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求亲者下场(1/3)
萧谌反握老者的手,郑重地道:“人无信无以立。
”
这便是一句承诺,对老者的承诺,也是对雍州百姓的承诺。
“另,从即日起,雍州将士领诸位一道开荒,赶在春耕前,多垦荒,此地,日后与诸位赋税定为收成十之一,以为定制,任何人不得私加赋税。
”萧谌抬起头,朝地众人许下这一承诺。
别说百姓们了,纵然是跟在萧谌身后的一众人皆傻眼了,定赋税为收十之一,这简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可话出自萧谌之口,如今的雍州由萧谌一人说了算,他的话自然是作得准的。
最后那一句任何人不得私加赋税,简直就是收揽人心的上好办法。
一群人不约而同的望向萧宁,不如想也知道他们的意思。
这主意定是萧宁想出来的,定然是吧?
萧宁面对一群人询问的眼神,泰然处之,浑若不觉。
“请诸位争相转告雍州百姓,雍州境内往后皆如是。
若遇强占民田者,若各地官员不问,可来我骠骑将军府,我必为你们讨回公道。
”萧谌毫不掩饰对百姓的爱护,对太多形形色.色之人的提防。
百姓到骠骑将军府,原不过是舍不得萧谌这位爱民如子的将军,不想从即日起,他们再不需交重税,这便是给了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多谢将军,多谢将军。
”百姓们连连拜谢,欣喜若狂。
萧谌与他们亲和地将人扶起,可见他望着百姓们亦是满心的欢喜。
送走了百姓,萧谌道:“雍州文官,我巡视一番。
”
跟着萧谌回府议事的一众人自了然此话何意。
从前萧谌只是武将,雍州武将归他管,可这文武分工,各地县令皆属刺史管辖。
今雍州既然表明态度,不再听伪朝廷的诏令,雍州内的官员,萧谌如何能不见见,问问各自的打算?
“我巡边境,照旧,有不决之事可询我儿。
”萧谌这个时候又决定另一桩事,指出他冲在前面,萧宁在后方安定,你们一个两个都乖乖听话。
作为大哥的萧讯面下一僵,主要是不少人隐晦的眼神扫过他,似乎在无声地询问,他一个当兄长,当大伯的,就那么扛不住事?
萧讯僵归僵,随后决定无视之。
就算从前的萧讯不知萧宁的厉害,一回两回的见萧宁办事,再有这一次代表萧谌出门,听儿子提及凶险万分之际,萧宁都能沉着应对,他便扪心自问,能跟侄女比吗?
技不如人自该认服。
打肿脸充胖子,想把一家了坑死不成?
纵他有此心,该想想家里人谁能接受他坑人?亲爹亲娘第一个饶不了他。
“唯。
”孔鸿等人早已习惯,纵然有新来的心里纳了闷,最多不作声,毕竟不太了解雍州,多听多看,自会明了。
萧谌其实早在李拿回京的时,就想会会雍州各县官员,但那个时候他虽总揽雍州大事,名不正言不顺,也只是一个代掌而已。
话不曾明言,各地县令纵然有想法,自知手中无兵,同萧谌硬碰硬,不过是鸡蛋碰石头,自取灭亡罢了。
可是,随着曹根借朝廷之命,步步紧逼,意图光明正大的夺取雍州,这种情况下老实听话便是将雍州拱手相让,萧谌断然不能让的。
萧宁一番布局,不过是为让萧谌有足够的理由拒绝曹根假借天子之令。
这样一来,雍州等于自立,此后再不听朝廷调令,先前朝廷命官,人家是朝廷的官,愿意或是不愿意跟着萧谌混,这就需要跟人摊开讲明白。
萧谌巡视雍州是必然,结果也至关重要。
“崔小郎随我一道走。
”萧谌随后又补充一句,手下的人里,要说长得最好看的莫过于崔攸,萧谌面带笑容地要人。
萧讯瞧他双眼放光,轻咳了一声,你倒是含蓄点啊!
这警告的咳嗽声,萧谌压根不在意,叮嘱萧宁道:“凡事悠着点,别把人吓着了。
”
萧宁一顿,回来倒是好些事没有交代。
“同冀州唐公驱曹军,夺冀州,我们得冀州之界往雍州之内,于海之地,我弄了些盐。
”萧宁觉得应该让大家知道,他们萧氏不缺钱,跟着他们有肉吃!
萧谌一时没反应过来,仅是询问:“盐务你早已接手,为何再提?”
萧宁眼皮都不抬地道:“我欲在雍州推行平价盐。
”
“咳咳咳!”所有人都被口水呛到了,满目皆是不可置信。
“平价盐?”一群人都傻眼了,实在难以相信,萧宁能说出这等令天下撼动的话。
饶是某个亲爹,此刻亦是满目难以置信。
“正是。
”萧宁原先只发现了盐井,盐池,不敢夸下海口,现在有了海盐,她完全可以推行平价盐了!
盐乃暴利,一向价高,说句不好听的话,不少百姓连盐都吃不起。
萧宁要是能让百姓吃得起盐,这等好事,和萧谌适才言之赋税纳以收成十之一相呼应,对百姓而言,该是怎么样的喜事?
MD!这父女二人处处收笼人心,何愁雍州不如铁桶一般?
明鉴眼睛再次放光,实在拜服这一对父女了。
萧谌震惊是震惊,始料未及萧宁出去一趟死里逃生回来不说,更办成一件这么大的事,大喜过望!
不过瞧萧宁成竹在胸,萧谌道:“你自作主。
”
敢做,萧宁绝不做亏本的买卖,萧谌放手叫萧宁去做。
“诸位回去,请各家煮盐以售的家主择日来一趟骠骑将军府,此事亦需同诸位商量。
”萧宁得萧谌同意,自忘不了有些人,比如一向靠煮盐获利的世族。
盐以官营,这是朝廷的法令,每年十月至正月不许百姓以私煮,有违者重罚。
可是私底下,各世族谁家不煮盐?想得朝廷颁发所谓的盐令,对他们而方言轻而易举。
真正约束的从来都是寻常百姓,只有百姓无法得到朝廷的支持。
今日,既然雍州要自立,断然不能再让盐利落入世族之手。
其实萧宁要是推行出平价盐,若按世族们以煮盐的办法操作,他们根本没有和萧宁抗衡的余地,请世族来一趟,说是商量,实则是给世族另指一条发财之道。
明鉴和崔攸对视一眼,两人算是同生共死一回,有些交情,亦各知对方禀性,是可交之人,既是可交,同样出身世族之人,又怎么能不相互交换意见。
萧谌不管萧宁如何同人打招呼,该交代的事交代完,萧谌挥手让人散了。
出了骠骑将军府的门,明鉴和崔攸碰头,崔攸感叹地道:“小娘子是仁厚之人。
”
此言落下,毋庸置疑,明鉴颔首附议。
崔攸纵然年轻,识人懂人,更是完全看透事情的利弊,何尝不是一种本事。
“崔公愿意?”明鉴和崔攸瞧得分明,也得考虑另一个问题,他们觉得挺好的事,确定家里的长辈也愿意?
“见识小娘子的手段,若总视小娘子为稚儿,可欺可哄,不过是自讨苦吃。
”崔攸亦是无奈,该说的话他会说,崔令过不去那道坎,非要折腾,格局,实力皆不如萧宁的人,注定落败。
明鉴笑了笑,崔攸问:“明氏一向明哲保身。
”
“未及要害,自当明哲保身。
”换而言之,若是触及利害,谁也坐不住。
“小娘子所图不小。
”崔攸肯定地说,明鉴颔首,“你我无所图?”
皆是不安分的人,碰上一个有所图谋,更能步步为营的人,于他们而言何尝不理是利事?
“依你所见,将军巡视,小娘子坐镇之际,可有人不服犯上?曹根同韩靖皆吃了亏,断不可能就此罢休。
”崔攸显得有些忧心,雍州之地,要说完全可以自给自足也不尽然。
若遭人封锁,于雍州不利。
“我不忧心。
比起雍州,他们焦头烂额,自顾不暇,我们不出手,自有人出手对付他们。
咱们这一位小娘子,别看年纪小,心机颇深。
不肯受朝廷诏令,言及眼下的局势,无半分出兵之意。
”明鉴感叹萧宁既拿得住别人的话柄,也能稳得住。
现如今的局势,谁先出头谁就有可能成为众矢之的,萧宁偏偏口号喊得响亮,想让她出兵,真是不好意思了,她不出。
崔攸脸上浮现了笑容,“聪明之人多是争强好胜之辈,沉着稳重又聪明者,世间难求,吾等之幸也。
”
明鉴眼皮跳了跳,不难看出崔攸对萧宁的赞赏,想到这两人的年纪,其实未尝不无可能。
“崔郎君可定人家?”明鉴脑子既一闪而过这样的念头,不吐不快。
“明先生有心,家中已定主持中馈之妇,待她及笄,两家即办婚事。
”崔攸似是全然不觉明鉴的意思,含笑接话,神情真挚地望着明鉴,“待攸大婚之日,必请先生饮一杯喜酒。
”
“甚好甚好,有酒有肉,不请亦自来。
”明鉴脸皮那是相当的厚,半点自觉都无。
明鉴也就明白了,崔攸对萧宁的欣赏和敬佩,并无杂质。
若萧宁是位小郎君,有些试探自不必。
崔攸依然笑着,“请。
”
相互试探,真真切切各有所得。
明鉴其实也在考虑一个问题,说来萧宁也不小了,是该考虑人家了。
雍州境内,有合适萧宁的人家吗?
没等明鉴细细打听,萧谌带上崔攸出门的第三日,冀州有使前来。
求亲!
到雍州求亲,寻上萧氏,求的是何人自不必猜了。
萧宁!
这会儿正好家长出门,对方来人,完全是想让雍州和冀州联手。
冀州眼下落入唐师之手,求亲的人却不是唐氏,而是冀州内另一个世族宋氏,据闻这位家主名为宋辞。
唐诗宋词各争锋,萧宁从这上门求亲一事中便可窥探,冀州不太平。
心下暗乐。
不太平的好啊,若是太太平平,将来雍州哪来的机会?
不过,求亲之人看到出来见他的竟然是小娘子,甚至当着他的面拆开他们宋氏送给萧谌阅览的信,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