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3/3)
南还是山北,附近有没有溪水。
都是经验。
解鸣谦点头,“我知道了,多谢。
”
石匠这里线索不多,但却很关键。
一行人辞别石匠,起身往外村外走,没走多远,回首望向石匠家门,透过敞开的大门,能看见石匠持着小锤子敲石料,敲一敲,小石块掉落,人形轮廓更为明显。
他挥动的节奏极有韵律,一下一下的,仿若岁月在此刻变缓。
常曦平见解鸣谦望着石匠发呆,好奇地问:“那石匠有问题?”
解鸣谦摇头,“没有问题。
”
“你留意到了没有,他院子里的那些神像,灵性十足。
”
技近乎道。
他高超的雕刻技艺,加上用心,让那些神像富有灵韵,和道观寺庙里,那些经过人气养护过一段时间的神像,有得一比。
他一生只做一事,沉默不语,但掌下的神像,却是他最好的代言。
常曦平收回视线,道:“于雕刻上,我承认他是大师。
”
但依旧对石匠没有第一时间报警,而耿耿于怀。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1]
解鸣谦没有应这话,转身继续往外走。
常曦平又道:“关公神像是左衽,武馆又将它请进门,那真的不是关公啊?”
关公神像,其实是根据历史记载,加上后人自己的理解雕刻出来的,历史上的关公,未必长这模样。
所以,那神像雕得和关公一模一样,但穿上夷狄衣服,还真有可能不是关公,而是杜撰出来的夷狄神。
解鸣谦低头,道:“我问问。
”
解鸣谦问的是叶从文,“你老板是明确对你说,拜关公,还是说过来拜拜神,但你们理解的拜关公?”
叶从文过了挺久才回信息,“不知道。
”
因为他不知道该怎么回。
记忆是会欺骗人的,他一会儿觉得老板说是拜关公,一会儿觉得老板没说过,他不确定。
解鸣谦让他之后留意。
回到特警局,解鸣谦拿起武馆老板的资料看。
武馆老板确实是晋商,山西的,不过,他发迹之前,只是个街头小混混,后来,他认祖归宗,从他那富豪父亲手里领了钱,开了第一家武馆。
之后,他的生意有如神助,一家家武馆开启,在全国各地开花。
程铭礼看了看,道:“那个老板后边,会不会是他家族?”
“很有可能。
”解鸣谦望向常曦平,道,“你去给武馆老板,和他父亲做个亲子鉴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