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商人间的小儿科(2/3)
方,沈新宇是大王,王秘则是小王。
小王倒是没躲避,很快接了电话。
听说伊和平和强子来到了粤州,小王非常客气,先是问了一通好,然后道:“二位有什么事?需要我效劳,只管讲。
”听听,小王就是小王,接电话总是这么彬彬有礼。
“伊总,这家伙像是怕了。
”强子高兴地捂着电话说。
“我来接。
”伊和平从强子手里抢过电话,冲王秘道,“王大秘书吗,听出我是谁了吗?”
“是伊老板吧,伊老板有事请讲。
”
“好!马上安排我跟沈新宇见面,见迟了,别怪我把不该说的说出去。
”
王秘很冷静,依旧不温不火地说:“伊老板见外了,这点小事您吩咐就是,不用太伤和气。
”
“好,我等你消息。
”伊和平挂了电话,心里暗叹,看来姓沈的真的遇到事了,不然王秘没这么客气。
伊和平想错了。
王秘是客气,沈新宇却不像他想的那样。
王秘是把电话内容转告给了沈新宇,当时沈新宇刚刚约见完北京来的一位贵客,贵客的身份很神秘,王秘也搞不清他是什么人,两人的见面地点是在海边的一幢私人别墅里。
等客人走了,王秘走进去说:“伊老板到这边好几天了,请求见您。
”
沈新宇这天看上去心情不错,这是王秘的感觉。
相比前两天的凌乱与焦灼烦躁,沈新宇平静了许多。
前两天沈新宇可不是这样,他易怒、暴躁,冲谁都发火,动辄摔东西砸桌子,那天晚上还将烟灰缸摔向王秘。
王秘知道,沈新宇摊上大事了。
作为沈新宇的心腹,也作为天塘区仕途圈子里的人,王秘有一种预感,沈新宇的仕途生涯很可能走到了头。
这个野心勃勃的男人本来是有大好前程的,可惜他心太急。
急躁出错误,这是仕途大忌。
可惜这样朴素的道理,沈新宇没掌握。
仕途哪是急来的?一急,步子就会乱,就夯不实,就容易留下空隙与破绽,被对手踩到。
那些能成大事者,哪个不是四平八稳、说十下动一下的。
站得稳才能走得远,王秘想起最早陪过的一位首长说的话,他认为这话很经典,道出了仕途的全部真谛。
沈新宇恰恰相反,他到粤州,到天塘,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干出最大的政绩,想邀功,想为自己镀很厚的金。
适得其反哪!世上哪有一蹴而就的事,仕途更是没有。
王秘认为,沈新宇犯了两大错误。
一是太抢风头,啥事都想走在前面,干在前面,太过标新立异,太过追求不寻常,短短时间内就把自己摆在枪口的位置,让所有对手都瞄准了他。
沈新宇认为自己来自上面,属空降一系,粤州这边没有对手,没有政敌。
错,仕途上的对手远不同于商场上的。
商场上多是宿怨旧敌,十年前的对手突然找上门来跟你算账,甚至上辈子的恩怨也会扯进这一代的竞争。
仕途不,仕途上的对手来自现实,来自你的培养,可以这么说,你到哪里任职,你的对手就埋伏在哪里。
这些对手你以前根本不认识,跟你也没有任何瓜葛,但你占据了某个位子,位子左右、上下,跟这个位子相关的任何人,或者垂涎这个位子的人,马上就成为你的对手。
你若离开这个位子,你的对手马上又消失了。
仕途上的对手只盯着位子,而不是盯着你这个人。
你在天塘动静太大,抢了所有人的风头,上电视上报刊,频频露脸,到处做报告,四处搞经验。
你是脱颖而出,别人呢,不就逊色了吗?这些逊色的人,有的比你资历深,有的熬的时间比你长,你把他们的光抢走了,他们就不高兴,于是就成了你的绊脚石。
王秘就听到不少区一级的领导在饭桌上、牌局上,以及任何私下能交流、能发泄的场合,说沈新宇的坏话。
尤其是区委书记卢少波,明着是对沈新宇谦让、尊重,该区委做的主,现在不做了,要倒过来征询沈新宇的意见,其实暗中不知有多恨沈新宇呢。
王秘有次跟卢少波的大秘吃饭,以前都是他们这些人拿酒敬人家,毕竟人家在秘书这圈里是老大,但那天很奇怪,大秘居然双手捧杯,要给他敬酒。
这可把王秘吓坏了,连忙检讨,说最近实在是忙,忘了跟兄弟们聚会,请大秘原谅。
大秘笑笑,笑得很阴,笑完开口了。
你猜人家说什么,王大秘当然忙啊,眼下全天塘人民都知道,你忙得不可开交,忙得我们哥儿几个都快要失业了。
好,忙好,你要不忙,天塘人民就没饭吃了。
听听,这是什么信号?这就是要倒你的标志。
千万别小看这种流言蜚语,商场上的流言会刺激一个人的野心,会让这个人迅速脱胎换骨,出人意料地冒出来。
仕途则恰恰相反,当一个人被流言所围、所淹的时候,这个人的前前后后就都是荆棘了。
沈新宇在这一点上做得很不好,不但把自己摆到了枪口位置,还连带着将他王秘也变成了靶子。
王秘怕,他不像沈新宇,沈新宇可以一拍屁股走人,他走不了,他怕自己的秘书生涯葬送在沈新宇手里。
沈新宇还有一个错误,就是跟商人走得太近。
这一点王秘提醒过沈新宇,不止一次。
官就是官,商就是商,二者可以联系,但绝不能近,更不能越位。
尤其是为官者,要主动跟为商者保持距离。
商人是什么,是一群逐利的家伙,他们眼里永远只盯着钱。
甭看现在对你毕恭毕敬,那是因为你手中的权力能给他们带来巨大利益,一旦大权旁落,哪个还理你?这是其一。
其二,如今官商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出事的也越来越多,不久前粤州一民营老板出事,结果牵连进去十多号人物。
书记卢少波在这一点上做得就比沈新宇好,人家几乎不跟老板吃饭,更不跟老板称兄道弟,只要有这方面的应酬,几乎都推到政府这边来。
王秘觉得这里面有名堂。
你沈新宇不是好这口吗,那我就把所有的菜都上给你,看你噎得着不?
王秘担心,沈新宇会噎着。
最近连着有很多不好的风声传出来,传得很邪乎。
沈新宇这边一下子紧张起来,说话做事收敛了许多,已没了原来目空一切、唯我独尊的气概。
高尔夫球场也不去了,那天还叮嘱王秘,让他把那个叫阿馨的模特打发走,给多少钱都行,尽快走,走得越远越好。
这事很是难为了王秘,阿馨是他一个秘书能打发走的吗?当时沈新宇跟阿馨搞到一起,也没让他知道啊。
后来沈新宇找姜华仁,让姜华仁把阿馨赶走。
姜华仁满口答应,这事包在他身上,沈新宇信以为真。
阿馨到底走没走,只有天知道。
有些女人是钩子,挂上去容易,想脱手,难哪!不过这都是小事,不就女人嘛,起不了多大风浪。
王秘担心的还是卢少波这边。
近期卢少波的表现异常诡异,活动也很频繁。
沈新宇活跃的时候,他这个区委书记显得非常低调,遇事不表态,开会很少做报告,好像闲角一样,往省里去的次数也很少。
最近卢少波却连连往省里跑,上周五还在省城设宴,宴请省纪委第一副书记呢。
消息是别的秘书告诉他的,他到现在都没敢跟沈新宇说。
一想到卢少波,王秘心里就有种很危险的怕。
是怕,不是担忧,这两个词在仕途里的意味还是很不同的。
沈新宇从开始到现在都没处理好跟卢少波的关系,没摆正自己的位置,过分或无节制地放大了自己,忽视了区长只能是书记的配角这一仕途法则。
或许他认为自己背景深厚,树大根深,可以不遵从仕途规则,其实他错了。
规则之所以成为规则,一个浅显的道理就是大家都来遵从、都来维护,都认为这么做合适,不然,怎能成得了规则?不管是明规则还是暗规则、潜规则,只要能存在、能盛行,就有它的合理性。
偶尔坏一下规则可以,但如果一个人把破坏规则当成乐趣,天天去挑战规则、超越规则,这人就会成为规则的敌人。
你开罪的将不只是卢少波一个人,而是所有在规则里活着的人。
当然,沈新宇也意识到了危机,不然,北京这位贵客就不会在这时候来。
从沈新宇见完客人后的气色看,客人的分量还是很重的,对仕途的干预能力也应该很强,不然,沈新宇的心情不会这么快转好。
王秘也是冲这一点,才将伊和平到天塘的消息告诉了沈新宇。
没想到沈新宇听完后说:“伊和平是谁啊,我认识他吗?”
王秘一怔,仔细观察沈新宇的表情,知道沈新宇并不想见伊和平。
可有些人不是你不想见就可以不见的,正如有些人不是你想见就能见到的一样。
在王秘看来,沈新宇应该约见伊和平,谈什么不重要,伊和平说什么更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给他一个态度,让他缓和下来,不要狗急跳墙地乱来。
像伊和平这种人,本身缺少分量,也不是什么大腕级人物,跟姜华仁不能比,跟温启刚更是不能比。
这种人你可以蔑视,可以将他排除在关系网之外,但是千万别忘了,这种人最容易干的事就是冲动。
鱼死网破这种事姜华仁不会干,温启刚是干不出,但伊和平绝对能干出。
因为他输得起、破得起,他拉你下水,等于是赚了。
这么想着,王秘又不甘心地说:“就是华宇那位老总,香港林小姐介绍过来的,您在龙首山庄见过他。
”
“是吗?”沈新宇扬起头来,装出不记得的样子,见王秘还在那里发怔,不满道,“什么林小姐王小姐,以后这种没影子的事少说,我是区长,不是这些老板的经纪人。
龙首山庄,我去过龙首山庄吗?”
话已至此,王秘就知道再说也是多余,遂知趣地告辞出来。
王秘是聪明人,清楚伊和平此趟来,必有来的理由。
华宇目前的处境,他更是比别人清楚,伊和平等于是让林若真狠狠地耍了一把。
敢跟林若真玩,伊和平也太高看自己了,姜华仁都不是她的对手,你伊和平凭什么跟人家玩?据说天海那边乔公子都怕她,听到林若真在白石湾赔了钱,二话不说就把从林若真身上赚的如数退给了人家。
钱这东西,不是不能拿,关键要拿得稳妥,拿得踏实。
当天晚上,王秘亲自去伊和平入住的宾馆。
在一楼茶吧里,王秘先是编了一通谎,说区长实在是不方便,还请二位先回去,等区长这阵子忙完,他再打电话约二位。
伊和平一听是下逐客令,当时就恼了:“拿我当猴耍啊,说声回去就回去,那我成什么了?”
“该是什么就是什么。
”王秘没客气,他的客气是有尺度的,对敢在事后咬人的兔子,王秘他们一般都不客气。
“好啊,连你也这样说,狠,你们狠!可你们别忘了,我伊和平也不是吃素的!”伊和平的语气里明显带了威胁。
王秘并不气恼,态度尽管跟先前不像了,但仍然保持着克制。
气恼不是一个领导应该有的风度,王秘尽管不是领导,但他相信,自己正走在通往此处的路上。
他略略一笑,笑中带着几分同情:“伊老板看上去是早有准备了?”
“准备不敢当,但兔子急了也咬人,我伊和平的钱也不是白拿的。
”
“钱,伊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