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如何行公审(3/3)
恨值的啊!
不约而同,一群人愤怒的目光都落在明鉴的身上,恨不得生吞了他。
无奈明鉴敢说,那就是一个脸皮极厚的人,压根不在乎这群人怎么看待他。
想生吞他,他们倒是有这个能耐再说吧。
“诸位?”明鉴嫌气人气得不够,继续地问。
“不知殿下所谓的公审,是要怎么审?”李御史一看身边的人被气得都要成河豚了,连忙岔开话题,还是先揪萧宁的小辫子为重。
萧宁道:“我为主审,请天下百姓,各方人士共聚,且让他们一道判定,这个案子到最后,是否有不公?诸位总是觉得我会包庇于人,我也觉得诸位心心念念都是如何给我下绊子,纵然我做得再公正,最后在诸位看来,我依然是不公正。
“为免落人口舌,公与不公,不好由你我说了算。
世人心中都有一把尺,这把尺,也不是你我来定的,公与不公,且让大家最后评论。
”
萧宁就是不想让他们只手遮天,这么好的突破口,不满于萧宁的人,不管这个案子最后审得如何,不公两个字都是极能煽动人心的,他们要的也是人心乱。
要知道萧宁走到今日,能有这一番成就,就是因为得了民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
终于也是有人懂得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他们想让萧宁败,就得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比如让萧宁在天下人中失去她的威严。
一个失信不公之人,敢问这天下百姓还会一如既往的支持她吗?
只怕是不会的吧。
萧宁最大的倚仗,最后却成了毁她的一切利刃,试想一想,难道这不好吗?
果然这一群人啊,也想用最残忍的方式毁了萧宁。
可惜,对于民心,如何得民心这个事情上,他们并不是萧宁的对手。
至少吧,他们若是想看萧宁的笑话,让萧宁在民心中败于他们,从来不把百姓真正当人看,不过是将百姓视之为他们棋子的人,断然不可能。
“诸位以为如何?”萧宁说出请各界人士参加公审时,一群人又想骂人了。
萧宁真不是一般的狡猾,连这个案子审完之后,他们可能会做出什么事都已然猜到,不给他们任何机会,直接杜绝了!
碰上这样一个对手,真是叫人生气怨恨啊!
于此时的李御史这一伙人,恨得萧宁咬牙切齿,但也不得不心生佩服。
你说一个人的脑子怎么能长成这样的呢?她怎么就把他们的心思猜得那么准,就算他们也猜到了萧宁的意图,可是面对萧宁落落大方,愿意将自己所做所为昭示天下的做法,他们就是想攻击萧宁,太难了!
再难,萧宁把话放出来,现在就等着他们决定要不要参加这个公审。
他们要是不想参与,萧宁怕是有不少话要说吧。
比如他们这是眼看揪不着萧宁的把柄,认怂了?
输人也断然不能输阵!
再说了,萧宁防得他们的后招,这公审的事还没审完呢,何必急于一时。
“就依殿下的。
”李御史这个代表把话说出口,就跟萧宁杠上了。
他们倒要看看,萧宁对自己一手教导提□□的人,是不是当真能狠得下心处置。
萧宁朝萧谌相请,“请陛下大开宫门,于登闻鼓前公审姚将军一案。
得,萧宁这一回做事,可不是只为了眼前。
登闻鼓是什么地方?这不过响了两回,两回都是掀起惊天动地之事的登闻鼓啊,就该让天下人都知道,往后,若有遇之不决,或是官员不作为之事,可击响登闻鼓。
有些东西存在着,就是为了让人用。
登闻鼓正是如此。
如果天下人都懂得运用登闻鼓,那么对大昌而言意味着什么?
萧宁要的就是一片清明盛世,哪怕这清明之下难免会有黑暗,可至少大部分光明已然覆盖天下。
这便是大昌朝建立的初衷。
走到这一步的萧宁,这一生为之奋斗太多,往后只会继续朝这个目标不断地前进。
她想让百姓过上太平安乐的日子,更想让百姓有冤可伸,不再任人欺压,终此一生连一个太平都求不得。
姚圣就知道,萧宁主审这个案子,断然不会用之前的方法审案,果然!
可是一细想萧宁这一做法,于天下人面前公审,以令天下人知道这个案子的始末,往后就算有人再想就此事坏萧宁的名声,亦无可能。
啧啧啧。
一个人做到萧宁这个地步,走一步看十步,一般人能是她的对手。
反正姚圣是觉得,就算换作他来,面对萧宁这样的对手,他也定是要小心再三,断不敢轻率。
姚圣其实更想问问,作为萧宁的敌人们,这一刻的他们是何感想?
“殿下,此议不妥。
”这等意义,明了的人就想拦着。
有些利于百姓之政,他们也不是都同意的,能劝一劝,让人别太把他们这群人当棋子,就算拦不住,也得拦。
“不妥?”不用萧宁回应,明鉴已然代为问出,“陛下设登闻鼓,为昭示于天下,百姓若有蒙冤无处伸者,可击响登闻鼓,百官不理之案,陛下亲审。
如今既要请天下各界人士公审大案,再没有比在登闻鼓前更好的地方。
”
看看我方队友,这叫一个配合无间。
意义之重大,他们想拦着,谁会让他们拦了?
萧宁面容平静,她敢提出这个主意,就想到了会有人反对,可是,他们的反对是没有用的。
此事,非如此不可。
萧谌知道,现在是由他决定此事,他当然是同意的。
为彰显大昌的公正,为让天下人看到大昌的公正,萧宁一直都在为此奋斗,想用姚拾儿毁了萧宁,想让天下人以为萧宁是个一味偏袒女子,却失了公正的人,且让他们看看,萧宁是会给他们这个机会落人于柄。
“朕以为好。
”萧谌既然是拍板的那一个人,从来都是萧宁最坚定的后盾的人,于此时大声地告诉满朝的臣子,他很是同意萧宁的提议。
“陛下。
”一阵阵叫唤,不难听出大多数的人并不同意。
“登闻鼓设于宫内,若是放任他人入宫,有犯圣威。
”瞧,这人提出反对的意见,最后竟然都是为了萧谌,不想让萧谌为人轻视吗?
萧谌对此冷笑道:“心无百姓,无视百姓之冤屈,方是有失圣威;为君不公,容不得百姓畅所欲言,直言进谏,方才有失圣威。
登闻鼓之立,正是为了向天下人昭示,朕心系于百姓。
请天下人入宫公审,是为昭示大昌之公正,何来朕圣威被犯一说?”
可惜啊,想拿萧谌当棋子,处处想让萧谌成为他们的借口,做梦吧。
萧谌可不奉陪。
“既然要公审,人不能少,各界人士,可以自行报名,这太学,无类书院中的学子,无论男或是女,都要让他们一道参与。
天下学子,那是我们大昌将来的栋梁,最该让他们知道大昌的公正。
”萧谌反驳完之后,更是给萧宁出主意,让萧宁既然要请各界人士一道参与公审,人,不怕多。
多多益善!
“唯。
”萧宁不由一笑,萧谌的支持,从来都是最到位的,只要是萧宁想做的,利于家国天下之事,就没有他不支持的。
“殿下,公审之人可举荐否?”明鉴听完这父女对话,倒是更想到另一层。
高兴归高兴萧谌的支持。
底下的人再怎么想反对,亦无用了。
然而这参加公审之人,难免会被人做了手脚,这种情况下该如何处置?
“陛下,总不能想参加的人都放任他们进宫吧。
登闻鼓处有多大,想是陛下心中有数。
且人若是一多,难免生了变故,彼时......”有些事既然是拦不住,明鉴提醒得好啊,这何尝不是一个机会。
参加公审的人,将来必将这审案的经过传于天下,什么样的人传什么样的话,同样可以控制。
对,一定要好好地操作一番这个事。
萧宁道:“抽签。
”
可惜没让他们高兴得太早,萧宁丢出了两个字,把他们这些正高兴的人砸得傻了眼。
“有意参加公审者,以抽签方式选出各代表之人,这各方代表,且定下九人之数。
士农工商军。
”萧宁不等他们反应过来,已然将其他的细节问题全都说了出来。
MD!一群人再一次骂娘!
可是,萧宁这样的办法能说不公平吗?
“好好好,这个办法好,谁就是想做手脚都不成,甚好,甚好!”姚圣是第一个喜得直拍掌,于朝廷之上如此喜形于色,一旁的人都瞪着他。
无奈姚圣压根不把他们的眼神当回事,只喜于萧宁办事老练。
当然,萧宁也是一个坏心眼的人,给了人一次又一次的希望,最后又让人绝望无比。
萧谌亦是莞尔,看着下头的这些人脸色大变,一回又一回的以为他们终于有机会对付得了萧宁,结果不过是空欢喜一场。
这人啊,是越发恨得萧宁咬牙切齿!
恨就恨吧,事到如今,他们相互之间谁不恨着谁。
再恨,有些事也不会因他们而改变的。
这大昌的天下,不想让他们处处把持,须得通过一件一件的小事,大事,慢慢的竖立大昌的威严,让世族们明白,大昌不是他们想控制就能控制得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