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冀州有心人(2/3)
”萧赛瞧着萧宁眼皮都打架了,想起萧宁这小身板,小小年纪若是连觉都睡不够,怎么长大?
“都熬了一夜了,再熬一熬,若能将曹根在冀州的势力连根拔起,于我们而言是为大利。
得让曹根明白,和韩靖合作的下场,损兵折将不说,连老家都极可能丢了。
”萧宁的确很困,但事情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再困也得跟对方照面,确定对方值不值得合作。
一旦确定可行,该立刻实施。
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才能确定他们的计划得以成功。
萧赛无话可说,聪明人纵天资聪慧,若没有这份忍耐力,心存将士,又怎么能小小年纪得将士之心。
程逵也瞧出萧宁的神色有些憔悴,小声的嘀咕道:“若是将军在,哪里用得着小娘子这般操劳?”
萧宁眨了眨眼睛,俏皮的道:“正是因为阿爹不在,我也只能勉强撑上,多赖将军和将士们为我撑腰,否则我也撑不起场面。
”
又被萧宁夸了一通的程逵,心情更是大好,笑呵呵的道:“小娘子放心,你让我老程王东,我老程绝不往西。
”
好在对方很快传来消息,愿意亲至城门和萧宁一聚,表现他最大的诚意。
毕竟孤身前往人的城门之下,稍有不慎,那可是有来无回的。
萧宁看着远远行来的火把,一行人不过是50人而已,为首的是一位40来岁的郎君,于城门不远停下,扬声道:“冀州唐师前来,请萧小娘子一见。
”
早就已经等候多时的萧宁,很快得到禀告,迅速出城。
天空放白,能够一目了然的看清对方。
唐师是个儒雅郎君,带着几分书生意气,一眼瞧去,让人萌生好感。
最难得的是对方在看到萧宁的时候,神情淡然,没有丁点轻视,下马客客气气地道:“小娘子,久仰大名。
”
“唐公有礼。
”对方客气,萧宁也不失礼数。
“小娘子以少胜多,今已天下皆知,往后再无人敢轻视小娘子。
同小娘子道贺。
”温和的人说起话亦十分悦耳。
“不过是侥幸罢了。
”被夸奖的萧宁并不认为自己当真能得天下人重视,面带笑容,很是谦虚。
“卢御史大夫乃府上老夫人的兄长,想必萧氏也有诛杀曹根报仇之心。
某与小娘子请之,望小娘子出兵,助某夺下冀州。
”唐师诚恳的向萧宁请求,作一揖。
“不知唐公有何良策?”信中早已说明其中来意,萧宁只是想知道眼前的这一位想拿下冀州一番操作,接下来又打算如何行事?
“某手中有三万人马,不知小娘子能出兵几何?”唐师并没有因为萧宁的询问心生不满,道明他手中的底线,同时也想探明萧宁,愿意出兵几何助他?
“三万。
”萧宁十分爽快,对方既有三万人马,她也可以出三万兵马相助。
唐师面露喜色,“多谢小娘子。
”
“你我需明言,我助你拿下冀州,冀州境外以北往雍州之地,此后皆属雍州管辖。
”萧宁可不会白干活。
作为提议的唐师,立刻道:“当如是。
”
“此番请小娘子指挥如何?”唐师没有一丁点的不好意思,竟然提出这样的要求。
这意思是愿意将他手中的兵马全都交给萧宁指挥?
“曹根手下悍将不少,论行军布阵,某自愧不如。
观小娘子用兵,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以少胜多,实难得一见的将才。
某既有自知之明,愿意托付于小娘子。
”唐师面上依然诚恳,神色间尽是对萧宁的信任。
萧宁觉得,这一位实在是个妙人!
“唐公说笑了,观唐公行事,后发制人。
若非唐公无伤人之心,只怕我这两万人马在冀州早已有进无出。
”萧宁带两万人进入冀州,摸上冀州进军雍州的船只,这其中顺利得让萧宁出乎意料。
今方知晓,都是因为有人帮她扫清障碍。
这个人正是眼前的唐师。
“若不是小娘子精明过人,深谙人心,反其道而行。
纵然某有心相助,亦无力助之。
当然,若不是知晓小娘子两万人马登船,某也不敢绕后袭击曹根旧部。
“实不相瞒,自曹根把持朝政以来,冀州上下无人不思如何讨伐逆贼,只是有心无力,冀州兵马强悍,我等并非他们对手。
“一直蛰伏,无非想等个合适的机会,小娘子到来,恰好为我们找到机会。
”
听听这唐诗说话,明明是他帮了萧宁一个大忙,反倒处处彰显得萧宁帮他更多。
这么样的一位人物适合交好,不适合为敌。
“冀州境内诸事还是唐公明了,我这三万人马听从唐公的调遣。
宁,亦听从唐公差遣。
”若是出兵冀州,萧宁定然是要一道去的,没有萧宁在,唐师调不动人。
唐师瞧出萧宁的真诚,迟疑了半晌,轻声的询问:“那某当仁不让?”
“当仁不让。
”萧宁面带笑容的点点头,证明并非玩笑,请公随意。
发兵冀州,各方皆动的天下,必迎来各方出手。
这一乱,有利有弊!
达成协议,双方立刻调动三军。
程逵依然领兵马守城,萧宁亲率三万兵马,和唐师兵分两路,一前一后,发兵冀州,在雍州方面已经牵制住冀州大部分兵力的同时,他们前后夹击必然能够极快的拿下冀州。
唐师谦虚得很,虽然萧宁已经将手中兵马尽托付于他,听凭他的差遣。
在制定行军作战计划时,唐师总会征询萧宁的意见,萧宁看得出来,这一位可不像是不懂军事的人。
若说后发制人,辨别萧宁两万兵马,混入冀州,必然会合雍州守城夹击冀州兵马。
趁机绕后袭击,以火发动进攻,借天时地利,再与人和,有此大胜。
今观行军布阵,便可见是他的真本事。
当然,这一位完全明白萧宁对他的防备,想必他也防备萧宁诸多,只是不管再怎么防备,双方的目的一致的,都不希望曹根的势力再次扩大。
如此情况下,自该不遗余力,先除他们共同的敌人,至于将来天下如何纷争,那是将来的事。
“小娘子粮草充足,某手中粮草不多,便不再不自量力为小娘子供应粮食,望小娘子勿怪。
”双方纵然互惠互利,但也是唐师请人帮忙在前,按理来说应该供应粮草。
萧宁刚把曹根他们的粮食全抢了,这些粮食何尝不是出自冀州。
冀州多少人多少粮,就算有的再多,尚未接手冀州的唐师,能粮草充足才怪。
面对无.耻的人,比如韩靖,萧宁那是绞尽脑汁,必叫他脱层皮。
客气有礼的人,萧宁都不好意思为难人。
很是大方地道:“唐公不曾命人阻拦我军抢夺粮草,且当这些粮草就是唐公为我军供给,多谢唐公了。
”
一直以来萧宁遇上的世族们,要说让萧宁相对比较佩服的,一个是李丞相,另一个就是眼前的这位唐师。
李丞相自不必说,是个明白人,也是个睿智明达的人,可惜他死得太冤。
若他不死,如今的大兴未必是这等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局面。
力挽狂澜,中兴大兴!
不好意思,萧宁对大兴并没有多少好感,就这样一个由世族垄断的王朝,趁早灭了吧,下一个王朝更好。
眼前的这位唐师吧,几番往来,人是相当的讲道理。
讲道理的人,有多少人不喜欢的?反正萧宁就挺喜欢讲道理的人。
唐师显然不同于素日那等因萧宁年纪小,处处拿萧宁当孩子,可劲想忽悠萧宁的人。
仗怎么打,如何出兵,样样唐师都跟萧宁商量。
说实话,这样的一份尊重,萧宁也只在萧谌的身上感受过。
亲爹那是叫萧宁明明白白说清楚后,不再随便帮萧宁作出决定的人。
唐师似乎生来如此,不会将萧宁当成寻常的孩子。
“报,小娘子,冀州城攻破了。
”里应外合,再怎么强悍的兵马也顶不住。
萧宁是从正面发起进攻,城门攻破,斥候第一个跑来禀告。
萧宁和唐师正好在一块,听到这等好消息,唐师面露喜色。
“太好了,冀州终于脱离曹根的掌控。
小娘子,多谢你。
”唐师高兴归高兴,第一时间立刻向萧宁表示真诚的感谢,如果没有萧宁的配合,他们绝不可能顺利拿下冀州。
“唐公不必客气,毕竟你我各取所需,既然冀州城已经攻破,余下诸事我不宜再插手,这便撤军。
”萧宁高兴归高兴,马上打算调头走人,一刻都不愿久留。
唐师欢喜的脸上随萧宁此话落下,不难看他的惊愣。
哪怕双方早已达成协议,萧宁帮忙攻下冀州,所得的将是从冀州境内往北的所有城池,观萧宁没有丁点抢占冀州的意思,也是出乎唐师的意料之外。
如此大方豪爽之人,难得一见。
“小娘子的恩义,改日我等一定报答。
”唐师也不做那虚伪之人,含笑的同萧宁作揖相送。
萧宁亦还礼,“宁告辞。
”
萧宁的兵马要是不迅速撤出冀州境内,唐师还有他身后的冀州世族,都要怀疑萧宁别有用心,意同他们争夺冀州。
并无此心的萧宁,得到其他三不管地带的城池已经很满意。
冀州这个地方既然是曹根的老本营,丢了定然绞尽脑汁要抢回来。
接下来的冀州定然不太平,萧宁可不想深陷其中。
“不送。
”萧宁走得如此大方,叫暗中提醒唐师千万提防萧宁的人,面上讪讪。
萧宁立刻令三军回师,这就赶回雍州。
玉毫带来一个好消息,“将军重创曹根大军三万。
”
比起萧宁在后方给曹根添麻烦,萧谌领军在前线和曹根那是真刀真枪的对上。
一直以来战事胶着,不分胜负,萧宁既忧心自己这边如何脱身,何尝不担忧萧谌那边会不会有什么事。
现在捷报传来,太好了!
“立刻快马加鞭,赶回雍州。
”想必雍州内等着她凯旋归来的人,不知凡几。
孔柔要是见着她不知要哭成什么模样。
“冀州城打下了,我们当真不趁机夺下冀州城?”萧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