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王献之惊讶,他向司马聃行礼:“陛下!”
司马聃跑过来,拉着王献之的手,高兴地说道:“王七郎!朕想到办法了!”
王献之抬眼,目光诧异地望着司马聃。
司马聃握着王献之的手入殿。
入殿之后,司马聃让宫人退出去。
他激动地告诉王献之:“王七郎。
朕想到办法,该如何制衡士族了!”
王献之笑着问道:“不知陛下有何高见?”
司马聃告诉王献之:“规定重要官职的当政期限!”
王献之惊讶:“任期制?”
司马聃愕然,低声呢喃:“任期制?何意?”
王献之告诉司马聃:“如陛下所言,规定官职的当政期限。
例如三公,如献之。
太保之位,只有三载的当政期限。
三载之后,轮到其他人来担任太保。
”
司马聃拍手,激动地说道:“正是如此!”
司马聃想了好久,才想到这个办法。
没想到,王献之早就想出来了!
司马聃问道:“王七郎既然早就知晓这个办法,为何不提出来?”
王献之告诉司马聃:“陛下。
因为此前,时机不合适。
献之未及三公。
献之若是提出朝堂改革,必遭诸位公卿反对。
如今,献之位及三公。
此事可以提出了。
”
司马聃思量起来。
他缓缓问道:“王七郎之意,是让朕从你开始改革?”
王献之颔首:“是也。
最好由武陵王在朝堂上提出这一改革。
”
司马聃沉默。
他的手抓着下裳。
司马聃低声言道:“如此,对你不公……”
如今其他世家,极为忌惮王献之与琅琊王氏。
从王献之身上开始改革,最为合适。
只要司马氏提出任期制的改革,王献之被踢出朝堂,那是早晚的事情。
能把王献之从太保之位上拉下去,其他世家一定会鼎力支持!
可是,什么事,都从王献之这里下手。
司马聃觉得对王献之不公。
王献之为天下、为晋国、为百姓付出了多少。
努力到今日,最后却被踢出朝堂。
听起来就可怜。
王献之不以为然,浅笑着言道:“献之本就打算离开庙堂。
或早或晚,不过是时间问题。
在献之离开庙堂前,还能对朝廷做最后的贡献,献之感到荣幸。
”
司马聃目光复杂地望着王献之,他伸出手,握住王献之的手:“王七郎,朕欲封你为王。
你看如何?”
王献之摇头,笑着言道:“陛下,自古以来,异姓藩王,皆无好下场。
献之多谢陛下好意。
若陛下要封赏献之,不如封献之为琅琊郡公。
”
司马聃低声呢喃:“的确如此……琅琊郡公。
你若是喜欢,那朕就封你为青州琅琊郡公!今后,青州琅琊郡为王七郎之封地!”
王献之起身,朝司马聃行礼:“臣谢陛下!”
司马聃招手,让王献之坐下,高兴地与王献之谈论起秦晋之战的事情。
聊到最后,王献之说道:“陛下,臣家中还有三位兄长要成亲。
若是陛下没有吩咐,臣想赶回去,参加家兄婚礼。
”
司马聃愕然:“朕不知晓。
既然如此,王七郎速速回家!”
王献之在建康待了一夜,天不亮便启程赶回会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