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扬天下公心(1/3)
很显然,从前萧宁并未想到过这一点,哪怕料到天下肯定是萧谌的,萧谌将来会成为皇帝,这也是萧宁必须为之奋斗达成的目标;对于自身的定义,萧宁一直想的是当一个公主,创建一个盛世。
现在很明显,给了她更多选择的权利。
要不要,她能选择!
其实这么多年来,萧宁也在想,家里该多添人丁,有几个弟弟家里定然能够热闹许多,可一年又一年的过去,萧谌和孔柔成婚多年,直到现在也没有好消息传来。
生儿育女并不仅仅是女人的事,萧宁当然不会认为所有的问题都出在孔柔身上。
刚开始萧宁还会提及想要弟弟的话题,到后来再也没有提过,也是不想看到萧谌和孔柔黯然神伤。
父母的身体问题,不是萧宁可以随便插手过问的。
从萧谌方才的表现,萧谌也早就接受了,或许终此一生,只得萧宁一女的事实。
之前萧宁没有细想过这方面的事,可现在随着天下各州收入囊中,很多他们还忽略的问题,已经有人迫不及待的提出,甚至更想通过这些事达到一定的目的。
萧宁深深吸了一口气,萧谌被塞妾的事不想跟萧宁谈,而现在的萧宁因萧谌的话而浮现的想法,同样也不知道该跟谁谈。
终究只能安抚自己,稳住心弦,默念此事急不来。
***
不过,有些事就算并未做下决定,大方向总是不会错的。
扬州得定,萧谌手里至此得五州了,雍州上下皆因此喜上眉梢。
自有人提醒当乘胜追击,一鼓作气,将其他各州平定!
任人怎么说,萧谌和萧宁就是不为所动。
萧谌给萧宁出的主意,萧宁细细一想,觉得应该听亲爹的话,去会会无类书院的学生。
怎么说书院办成已经一年,萧宁诸事甚多,将书院交给萧评和萧颖打理。
大方向上,萧宁在书籍上做手脚,这也得多亏先前萧评开始总结日常工具书,这些年终于大成,赶紧亮出来用,这一用,萧宁更让人开始修书。
天下大乱,各家藏书经战火不知损及多少。
得沿海各州,萧宁更是大开盐田,以盐利供养天下,书院只是开始,更召集天下饱学之士修书。
水货和铁全得萧宁表明此意,自是欢喜无比的配合,身边但凡他们所知的有才之士,尽都召集到雍州来。
尤其自打上好的纸制出后,又有活字印刷术亮出,雍州已然成为天下学子心之向往之地。
萧宁的学院,有教无类:集天下贤才以育天下人才。
这等宏愿为天下人所知,多少人心生敬佩,向往之极。
不过,萧宁昨日竟然将进言押入天牢,以所谓的奸细之名。
水货和铁全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何尝不是代表许多文人的想法,见进言人被捉,一时间人心异动。
萧宁恰是不曾与任何人打招呼的来到书院。
萧宁果然不是一个好人,集天下饱学之士修书,她把修书之所就建在学院中,为的就是让天下人少有机会就有教无类这一点攻击书院。
最不愿意让他们攻击的,定然是女子也能以上书院读书这一点。
萧宁来到的时候,本是想四处看看,看着看着,听到一边的动静略大,焉能不过去瞧瞧怎么回事。
一看,是一群修书之人正争执不休。
“以言获罪,恐乱人心。
”一人开口,显得十分忧心。
“阁下多虑了。
萧将军若是不能纳于谏者,岂会今日才将人拿下。
在下所知,那人不过是一个自诩读了几年书的人,实则连字都写不好。
在将军面前指指点点,给将军送美人。
敢问诸位,若是将军收下美人,更对那等谄媚小人委以重任,诸位甚喜?”
萧宁是真真想不到,修书之人皆是饱学之士不错,竟然还有人站萧家这边的?
诚如卢氏所言,铁全和水货之所以在第一时间进言,有为萧氏之心不假,何尝不是为他们自己。
君臣博弈,并非等到君臣名分定下才开始。
由此而始,相互试探各自底线所在,诸如此类之事并不少。
说水货和铁全他们有什么坏心思并不全然,大概不过要知道究竟萧氏是不是懂得君臣之道。
争对错,争的不仅仅是对错,更是将来在同样一桩事上拥有的话语权。
萧宁早就知道这个道理,无论是世族或是寒门庶士,其实争的都是权利地位,以及对皇帝的影响。
这些与他们能不能得到重用,大权在握息息相关。
一直以来萧宁确实一直都压着人,不许他们越界。
水货和铁全是第一次出头,萧谌和萧宁同样的态度,无论谁,有些底线绝不允许任何人越过。
绝不!
只是,有人能想到萧谌和萧宁做下这些事的正面效果,并不一味只想与萧氏争权,萧宁对此人颇是好奇,也多几分期待。
好奇,萧宁往前走了几步,想看清其中之人。
“何言,你不过一介寒门庶士,岂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萧宁看得分明,屋内人不少,老老少少,大约有十数人,萧宁虽然建书院,近日算计曹根,征战在外,新来的人所识不多。
只见一个十七八岁模样的,长得相当俊美的郎君垂拱而立,面对人以身份出身攻击,其不以为然。
“阁下莫不是忘了此乃何处?无类书院,有教无类。
凡入书院者,书院早有规定,不问出身来历,可畅所欲言。
阁下道心中所想,在下不过聊表所想,各言其言,有何不妥?”
对方言语多有不敬,偏他不以为然,沉着回答。
何言,萧宁立刻想到萧颖曾提过此人,道他虽年轻,见解非凡,虽出身寒门,颇有远见,可堪重用。
萧宁本有意回雍州后定见一见此人,今日恰逢,可辨其才。
思及此,萧宁立于一旁。
闻声赶来的萧颖,正欲张口叫唤,见萧宁从窗望入,甚是入迷,一旁的婢女摇摇头,意示萧颖莫出声,萧颖岂不明,缓缓行去,看到屋内的人,露出一抹笑容。
“以言入罪,往后再想畅所欲言就难了。
故不可叫此事定论。
”何言提起畅所欲言四个字,马上有人就此事发表意见,劝何言与他们站在一边,一道进言。
何言摇头,“进言,当为正君之举,或君行事有悖人伦,心无民生,喜杀戮,为一己之私而胡作非为。
将军犯下何错?”
话音落下,萧颖闻之亦露出了笑容,再一看旁边的萧宁,何尝不是面带笑容,相当满意!
“何郎君,子嗣传承于家族中亦为大事,将军执掌五州,天下必为将军所平,我等若不提醒将军,将军焉知子嗣为重?”一听何言的观点,让人无法反驳,不可正面对上,那就细说说某人进谏之本意。
“敢问诸位,若家中无子,诸位不急?”何言再提问。
“自然是急的。
”一众人都是同样的回答,人之常情。
何言道:“急于子嗣传承,无可厚非。
然为子嗣之故,失信于与你一体之妻,为你一己之私,背信弃义,纵然得子嗣,失信于天下,何重何轻?
“古人云: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
将军信守承诺,不愿意成为无信之人,诸位竟不喜,一意让将军成为失信之人,吾百思不得其解,望请赐教。
”
萧宁乐了,有些话就算是萧宁代为说出,指责于人,更由此扣人一顶或是奸细的帽子,并不代表此事能叫人听进去。
旁观者提出同样的想法,自然是公正许多,旁人也就说不出指责的话。
萧颖何尝不是如此,站在女人的立场,没有人喜欢丈夫三妻四妾,却要她们从一而终。
萧家的人都是讲理的,从萧钤而始不纳妾,纵是萧钦妻子早亡,这些年亦不思续弦,可见他们都是长情之人。
萧谌不打算娶妾,别说什么子嗣传承的话,萧评不成亲都行,就没有什么事是萧家接受不了的。
再说了,萧谌也不是无子,萧宁不就是萧谌的孩子?有她还不够?
“这,这......”信之一字何其重,真没办法让人直白的说出,希望萧谌成为一个无信之人。
话要是脱口而出,无理的可就成了他们了。
诚如萧宁指责儒衫男子的话:你要让萧谌成为无信之人,究竟是何居心,这是要乱雍州,令萧氏失信于天下?
其实,男人想三妻四妾,别管什么承诺不承诺的,来日就算女人想指责你,总有许多的男人站在你这一边,不断的告诉男人,为了传宗接代,辜负一个女人,失信于一个女人都是小事。
女人若是吵闹,只会让人扣她一顶不识大体,善妒,其心歹毒的名头,更可能为人指责,你这是想让人家断子绝孙。
自古以来,在子嗣传承前,对女人的承诺就不是承诺,随时可以反悔,男人,都是这样无视女人的。
但若有人愿意信守承诺,再多的理由说出对女人的承诺不是承诺的话,算不得失信,坚持的人坚持,旁人再想指责一个信守承诺的人,理不直,气不壮。
是以,所谓的子嗣传承比起女人的承诺孰轻孰重,只在那个给你承诺的男人的态度。
“说得好。
既是守信之人,无论对谁,都会信守承诺。
连对女人的承诺都可以轻易背弃,天下之重,来日总有许多所谓的取舍,让一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