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军功岂敢昧(3/3)
他怕是以为扬州真成了他的地盘。
如今的扬州,不仅有青州兵马,同样也有当初随萧宁一道征战之将士,纵然叫他瞒得过一时,他也休想能瞒得过一世。
“陛下和公主都不曾。
”蒋将军汗淋如雨,却不敢不如实答之。
“那为何对梁娘子之功瞒而不报?”萧宁立刻再问,目光如炬,一眼似是看透他的心思。
蒋将军不怕萧宁吗?
要说最怕的还是简明,可是萧宁是连简明都害怕的人,他见识过萧宁的手段,亦知这一位眼里不揉沙子,事迹败露,若是再死不承认,他将是何下场。
“末将,末将知错,求殿下饶恕。
”蒋将军明了自己扛不住,于此时最好的办法是承认自己的错误,不管萧宁想怎么责罚,他都且受之。
萧宁面对这认得分外爽快的人,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一句饶恕便想让我饶恕?且让扬州众将士一道说说,你昧功不报,当如何处置。
”
开玩笑,萧宁现在就是为了争取公平而不断地努力!军中,这可是他们父女最大的倚仗,立朝之初,连军中都暗无天日,令将士看不到希望,认定了这是一个暗淡无光的王朝,连论功年赏都做不到,大昌就真的完了。
谁人都想不到萧宁竟然要如此处置吗?
这是要怎么?
“殿下。
”蒋将军亦不曾明白萧宁这是何意,这是要如何处置于他,急忙地唤一声。
“军中之事,文臣不得干涉,这是朝廷定下的规矩。
并不代表军中将士可肆意横行,你之过,且于军中处置,三日后,于军中设审判之。
彼时若是诸位县令想一道旁观,亦无不可。
”
萧宁定要将公正刻入军中所有将士的骨子里,叫他们牢牢的记住,有功当赏,有过当罚,任何人,都没有资格瞒他人之功。
蒋将军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想再唤萧宁一声,萧宁却道:“今日若是换了简将军,若知你敢昧功不报,欺人太甚,他会如何处置于你?”
简明亦是掌军极严之人,最是不容人抢功,昧功。
也正是因为如此,跟着他的将士才会愿意随他出生入死,从来不曾迟疑。
蒋将军既然是简明的人,他该明白,就他做下的这事,落在简明的手里,简明能亲自将他打死。
军中最忌赏罚不分,最怕的也是为将者处处争功,处处夺功。
蒋将军纵不思争,也不想夺,却昧下不报,若是人人皆如是,岂不寒了天下将士之心。
“殿下,那不过一介女流而已。
”蒋将军急忙为自己辩解,他这脱口而出的心里话,何尝不更让萧宁明白,这天下的男人,纵然是在军中,知冲锋陷阵于战场,出生入死归来何其不易,总是有太多的人看不上女子,不愿意平等地看待女子。
女子想和男人站在平等的位置,还有无数艰难的路在前头等着她们。
“于大昌而言,只问此人对大昌有功与否,从不问人是男是女?若依你所言,本宫算什么?”萧宁作为女子,最具代表性,天下无人敢说她无功,也无人能昧得她的功。
在天下人都未意识到这天下将来会变成何等模样时,萧宁已然诸多准备,与各言诸侯小人斗智斗勇,有多少人连斗的资格都没有,又何来的资格指责萧宁立下的功劳太大?
蒋将军再不敢说话了,看不起女子不假,面对萧宁这强得天下男儿都不敢与之对峙的女人,他岂敢辱之。
低下头,蒋将军再不敢接话。
“三日内,好好呆在宫中,至于如何处置你,我说了,由军中将士说了算。
且看看你之所为在军中将士的眼中,究竟算是什么。
”萧宁不急于一时。
她更想利用一个蒋将军看清楚了,在军中,一向只看实力的地方,究竟有多少人和蒋将军一样,从骨子里看不上女人,恨不得将女人除之而后快。
萧宁握紧了拳头,面上却不见喜怒,蒋将军明白,他再没有反对的机会。
论权势萧宁在他之上,天下兵马,尽由萧宁调遣;论功劳,他是连萧宁的皮毛都比不上。
“诺。
”蒋将军不敢多言,老老实实的应下一声是。
萧宁的目光扫过其他人,叫一群本来不曾松懈的人,更是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脊梁,生怕叫萧宁看出他们内心的慌乱。
“来日方长,我会在扬州呆些日子,今日到此为止吧。
啊,对了,我带了不少各家的郎君女郎出来,诸位务必好好地款待。
”萧宁叫散来得太快,叫人紧绷的弦还没松,结果倒好,萧宁竟然又补这话。
这,又是什么意思?怎么他们闹不明白萧宁要做甚?这又是什么招?
萧宁当然是不可能告诉他们自己的算盘的!
木红娘想到刚刚她提醒萧宁,这些小郎君、小娘子或许得了家人的提点,茅塞顿开,知当如何应付萧宁了,结果萧宁竟然跟扬州的官员打招呼?
果然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吗?
萧宁这种人的脑子转得太快,一般人都跟不上。
只能说,被萧宁折腾了半天都不知为何的人,自求多福吧。
扬州的县令们,实在不解萧宁为何提醒他们,她带来了不少人,这些人还都是出自各世族。
为何要告诉他们呢?
据说是有那么一群人跟着,但不是说,萧宁每到一处,都让这些郎君女郎尽情的玩耍,并无他事交代这些人办?
可是,像萧宁这样的人,若不是这些人有可用之处,她又怎么会提起?
反正,离开刺史府的县令们,没有一个定得下心神的,心里七上八下不说,恨不得冲到萧宁的面前问个清楚:公主殿下,你到底是让人做什么?
求你把话说清楚吧,别让他们猜了,猜不出来,太痛苦了!
萧宁要是能直说,用不着只是提点一句!
那借他们十个胆子,他们也是不敢冲到萧宁的跟前,跟萧宁问个清楚的。
萧颖看着底下的官吏脚步沉重地离去,问:“带出来的人,随你巡视数州了,直到现在为止都没有让你中意的?”
“事情,我让他们自己玩去,暂时顾不上他们。
只不过如姑母所言,他们跟我这些日子了,也该亮些本事让我瞧瞧了。
有本事没本事的人,经了这些事,能分辨出来。
”
萧宁何尝不是想赶紧弄几个得力的人出来,这不是到现在都没时间弄处理。
一拖再拖,都到萧颖的跟前,扬州之事,一切都有萧颖在,她就不必太过费心了,正好趁此机会找几个合用的人。
不想萧颖道:“若是有得用,我这扬州也缺人。
”
可怜的萧宁刚要缓口气,不想自家的姑母亦非凡人,这就想从萧宁的手里抠人。
“姑母,我也缺。
”萧宁无奈地开口,萧颖眼皮都不抬一下地接话道:“我不要郎君,只要女郎。
”
萧宁与各家要人,反正都明白一个道理了,想改萧宁让女子出仕一事断不可能。
既然如此,与其便宜了旁人,还不如让他们家多一个竞争的人选出来。
女郎,家里也是花了大力气培养的,就算从前只是想寻一个好人家,现在要是有机会能出仕,这也是相当能让家族面上有光的,要是都能像瑶娘那样封侯拜相,也是给家里多争了一条路。
至于女郎出嫁一事,这样能光宗耀祖的女子,不比仅是能治理家中庶务的女子更能干?
“女郎我也缺。
”比起卯足劲的把郎君往萧宁身边塞,寻几个能干的小娘子是容易的事?
萧宁也想女郎比郎君们多,这让她可选择的也就多了。
姑侄对视半响,最后不约而同地道:“谁劝动就是谁的。
”
这已然是萧宁的让步,人可都是她带来的人!
萧颖满意了,不就是比谁更会忽悠人,好说,且看各自的本事。
“军中至此,还是军政分开,不容文臣插手武事?”玩笑归玩笑,出了事,现在军中这情况,也得另想想,是不是能想出更好的办法杜绝同样的事情发生?
萧宁摇摇头,“文臣不可插手武事,或监督。
”
这天下事,就没有御史不能奏的事,各州县内也有巡视的侍御史,只是,怕是纵然听闻梁好一事,不少人的想法也同蒋将军一般,认为那不过是一个女郎的事,何值得大动干戈?
说来说去,这男人失了公心,只有一颗打压女人之心,亦是极为可恶。
“姑母未将梁娘子之事上报,等的就是我来。
”一语道破萧颖的打算,亦知萧颖不是那等看着旁人欺压而无动于衷之人。
“我当守规矩,纵我是长公主,不掌军事,不非议军事。
况且,军中之地,纵然我说了,朝廷知晓,亦不如你亲自前来查看究竟,再以处置更具震慑。
”萧颖说到这里,又赞起梁好,“梁娘子是豁达之人,我曾与之安抚,让她不必心急,朝廷公正,断不叫将士立功而不觉于天下。
”
也正是因为萧颖的安抚,当事人一点都不着急,见萧宁时,虽然有些紧张,那也不是因为立功之事。
萧宁道:“我定要借此机会,叫军中将士不失公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