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出一副我真心为你打算的神情,说道:“五妹妹,这件事你可千万要放在心上。
咱们姐妹中,只有你和大姐还有三姐姐是正经嫡出,大姐且不说,那是有大造化的,倒是你和三姐姐,三姐姐有祖母撑腰,只有你,说不得最后就是你吃这个亏。
”
往日里,沈妙总是自诩是嫡出,如今却又主动承认自己的嫡出身份不正统。
究其原因还是不想与蒋家的这门亲事扯上关系。
沈妩听着并未如沈妙所想的那样大惊失措,只一味道:“婚姻大事自有长辈们做主,我们只管听从便是。
”
听得沈妙露出一脸恨铁不成钢的表情,“五妹妹怎的这样软弱,你顾念着规矩,却不知三姐姐日日去找祖母诉苦,若是真说动了祖母将你许给蒋家,到时候你真是哭都来不及。
”
说罢,又给她出主意,“若我是你,定然不会任人欺辱,索性大闹一场,将事情闹大,看谁难堪。
”
“我知道四姐姐是一片好心,才将这样的消息告诉我。
”沈妩拉着沈妙的手,面上一片感动,“只是大家姐妹一场,不过是一桩亲事,闹出来又是何苦。
”
她一副胆小怕事的模样,看的沈妙着急上火,只得一个劲儿的说蒋家的贫寒,以及这桩亲事的可怕之处。
可惜,到最后也没得沈妩一句准话。
沈妙就有些着恼,“罢了,我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既然五妹妹不信我的话,等将来吃了亏,可别怪我这做姐姐的没提醒你。
”说罢,就要起身离开。
沈妩也不留人,送她出去时还有心情客气一句:“姐姐改日再来吃茶,那六安瓜片我给姐姐留着。
”
瞧着人走了,玉管才面带忧色的问道:“姑娘,四姑娘这话若是真的,可如何是好?”
连一向稳重的辛妈妈面上也露出些凝重,“姑娘,四姑娘的话虽然有挑拨之嫌,但她说的也没错,若老太爷真答应许给蒋家一个嫡女,姑娘只怕危险。
”
她知道,虽然都是亲孙女儿,但老太爷和老太太待自家姑娘的情分远没有三姑娘深。
若是两个孙女儿中必须要牺牲一个,肯定是自家姑娘。
沈妩却摇头道:“妈妈怎么糊涂了,咱家的嫡出女儿可不止我和三姐姐。
”
辛妈妈闻言一愣,半会儿才反应过来。
是啊,沈家嫡女的确不只三姑娘和自家姑娘,还有大姑娘和四姑娘呢。
虽然四姑娘本质上只能算是庶嫡,但毕竟是二房的正室夫人所出,若有必要,说是嫡女也是可以的。
差点她就被四姑娘方才的一番话误导了。
想清楚这一点,辛妈妈不由感叹道:“原以为四姑娘是个没有心计的,没想到也不简单。
”
沈妙简不简单,沈妩不知道,但她知道沈妙的性子从来都是无利不起早,她巴巴的来挑拨自己和沈婍的关系,总要图些什么。
“还能图什么,若真说动姑娘豁出去大闹一场,只怕就会惹怒老太爷,到时这门亲事怕就真落到姑娘头上了。
如此一来,四姑娘却是安全了。
”辛妈妈转过了心思,一下子就看清了沈妙的打算。
玉管听着,不由幸灾乐祸,“现在咱们看清了四姑娘的用意,她的打算可要落空了。
”
不过,说罢又露出担心的神情:“姑娘,老太爷不会真的选了您吧?”
“放心。
”沈妩是真的半点不担心,“且不说长幼有序,上面的姐姐们还没有定亲,哪里就轮得到我,再者你家姑娘我也不是没有底气。
”
且不说她手里的烧瓷技艺和制糖秘法,就只她能够押中科考题目这一项,沈父就不可能同意老太爷随便牺牲她的终身。
若不然,这些年她的努力岂不是白费了。
*****
且说沈妩主仆在讨论沈妙时,沈妙也正和她娘说起沈妩。
甄氏没想到女儿竟然贸贸然就去找了沈妩,不禁皱眉道:“你怎么这样沉不住气,把这样要紧的消息告诉了她。
若是你三婶也知道了,我们的优势可就没有了。
”
沈妙却道:“娘以为我不说她们就不会知道吗?”
甄氏想也不想的道:“这个消息可是你大伯母告诉我的,她们上哪儿知道去。
”
沈妙摇头,“娘可真糊涂。
您想想,咱家里大伯和三叔都是祖母亲生的,大房和三房自来同气连枝。
所以,这件事上大伯母怎么可能偏向咱们?”
“这……”听了女儿的分析,甄氏也变得不确定起来。
沈妙看见她的神色,说出了自己的猜测,“只有可能是大伯母一早就知道三婶知道这个消息,所以才告诉了您,如此岂不是平白得一个人情?”
甄氏恍然大悟,接着又有些羞恼。
枉她还沾沾自喜,想着这回定能让安氏吃一个大亏。
不过,既然如此,蒋家的这门亲事,自家妙儿岂不是也有危险。
沈妙苦笑道:“娘以为三婶不知道这个消息我就安全吗?您别忘了还有祖母呢。
五妹妹可是祖母的嫡亲孙女儿,蒋家这样的,祖母怎么愿意将五妹妹嫁过去?”
“可是蒋家要的是嫡女,你祖母舍不得三姑娘,就得选五姑娘。
”甄氏心存侥幸的说道。
沈妩觉得她娘把事情想的实在太简单了。
“嫡出庶出,还不是祖父和祖母一句话的事。
”
事关自身,她看的比任何人都清楚。
“若是祖父同意,只要将二姐姐记在三婶名下,如此二姐姐便也是嫡出了。
”
听到这话,甄氏还没来得及松口气,就听沈妙又道:“就怕祖父愧疚于蒋家,不愿意如此糊弄,到时势必要选一个身份说得过去的“嫡女”,如此我才是真正的危险。
”
甄氏被她的话吓出了一身冷汗。
心里不禁后悔,“若是娘没有得罪你三婶就好了,如此还能说动她将二姑娘记在名下充作嫡女,帮帮咱们。
”现今只怕难了。
“事到如今再说这些没有意义。
”沈妙的神情一片冷凝,对着甄氏说出自己早已经想好的计划,“娘,我今日去找五妹,目的就是说动她来出这个头,只要她闹出事来,事情就有了转圜的余地。
”
“就算如此,你三婶只怕不会同意吧?”
沈妙道:“三婶自是不会同意,但为了五妹妹,一定会想办法推出别人。
”
“不过,这个办法也不保险。
”她说着叹了口气。
谁知道这个别人最后是沈媛还是自己呢。
于是,她看着甄氏继续道:“除此之外,娘让爹爹去说服祖父,同意将二姐充作嫡女嫁过去。
”
听到这里,甄氏终于明白了女儿的打算。
“原来妙儿你一开始的目标就是二姑娘,而不是五姑娘。
”
沈妙自嘲一笑,“从前我自觉在家里几个姐妹中,我并不比旁人差。
可是自从被祖母禁足之后我才看明白,即便我做的再好,也比不过五妹妹,更不要说大姐和三姐了。
就因为我是爹的女儿。
”
听到这话,甄氏心疼的几乎掉下来泪来,“我的儿,委屈你了。
”
“一时的委屈不算什么,将来总有一日我要证明给祖母她们看,我就算是庶房所出也不比任何人差。
”沈妙神色间一片坚毅。
所以,她绝不能下嫁给一个寒门小子,她的夫君必得是姐妹当中最强的才是。
母女俩商量定,便齐头并进。
沈妙时刻关注着沈妩这边的动静,而甄氏则说服二老爷去找老太爷。
虽然两人有意保密,但她们的动作还是被有心人知道了。
西院正房,安氏面无表情的听完佩兰的禀报,眼里划过一丝凌厉。
半晌,又嗤笑一声道:“这世间大凡聪明的人都自负,总以为能算计得了所有事,把别人都当做傻子。
”
巩妈妈知道她说的是四姑娘挑拨鼓动自家五姑娘的事。
她道:“这样的人可不是真正的聪明人,而是个实实在在的蠢人。
岂不知有句话叫做聪明反被聪明误。
”
说罢,想起四姑娘这两日还巴巴派了人来探听自家这边的动静,不免觉得好笑。
“夫人且放心,咱家姑娘精明着呢,四姑娘的那些小伎俩可糊弄不了她,那边成日上蹿下跳的,五姑娘不过是当个笑话看罢了。
”
听到女儿的表现,安氏心里满意,神色也慢慢缓和下来。
巩妈妈见状,趁机说道:“夫人,如今要紧的可不是二房,总归任她们如何算计,最后都是不能成的。
”
安氏闻言颔首,“你说的对,甄氏母女日后有的是机会收拾,最重要的还是咱们这边……怎么样,她这两日可有动静?”
巩妈妈知道这问的是花姨娘。
自打上回花姨娘火急火燎的来打探蒋家的事,后又满腹心事的回去,夫人就一直让人注意着她的动静。
巩妈妈压低声音道:“夫人,我让人盯着后罩房,昨晚终于有了动静,有小丫头来说花姨娘的老子娘病了,一早花姨娘便出府去探望……”
“哦?”安氏不由坐直了身子,眸光灼灼的盯着巩妈妈。
巩妈妈继续说道:“回来的半路上遇到了金嬷嬷,两人说了半晌的话,后来花姨娘还去给老太太请了安。
”
“这么说来她见到了老太太?”安氏饶有兴致的问道。
“是。
”巩妈妈肯定的道,“有小丫头瞧见花姨娘从世安堂出来时还拿帕子擦了擦脸。
”
这样啊。
安氏重新歪在榻上,神色间若有所思,半晌才低低问巩妈妈,“你说她拿出了那支金簪没有?”
“应是拿出来了。
”巩妈妈细细思量着道,“上回您可是将那蒋家的境况全都言明了,蒋家贫寒,族中也没个靠谱的长辈,在官场上势单力薄。
花姨娘对二姑娘寄予厚望,怎么可能愿意二姑娘找个这样的夫家。
”
夫人早就从府里的老人嘴里知道,花姨娘有一只老太太赏的金簪,那是老太太给花姨娘的一个承诺。
“所以,这样紧要的时刻,花姨娘一定会拿出金簪请老太太出面为二姑娘找一门妥当的亲事。
”巩妈妈说到最后神色越发笃定。
听到这里,安氏神情愉悦,声音里也泛起一丝轻快,“我们谋划了这么久,总算等来了个好时机。
”
是啊,的确是个好时机。
巩妈妈想着这些时日自家夫人的谋划,不禁佩服起她的手段,又庆幸自家筝姑娘的好运气。
自打筝姑娘及笄,终身之事就成了夫人的一块心病。
因着自己的前车之鉴,夫人发誓绝不将女儿嫁入寒门,一定要为她找个官宦之家。
只是筝姑娘的身份尴尬,亲事也就变得高不成低不就。
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个人为其铺路。
夫人与花姨娘的恩怨是早在当年进沈家门时就种下的。
当年,夫人想将筝姑娘记入沈家族谱,却被花姨娘搅和了。
这些年夫人之所以隐忍不发,就是等着二姑娘长大。
既然花姨娘敢坏自己女儿的前程,那就拿她女儿的来赔吧!
可惜事情一开始并不顺利,夫人才有了筹谋的想法,他们三房就回京了。
有老太爷和老太太在上面压着,花姨娘手中还捏着一个老太太的承诺。
即便她们算计的再缜密,但只要关键时刻,花姨娘求老太太兑现承诺,夫人的所有计划都会落空。
正当夫人为此发愁的时候,事情却有了转机,竟然出现了蒋家这门亲事。
若说二房母女一开始的打算是推出二姑娘,从而保全自己,而夫人的打算却正好相反。
纵然老太爷最后真选了二姑娘与蒋家结亲,夫人也会设法搅黄此事。
二姑娘的婚事夫人早已经有了打算。
只是在此之前,得逼一逼花姨娘。
巩妈妈再次回想了一遍近来发生的事,还是觉得筝姑娘实在得上天厚爱。
原本夫人想算计二姑娘的亲事困难重重,但好巧不巧来了个蒋家,逼得花姨娘提前拿出了金簪。
接下来,只等她们不动声色的将早就准备好的亲事送到花姨娘跟前。
花姨娘一定会死死抓住的,因为比起蒋家,夫人看好的这门亲事可是好太多了。
巩妈妈神思辗转时,就听安氏道:“巩妈妈,既然花姨娘那边动了,咱们也得尽快安排。
”
她说着,斟酌了一番,道:“阿妩不是想在魏夫人的银楼打首饰么,明儿你就安排人去账上支银子。
还有,我娘家那里,你亲自去一趟,把情况和母亲说一说。
”
“是,夫人放心,奴婢知道怎么跟老夫人说。
”巩妈妈郑重应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