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当以己度人(2/3)
会告诉他们,不该说的不说,恰是萧颖所求。
可如今闻之萧宁这惩罚,着实叫人惊诧。
细细一想又觉得,这也没什么不好。
若不是上位者想瞒下旁人的功劳,又怎么会得此惩罚?
既然为上者不思报国,亦不思爱护手下的将士,连将士的功劳都敢昧下,对这样的人,何必同他客气,自让他为自己做的一切付出代价。
自下往上容易,自上而下,不知叫多少人无法接受。
“好!公主殿下这个主意好。
”叫好同意的人不计其数,都认为这则处罚很好。
让你昧别人的功劳,昧得越多,你这官降得越快,一但成了普通的将士,是不是更该考虑一下,你会有什么样的结局。
你自己不是个好人,轮到旁人对你,也用不着手下留情!
萧宁相信,这么多的人里,心里阴暗的人不在少数,自来做事不是问心无愧的人,得罪的人多,从云端跌落泥土,再想爬起来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蒋将军在听到萧宁提议惩罚时,已是面若死灰,如何也想不到萧宁做事如此诛心。
“公主殿下。
”蒋将军轻唤一声,万望萧宁可以手下留情。
可是萧宁不为所动,摇了摇头道:“当日,你昧下他人之功时,就该想到你要承担什么后果。
对你,朝廷委以重任,盼的是你与将士一道守卫天下,爱护你的将士。
“你为何追随简将军,你又为何能得这诸多将士爱护,不过皆因你视将士如兄弟。
既是自家的兄弟,岂可欺人?”
向萧宁求情,他可曾想过,他做的这些事,在军中造成多大影响?
若不杀一儆佰,往后这军中会变得何等的乌烟瘴气?
蒋将军希望萧宁手下留情,却也比谁都清楚,萧宁是断然不可能手下留情。
梁好作为一个当事人,纵然不被点名,但她在军中立下多少功劳,如今又是何身份,熟悉的人皆心知肚明。
若说从前认为不计梁好之功可有可无,被萧宁一通洗脑,他们已然明了其中的重要性,断然不再认为梁好之功被昧下一事,可有可无。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可一但这一切同他们息息相关,谁又能做到置身事外?
纵然梁好一直觉得,她是海贼出身,只要能上岸,能好好地做人,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都没有关系,被萧宁说来,她突然觉得,从来她不讨她该得的赏,便是在纵容恶人行恶。
世间之公道,若只有一人指出那不是公道,其他人因与己无关,不以为然,恃强凌弱,人之本性也。
视若无睹,且无置之不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纵容恶人无底线的伤人害人。
人不仅要见义勇为,自身若是面对太多的不公平,也该宣之于口。
“愿军中无不公,愿我大昌将士出生入死,于战场上同敌人殊死搏斗,归于军中,不必勾心斗角,需为自己争功。
”萧宁问完蒋将军,见他再无话可说,站上最高处,挥动手臂,呐喊出她心中的渴望。
这一番话,处处都说到人的心坎上。
萧宁不是为自己而争,而是为百姓,为眼前的将士们而争。
她知将士们在战场上厮杀不易,九死一生归来,若是再让他们费尽心思才能得到他们原本该得的功,何其让人心寒。
萧宁只是为将士们争一个公平,并不想让将士还要为了争一个公平绞尽脑汁,费尽心思。
她的用心,纵然一开始的人并不明白,如今又有什么不明白的?
将士们都不是蠢货,自明了,就萧宁现在的身份,天下都是他们萧家的,若是坐享其成,压根不用这诸多谋划。
可是,萧宁想为他们将士谋得公平,不想让他们上了战场回来,最后还得同人斗心眼。
“谢公主!”将士们听懂了,高兴回应萧宁,愿这军中能确如萧宁所说,能再无争权夺权之事。
萧宁今日来此的目的算是达成,蒋将军被捋到底,贬为普通将士。
梁好所立之功,细数之,皆上折呈于朝廷。
还有其他将士,每一个人萧宁都细问可有遗漏,以确保似梁好之事不再发生。
军中的将士闻之,在心中对萧宁更多了几分敬佩。
言出必行,这样的人最是叫人敬佩,心服口服。
萧宁将此事办妥,亦问起军中将士,与海贼交战时,哪一支兵最善战?
当着众将士的面问出,萧宁面带笑容,却叫众将士一愣,这个问题要如何回答才是?
自夸自卖吧,看得出来,萧宁不是好忽悠的人,要是敢说出不实之言,那不是自讨苦吃?
“公主殿下,咱们能不回答这个问题?”问得十分可怜,带着几分试探,生怕下一刻萧宁说出一个不字!
萧宁笑了,“虽说战场之上,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于自身亦得自知。
我换一个问题,你们这支军队最擅长什么?”
额,要说萧宁从前领的军队,擅长什么一目了然,远攻,射箭。
虽说旁的本事不算太差,若说最精通的自是远攻无疑。
水军,萧宁所知甚少,也正是因为如此,更希望他们这支军队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
一群将士都答不上来,面面相觑,要说擅长的,他们最什么擅长的吗?
很显然是没有的!
这一点让他们意识到不好。
“公主殿下,这谁家的军队有这所谓的擅长。
”总有那不了解内情的人,按以前的逻辑,顺口就答了。
萧宁低头一笑,“都觉得是?”
自黑衣玄甲而出的人,自是知道萧宁手中的兵马怎么样的,自是不敢点头。
其他人就是想当然的点头,完全没有迟疑。
萧宁的视线落在不点头的人身上,“说说看。
”
啊,头都点得一致的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萧宁话里的意思,随萧宁的视线看过去,便可看到自家兄弟们的反应。
“黑衣玄甲之士,最擅长远攻。
”黑衣玄甲,刚离开萧宁不久的人,岂不知萧宁此问何意。
“那你们说,擅长远攻的黑衣玄甲与其他将士相比,有优势吗?”萧宁单纯问一问,且看看他们如何回答。
谁敢昧着良心说话了?现在是谁得了天下?
不正是萧氏带领的黑衣玄甲之士吗?
事实都摆在眼前,谁要想否认,倒是有脸!
“自然是有的。
虽说我等不擅长水战,适应之后,他们都不是我们的对手。
”事实就摆在眼前,由不得他人矢口否认,黑衣玄甲之士,更是比谁都更擅战,打起来,他们一个个且扪心自问,是他们的对手?
“是以,你们都打算这辈子混日子?在你们看来,你们想当一辈子的小兵,不想成为将军,亦或是号令千军万马的大将军?”洗脑什么的,这是必须的,趁现在萧宁都洗他们脑子到一定的程度了,须得再添一把火。
额,在自己的将军面前说想当将军,或是大将军,这确定不会惹人不满?
视线往人的身上瞟,带着几分不确定。
“不必看,朝中将军无人不盼我大昌能多出能将,能领我将士守卫边境。
“大昌如今内乱已平,可是扬州外有海贼,梁州有山民,雍州与豫州有胡人,将士守卫家国,终此一生或许都不能卸甲归田。
”
外敌进犯,将士须得守卫边境,生生世世,永无不须将士的一天。
“可是,若是我朝无能与外敌抗衡之将,我大昌将如何?”萧宁是将最坏的可能告诉他们,亦是希望他们都可以明白这个道理,不管在任何时候,有剑和无剑,关系一国之存亡。
“居安思危,这个道理朝廷牢记在心,亦盼你们也能记下。
”萧宁轻声说起,叫他们皆肃然起敬。
居安思危,萧宁以身作则,提点他们,亦希望他们能够牢记。
萧宁一看众人面色凝重,看得出来他们都听进去了,再道:“你们是大昌的将军,只要是为大昌好的事,只管放手去做,不管谁对你们做的事提出置疑,我都会相信你们,也会支持你们。
”
无论是朝廷或是军中,都需要不断的创新,不断地改变。
只要他们能够知自己的责任,有人为他们指出将来他们走向的方向,纵然一开始还是惘然不知如何行事的人,经过摸索,都会明白的。
萧宁能为他们做的是,为他们指出一条路,能让他们走下去,不会松懈,也不会后退的路。
“另外,从前各州县皆设铜匦,如今军中亦设。
铜匦之锁,天下最有本事的扒手都开不了,信在其中,必送达于我手。
若尔等在军中遭遇不公之事,可状告之。
”萧宁不忘记为他们设下一个保障,这同样可以用于军中的铜匦。
“若以为自身有才者,亦可毛遂自荐。
或是对军中的哪些规矩看不惯,想要改的人,都可以提。
畅所欲言。
“想建设一个美好,繁华似锦的王朝,非一人之功,这其中,你们厥功至伟。
我希望将来还能跟你们一起,为了这个天下,这个国家,一起去努力。
”
一国一家,哪里是一人可创建改变的,而是需要很多很多的人。
朝廷,军中,百姓,哪一样都不可或缺。
能得方方面面的人一起努力,一起创造王朝的繁荣,想这一生再回头看时,定是欢喜无比的。
“我们可以吗?”身为将士,纵然为国为民守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