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新都长安城(2/3)
若是有本事就自己争;若是没有本事,自该老老实实的呆着。
我们还在,七郎无论如何也会看我们的面子,一旦以后我们不在,那会如何?”
居安思危,卢氏看的从来不是眼前的两三步,而是以后,将来。
萧钤头痛得厉害,“原以为他们长大了,各自成家立业,我们往后能少操心,现在看来,怎么可能。
”
就是啊,怎么可能。
人越来越多,操心的事也只会越来越多,这日子太难了。
“被人看了笑话,自己成了笑话,她才会知道自己算什么。
我们与她说得再明白,她一个字都听不进去,只以为我们与她说笑的,她仗的是我们家的势,又倚着兄弟侄女做靠山,还敢看不上人,真以为自己了不起了?”
卢氏是越想起萧颐做的事,越是不满之极。
蠢啊蠢,她怎么就生养了那么蠢的女儿。
言至于此,卢氏都不想再看人一眼了,直接将车帘放下,挡住萧颐的视线,萧钤......
想多看闺女一眼的人,面对越说越生气的夫人,一个字都不敢多说。
萧谌这会儿,也派人小声地来问卢氏,是不是还是让萧颐一道往新都去吧。
卢氏只一句,“人若是进新都,往后不管她做错了什么,陛下都愿意担着,那便让她一道往新都去。
”
这个,萧谌如何能保证。
作为一个皇帝,萧谌都要处处谨言慎行,让他给亲姐担保这事儿,嗯,他更须得考虑萧宁。
他可以受些坑,可万一要是萧颐把萧宁坑了,他跟谁哭去?
事实摆在眼前,萧颐还真是极有可能坑萧宁。
既如此,萧谌本着与姐姐的情分提一句,卢氏的提醒,不能说是无中生有,无的放矢,他能不听?
算了算了,比起最后须得骨肉相残,还是听卢氏的安排吧。
事至于此,萧颐留下已然无可更改,至于萧颐是否能改过,谁也不知。
***
迁都一事,皇帝率领百官共行,浩浩荡荡往新都方向去,一行走了大半个月,终于是抵达了。
不过,就算之前萧谌看过萧宁所绘的新都都城图,知道新建成的都城甚大,亲眼看见,依然倍受震撼。
高高的城墙一望无际,城外那护城河环绕,树木茂盛,人站在城墙之下,更能直接的感受城墙之高,而人是多么的渺小。
萧谌下了车驾,看着眼前的一切,不由地咽了咽口水,萧宁已然带人在一旁候着,此刻面对萧谌见礼道:“陛下,太上皇,太后,阿娘。
”
饶是卢氏这样喜怒不形于色的人,此时的眼中亦是火热。
新都长安,这就是长安吗?
长安之大,至少是曾经旧京的三倍!
萧谌完全没有反应过来,惊叹无比地看着前方,正在消化眼前的一切。
“陛下。
”萧谌半天没反应过来,随萧宁一道早已进长安的顾义唤一声。
“啊!”萧谌终是反应过来,惊叹地看向顾义,“这就是我们大昌的新国都?”
“正是。
”顾义想想当初自己在看到这一幕时的反应,不比萧谌现在的样子好得到哪儿去,很是能够理解萧谌的惊叹。
“好,好,好!”连着三个好字,萧谌亦是说不出旁的话。
“陛下请。
”萧宁轻声提醒一句,“崇墉百雉,是为城坊,其内格局,须请陛下过目。
”
换句话来说,城墙高大只是表面,里面的精彩,须得入内观赏。
萧谌马上回过神,甚是同意萧宁这话,还是入城仔细看看,城中格局如何。
“城中东西、南北交错二十五街,分为东西两市,共108坊。
108坊恰好对应寓意108神灵的108颗星曜。
以朱雀为界。
”
入内,一条条宽敞的大道殿露在人前,这究竟可以容纳下多少人?
一群人哪怕之前真觉得这新都千不好万不好,亲眼看到眼前的一幕,通透敞亮,四下皆是让人无法想像的格局,就连萧宁的解说落在他们的耳中,也为之惊叹。
“至于这东西两市,东市为官员居住之地,西市则为货物交流的中心,分而集之,以便将来各地四面八方前来的人都能在内淘其所好。
”
萧宁引人一路行来,旁的话也不需要多言,只要提到这一点便足矣。
萧谌道:“眼下长安城内有多少人居住?”
对啊,新城建成,人口是个问题,萧谌方才也注意到马路上并无多少行人。
若是人不够多,倒是空着的房间比人多,那可就不太好了。
萧宁自明了萧谌话中之意,含笑而道:“陛下放心,城在,自有人趋。
”
一个城池,汇通天下,自然会引八方皆来。
“陛下放心,殿下已然召集百姓前来,分田地房屋,百姓来得比之前都要多得多了。
”萧宁没有想细说,顾义须得补充一番,好让萧谌知道,萧宁做事可不是只有一手准备。
萧谌不是不放心萧宁的人,只是忧心萧宁未必事事能考虑到位,是以特意问一句,也是为提个醒。
顾义说破,他亦露出了笑容,“不错,很是不错,我就知道你们办事稳妥。
”
并不只一味将所有的功劳都扣到萧宁的头上,而是对于每一个人给予肯定。
顾义自不敢受之,且与萧谌作一揖,“为君分忧,是臣等本分,陛下谬赞。
”
这话叫萧谌更是笑了,“我们大昌的规矩,有功当赏,有过当罚,你们的功劳,大昌上下都知道,不必推诿。
”
“请陛下入宫。
”外头地方大,想都转上一圈,没那么容易。
既如此,都是周车劳顿之人,还是先回去休息吧。
“我有顾卿领着回宫即可,你须将百官安顿妥当。
”于此时,萧谌叮嘱萧宁一句,且让萧宁先将此事办妥。
这可是笼络人心的大好机会。
此中深意,萧宁岂不明,亲爹都把戏台子搭好,就等着萧宁唱这一出戏,萧宁若是推诿,岂不让萧谌一片苦心落空。
“唯。
”萧宁应得爽快,萧谌嘴角皆是笑意。
看看吧,有一个靠谱的女儿就是那么爽的!
萧宁对于文武百官的安排,这都是跟萧谌讨论过后定下的,只是萧谌初来乍到,对长安城并不了解,什么地方在何处,自是萧宁更清楚,让她去安顿百官,再合适不过。
“诸位,请。
”萧宁送萧谌一家子离去,朝一旁同样是尚未从长安城的宏伟中回过神的百官道一声。
姚圣道:“开古今往来之先河,为长远而谋计,甚好,甚好。
殿下,我们谁人与殿下比邻而居?”
一个新王朝的兴起,多少人为这王朝而惊心,同样,亦有无数希望能有机会,与那造就一切的先驱者为友为邻。
萧宁显得无奈地道:“你觉得与我为邻居者,能多久?”
一语惊醒梦中人,姚圣立刻想到萧宁身份到如今定是要变一变的了,怎么变,还用细说?
大家都是自己人,也都是聪明人,点到即止。
“不日大军班师回朝,这可是大好的机会。
”重赏卫国之士,以令天下知大昌赏罚分明。
其后,就该是有些事要尘埃落定,以定天下。
萧宁不接话,“诸位且稍侯,我将诸位安排妥当,一应家中用物,也都安置妥当,你们且随唤你们之人一道去,缺什么少什么,尽可与之提。
”
“有劳殿下。
”众人都朝萧宁作一揖,十分感谢。
萧宁一一将人安排,从头到尾并无差错。
等萧宁安排妥当回宫,这才听到一旁的玉毫提了一句,“汾阳长公主被留在雍州。
”
咦,这可真是万万想不到!
玉毫却重重地点头,表明这并不是说笑。
萧宁惊叹不矣,可是细细一想又觉得理所当然,如卢氏那样的人,既然要家族安定,岂能容萧颐一而再,再而三的劝不动,闹腾不休,这让卢氏打从心底里不喜之极。
一劝再劝,一再敲打,终究还是无法让萧颐听进去。
行,那就不劝了。
直接用行动向萧颐证明,她究竟犯下多大的错,该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萧宁不得不说,家里有卢氏这样的人坐镇,确实让人放心。
一个掌舵者,存在感不必大强,于大事之前,能分得轻重,不轻易偏袒,该出手教训人的时候毫不留情,这无论是对萧宁这类受害人,亦或是萧颐这样的施害人,都不敢轻易忽视。
同样,也是让人心服口服的。
“此事知道即可,不必对外宣扬。
”外人不定在这时候怎么看萧颐的笑话,卢氏惩罚萧颐,宁可让旁人看萧颐笑话也要做出决定,都是为了萧家。
作为萧家人,能看旁人好戏,自家的戏大可不必。
“唯。
”玉毫道来不过是让萧宁心里有数。
对雍州内留下的线人而言,没有早早将此消息传出,何尝不是觉得此事不宜言之太过。
等人到齐长安,萧宁不见萧颐,自然也就知道其中原由。
站在大明宫前,看着随着夜幕降临,灯,一盏一盏地亮起,很快照亮整个长安城。
萧宁回过头看着那万家灯火,更觉得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