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谁人终得利(2/3)
”
终是一死了,死之前能让别人不快活,能让人火冒三丈,这要是敌人,他何乐不为?
“你是难逃一死,可你的家人呢?我一定会告诉他们,你将与你合谋之人的名单交给你的家人。
”萧宁缓缓道来,再与杨太尉对视。
“天下太平了,你是难逃一死,不畏于死于何人之手。
可是他们不一样,他们求活,更求长命百岁,最是不能容忍家族因他们而丧命。
”
为了活着,更为了抹去他们曾经犯下的罪过,杨太尉在兖州躲了这些年还能躲得安然无恙,求生之心,显而易见。
他想活,压根不愿意死,谁都瞧得明白。
但事到临头,他亦知他逃不掉的。
他的家人,他是万万不愿意让他们重蹈覆辙,落得跟他一样的下场。
“依朝廷的律法,你必死无疑,你家中也不至于为了你而尽灭,可是他们眼里从来没有律法,这一点你更清楚,让他们出手杀光你家的人,正好免了我们动手。
”萧宁是怕杨太尉气不死,想守口如瓶,他倒是想想他家要是都知道他勾结的是什么人,他们能容?
朝廷杀不死杨太尉的人,却可以利用杨太尉的家人来引诱出敌人。
引蛇出动,贾谕用周家人来引,萧宁更要双管齐下,叫杨太尉也得跟他老老实实的说话。
“你以为他们会相信?”杨太尉并不是好忽悠的,听听人家说话。
“太尉之所以会告诉家人,不过是不想让家人往后连个把柄都握不住,保不全性命。
一番良苦用心,都该明白。
”不信,为何不信呢?萧宁此时道来。
像杨太尉他们这样的人,为了自身是可以不择手段的人,这种情况下,他想让儿孙将来能有再翻身的机会,不管跟儿孙们做了什么,都是极有可能的事。
但这对和杨太尉沆瀣一气的人而言,被人捉住把柄,他们怎么可能允许!
杨太尉能告诉儿孙,将来他的儿孙为了活命,是不是也能将他们卖了?
“你卑鄙!”杨太尉哪里想得到,一个小娘子竟然能做出这种无中生有的事情。
“同你们这种窃国者相比,我这太不值一提?”萧宁都奇怪了,像杨太尉这样的人有什么资格说萧宁的不是?
萧宁言尽于此,冲杨太尉扬眉道:“我来只是告诉你一声,杨太尉好自为之。
”
杨太尉这一回真慌了,萧宁将他一家子送往雍州他都没有这么慌过。
“等等,你等等。
”杨太尉迫切地叫唤,想让萧宁站住。
萧宁道:“周家出了事,周家的人怕是一个都逃不了。
我挺好奇杨太尉究竟为何如此为他们遮掩,难道是认定了我们查不出你们的这些猫腻?亦或是本着瞒得地一时是一时的想法,想让你们杨家将来纵然随你受了罪,总能借着你留下的这点东西,东山再起?”
想到这里,萧宁转过头道:“你以为,连国库都敢跟你动手脚的人,他们的心中究竟有什么?你想分他们的利,想让你的儿子分他们的利,他们面对你那无权无势,一无所有的儿孙,他们最会做的是什么?”
杨太尉抱有希望,都是些不切实际的梦,叫萧宁想来,只想摇头。
太天真了吗?
“太尉,人都得往前走,最是要不得往回看。
”萧宁说着话,更是迈出了脚步,她可不是随口说说而已。
她走出这个门,接下来的杨家会变成什么样子,杨太尉就该料到才是。
“只要一切按律处置,我,我愿意把我所知道的一切都告诉你。
”杨太尉确实比任何人都要清楚他们一伙人究竟都是什么样的人,目无王法,草菅人命,为了保全自己更是可以不择手段。
既然明了,又怎么敢赌。
到如今为止杨太尉的同谋不曾出手,不过是因为他们都知道他不会如萧氏所愿,说出不为萧氏所知的任何事,更不会自己卖了自己,让他被扣上更多的罪名!
然而一但他们确定杨太尉不是这样,而是要将他们一起做的事告诉萧氏,接下来,杨太尉必死无疑,再之后,杨家无一人可幸免。
杨太尉之前想跟萧宁谈条件,求得活命,如今满脑子只有一个念想:且让他依法受理,至少,还能为他们杨氏留下一丝血脉。
“好!”依法处置,这个条件萧宁可以答应。
旁人眼中无法,萧宁却喜欢依法办事。
法度是管制人性之恶的,是为人守住最后的底线,触及这条底线的人,自该为此付出代价,谁都一样。
“当初同我一起偷盗国库的人,不仅有周家,还有......”杨太尉不敢再怠慢,一五一十的将萧宁想听的内容都说出来,不断地咽了咽口水,不难看出他内心的挣扎与不安。
萧宁从大牢中出来,玉毫和欧阳齐都回来了,“不出殿下所料,意外不仅是一个周家家主之死,有人更想把周娘子意外的除去。
”
“刺史办得如何?”贾谕有主意,萧宁想知道他的主意不错,办得可好?
“已经捉住意图杀害周娘子的人,正在审讯,想是很快就能有结果。
”玉毫答来,欧阳齐提了一嘴道:“若一切都是周娘子推手,殿下以为可能吗?”
玉毫一愣,抬眼震惊无比地望向欧阳齐,“欧阳先生之意?”
萧宁手里拿着一张纸,“这是杨太尉的指认,送到刺史手中,请刺史将人尽都拿下。
”
玉毫是想问欧阳齐的猜测可有根据,萧宁倒是没有意外,玉毫心下掀起了惊涛骇浪,难以想像一个娘子竟然有如此心计,可以算计到这个地步?
但萧宁有事吩咐,玉毫闻杨太尉所供,亦明了,这就是贾谕最想要的东西。
连忙接过给贾谕送了过去。
萧宁与欧阳齐并肩而行,“先生知道我这时候在想什么吗?”
欧阳齐一番猜测道来,萧宁并无意外之色,可见在萧宁的心中,未必没同样的猜测。
“若是她所杀,弑父之人,殿下断不能容。
若她只是将一些事说出去,有人要杀了周家家主,这个罪名扣不到周七娘的头上。
毕竟,我们虽有猜测,一切都在她的计划中,她却未必想要周家主死。
”欧阳齐知萧宁心中所想,像萧宁这样光明磊落的人,计谋用得再多,她算的是人心,如今的周七娘算的亦是人心。
“很聪明的人啊。
她要权,要除掉所有的障碍,很多事都在她的计划之中,然而并不代表她计划中的人都会死。
杀人者并不是她。
有些事她不愿意都告诉我们,我也不能因此责备于她。
况且,周家主不愿意坦诚相待,方有今日的下场,就算她将事情告诉别人,又能证明了她有杀父之心?
“一桩桩,一件件,都似是而非,叫人不能定其罪。
欧阳先生,我还是第一回碰上这样的人。
”
能让萧宁赞一声聪明的人,何其难得。
欧阳齐亦是察觉其中的道道,想来何尝不心惊。
“殿下如何决断?”欧阳齐知萧宁的想法了。
但如周七娘这样的人,心思缜密,若一切都在她的计划之中,他们却找不到她杀人的证据,只凭这猜测,萧宁有何打算。
“疑罪从无。
我们并无证据不是吗?一切都只是我们的猜测。
”萧宁心里为此事七上八下的不假,但此事没有那么简单,萧宁总不能因为一系列的事太巧合,因此断定周家家主的死同周七娘有干系。
欧阳齐颔首,“殿下所言不错。
那便将此事就此掀过?”
萧宁道:“我还从未被人如此算计,拿她的命相赌,只为了向我证明她的清白。
周家家主下葬后,我再见一见她。
”
算无遗策,周七娘又一次让萧宁意外了。
尤其这结果更是如萧宁所喜,叫萧宁将旧朝窃取国库之人都捉住了。
周家,哪怕周家家主当年也参与其中,但早在周家主的事披露之前,周七娘将家中的田地财物都上交得七七八八,为兖州内的世族做了典范。
周家家主已死,周七娘更有告发之功,纵然如今周家主再多了窃取国库罪名,萧宁能揪着这一点死捉住周七娘的错处不放吗?
她不能的!
功归功,过归过。
有功当赏,有过当罚。
将周家主犯下的过错都归到周七娘的身上,亦不是萧宁行事的风格。
况且,没有周七娘,这些人窃取国库一事,怕是终此一生都无人知。
比较来去,还是周七娘的功劳更大。
尤其是擒住杨太尉一事,当重赏。
正是因为如此,杨太尉能供出一应同党,萧宁命人将一干人都拿下,独独周氏,她不让人动之分毫。
不仅不动,更是向朝廷表明周七娘之功,当以重赏。
只这赏赐没有那么快到。
***
周七娘当日闻周家家主之死,悲痛归家,不想竟然被人堵上,家中的人竟然道是她为掌握家中大权,不惜弑父。
推搡之间,周七娘险被同族兄弟所杀。
多亏欧阳齐来得及时,这才让她免于一死。
其后贾谕赶来,接手彻查周家家主之死,连同于周家闹事之人,贾谕亦要一道问之。
不服于周七娘的人,面对朝廷出面,直接道明要查周家家主的死因。
再是怀疑周七娘的人,也不得不听从朝廷的安排,且让朝廷介入,务必将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