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见面(2/3)
去镇上买肉买菜,回来便开始准备,而迟长海几个则叫上村里几个泥瓦匠开始修补房顶。
也得亏墙没事,不然天寒地冻的土挖不动根本没法动工。
这一忙碌一直到了腊月十八房顶终于修好,晾了几天李秀娥便搬了回去,而此时程子阳依然没能回来。
因为快过年的缘故,村里热闹了不少,到了腊月二十的时候迟老太决定带全家上县城逛逛买年货,顺便去瞧瞧好长时日没回来的迟长山。
临去的时候黄二花紧张道,“娘,我也想去……”
这段日子以来黄二花还算安份,迟老太便留了马氏在家看门,其他人跟着去了县城。
路过村口的时候迟老太还去叫了李
秀娥,李秀娥想着许久没见着儿子便也收拾一番锁了院门跟着出了门。
因为马上要过年了,不少家里条件好的都出去逛逛买年货,但大多是镇上逛逛就得了,像他们大张旗鼓的往县城跑的还真是不多。
一行人坐在骡车上说说笑笑,转眼就到了县城。
过年嘛,大家都图热闹,城里人也不例外,大冷的天也挡不住大家伙的热情,迟梅宁跟着大部队买吃的买喝的,后来还见有卖羊肉的央着老太太又买了几斤,这买点那买点,一下就买的多了。
李秀娥也买了些,不过比起迟家来就少的多了。
倒是布料什么的她买了些,想做了衣服等俩孩子定亲的时候给孩子穿,迟梅宁知道她的用意,挑布料的时候也尽量挑实用的,毕竟程家条件有限。
迟梅宁贴心的举动让李秀娥眼热不已,越发觉得这亲事好,以前的时候定是村里碎嘴的婆娘故意将迟梅宁的名声败坏了。
完全忘了曾经自己的儿子多么讨厌迟梅宁了。
年货买了一些,迟老太建议大家分头行动,李秀娥去瞧儿子,而她则带家人去瞧迟长山。
而迟梅宁好些天没见到程子阳了,便拉着迟老太道,“娘,我和李婶儿一起去县学瞧瞧。
”
迟老太故意揶揄道,“就等不了这几天?”
迟梅宁摇头,“等不了。
”
迟老太啧了一声,“真不知羞。
”
对她娘的打趣迟梅宁回的理直气壮,“我们都没定亲,不得多见两面交流感情?我得让他知道,在外读书也得时常记挂着我。
”
论起厚脸皮来迟老太比不上自家闺女,挥手撵她,“滚滚滚。
”
迟梅宁麻溜的翻出一包点心来追着李秀娥就去了。
李秀娥笑道,“你娘没说啥?”
迟梅宁笑了笑,“我娘能说啥,顶多笑话我呗。
笑话又不疼不痒的。
”
在迟家住了好些天李秀娥对迟梅宁也算有了了解,懒是真懒,但该她干的她如今也不推脱,而且难得的是性子好,跟她说话一点不费力气,又识文断字,行事落落大方。
反正她是越看越喜欢的。
李秀娥在街边又买了一些吃食,和迟梅宁手挽手去了县学。
这个时间县学也到了吃饭的点程子阳刚坐下就听外面有人喊
道,“程子阳,外面有人找你。
”
程子阳抬头问来人,“可知是何人?”
同窗神秘一笑,“有个美貌的姑娘。
”
美貌的姑娘?程子阳眉头一皱,难道是迟梅宁?不能啊,没听说她会来县城啊。
他略一思索脑中突然记起当日险些让他和迟梅宁起了龃龉的王家姑娘,总不能是那王小姐吧。
同窗神秘一笑,“是不是你未婚妻?”
程子阳表情严肃,“别胡说。
”
“还有一个妇人,该不会是你丈母娘和未婚妻来瞧你了?”同窗补充一句。
程子阳一听顿时站了起来,也许真是他未婚妻和丈母娘呢,他站起来道,“我出去瞧瞧,若是回来晚些帮我跟夫子告假。
”
同窗啧了一声,“还说不是未婚妻呢。
”
程子阳也不反驳快步到了县学外头却是他娘和迟梅宁站在那里,见他出来,两人都松了口气,“我们今日来买年货顺便瞧瞧你。
”
程子阳喊了声娘又瞅了眼迟梅宁,迟梅宁咧嘴笑笑,
把手里的点心给他,“送你的。
”
程子阳接过来闻着香味,哭笑不得道,“男人哪有吃这些的。
”
迟梅宁撇嘴,“男人咋还吃饭呢。
”
“好了,子阳若是不及就与娘一同去吃个饭再回来?”李秀娥瞧着俩小的说笑嘴上也带着笑意。
程子阳道,“行,我先将东西放下再去。
”
李秀娥这次来给他带了新做的棉衣厚实暖和,便嘱咐他道,“先去把棉衣换了,外头太冷。
”
程子阳进去后没多久果真穿上新制的棉衣出来,只不过棉衣是月白色的,因怕冬天不耐脏,外头又穿了青色行衣,而他本身身高就够高,面容俊秀,从县学一出来就让迟梅宁眼前一亮。
李秀娥笑道,“真不错,梅宁眼光就是好。
”
“还是李婶手艺好,我顶多买布,衣裳可做不来。
”迟梅宁拍马屁功夫一流,说的李秀娥心底乐的不行。
程子阳笑道,“多谢母亲和梅宁费心了。
”
三人出来到了外头街上找了家铺子进去,一起吃了顿午饭,饭后程子阳也该回去,却又担心她们二人,坚持将她们送去迟长山那边才急匆匆的回县学去了。
临去前也
说了,腊月二十五也该到家,不必挂念。
至于迟长山,也是巧了正逢歇上半日,正好可以陪陪妻儿还有亲人。
一直到了天色不早,一行人才赶着骡车回转,到家的时候天色微微擦黑,迟梅宁饭都没吃就钻炕上不出来了,迟老太没辙只能让迟长海烤了地瓜塞给她躲在被窝里露出脑袋和手吃了下去。
半夜的时候又下起了雪,第二日又是白色的天地,迟梅宁懒的动弹,要不是还得洗漱上厕所她恨不能一整天都呆在炕上。
因着知道程子阳什么时候回来,李秀娥抽了时间过来与迟老太商议订亲的事,迟老太便与她一起去了村里仙姑那里算日子,算着腊月二十八就是好日子,李秀娥和迟老太一商议那就年前订下来,过年的时候正好走一遭年礼顶好来年程子阳乡试后双喜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