母身体,特意请了太医过来给贾母把脉。
贾母一边跟太医夸宝玉孝心,一边又说她没什么事。
太医见多识广,如何看不出来贾母这情况。
笑着说了一回贾母有福气,儿孙满堂还孝顺出息,之后才告诉贾母不妨事,上了年纪的人累不得,好好养上几日,再吃些温补的东西也就调养过来了。
连方子都没开,太医便退出来了。
走出贾母的的院子太医才跟宝玉说了实话。
没有多少日子了,后事什么的准备起来吧。
宝玉闻言,眼泪刷的一下就落了下来。
哭得一抽一抽的不掺半分虚情假意。
刚刚得了差事,就要丁忧守孝,能哭成这样,到也难得。
太医摇了摇头,什么都没说便离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