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了解对手就是了解自己(2/3)
启刚还过问那边的工作呢。
“永庆啊,情况有变,没时间再开会商量了,按我的意思抓紧办。
我还有事,先走一步。
”温启刚说完,抓起包,边打电话边出去了。
黄永庆想了一会儿,还是按温启刚说的给永江那边传达了指令。
当然,他挨了骂。
品牌运营部经理高静刚一接电话,马上就质问:“当我们是猴子呀,说取消就取消,请来的客人怎么办?”
“该咋办就咋办,这是你们老大说的。
”黄永庆脾气也坏起来。
老大就是温启刚。
在好力奇,没人叫黎元清老大,或者说,中层和下属跟黎元清见面的机会少,“老大”这称号自然就送给了温启刚。
温启刚当天就赶往粤州。
天下着雨,刚出机场,瓢泼大雨就朝他砸来。
温启刚心情有点糟糕,不糟才怪。
怪事一桩接着一桩,急事也是一桩接着一桩,这鬼天气,又成心跟人过不去。
接机的是记者曹彬彬,还有一个个子高挑的女孩。
温启刚在粤州不是没熟人,但他还是想从曹彬彬这儿开始。
曹彬彬三十来岁,穿着随意,在温启刚的印象里,他几乎很少穿正式的衣服。
永远的休闲服,身上恨不得到处开洞,口袋多得他自己都数不清。
那件马甲他穿了有五六年了吧,仍在穿。
温启刚看着都急,问他是不是没钱买衣服。
曹彬彬笑说,艰苦朴素,艰苦朴素嘛,共产党人的本色,干咱这行的,越朴素越好。
温启刚鼻子里冷笑一声,曹彬彬一点也不朴素,有时糟蹋起钱来,挺吓人的。
这天曹彬彬仍旧穿着短衫,外面还是那件破旧得已经发黄的马甲,下身是又长又宽的休闲裤,到处挂着兜。
女孩儿却非常亮眼,长长的头发焗了油,蓬松地披在肩上。
一双眼睛非常性感,弯弯的睫毛虽然是假的,但确实好看。
穿着简单但很时尚,黑色紧身T恤,胸前有个大图案——很恐怖的骷髅,脖子上挂着一串象牙项链,一看就是真货。
温启刚心里掂了一下,这项链价值不菲呢。
女孩的腿又细又长,皮肤白得耀眼,只穿一条刚刚包住臀部的白色短裤,两条修长性感的腿非常耀眼地呈现在雨中。
膝盖以下,是一双很有特色的长筒靴。
“您老还真来了啊?”曹彬彬一面递伞,一面开玩笑。
“没办法,情况紧急,不得不来。
”温启刚一边说,一边将目光从女孩身上移开。
这么盯着人家看真不礼貌,可是曹彬彬身边总有稀奇古怪的女孩。
“至于吗,一个‘劲妙’,能把老大吓成这样?”曹彬彬笑着,又指指女孩,“小山子,粤州十佳模特,很崇拜老大,嚷着要来。
”
“是吗?”温启刚又看了看女孩,女孩冲他甜甜地笑笑,说了声“温总好”。
温启刚应了一句,又将目光转向曹彬彬:“你不懂的,这跟写稿子不一样,快找地方,我要跟你细谈。
”
车子迅速离开机场,曹彬彬带着温启刚住进酒店。
酒店不在市区,这是温启刚要求的。
这次来,他不想热闹,也不想引起外界的关注,他要按自己的步骤行事。
住下后,曹彬彬问温启刚想吃什么。
温启刚说:“哪还有心思吃饭。
”曹彬彬说:“天塌下来饭也得吃,走吧,饭局我已操办好了。
”
温启刚跟曹彬彬的关系,既有点合作伙伴又有点战友的味道。
这些年,曹彬彬在企业宣传与品牌拓展上没少给温启刚出主意,温启刚呢,对曹彬彬的公益活动以及他所供职的《消费导报》贡献也不小,但这绝不是他们成为莫逆之交的原因。
两人之所以能有深厚的关系,关键还是思想上的相通、志趣上的相投。
曹彬彬硬拉着温启刚下楼,模特女孩小山子也在一旁吆喝。
温启刚只好听他们的,一同往楼下去。
这中间,他知道了小山子姓王,是粤州去年选出的十佳模特,目前在一家模特公司供职。
温启刚不明白曹彬彬把她拉来做什么,只以为是曹彬彬新交的女朋友,也没多说。
到了吃饭的地儿,曹彬彬才说,这次你来,目的怕只有一个,就是搞清华仁集团的所有背景,包括这个香港幕后高人。
我把小山子叫来,是因为她知道一些内幕,或许能帮你。
接着他又说,王小山在去年的模特选拔赛中本来能稳拿第一,结果被人从中作梗,另一名排名在后的模特猛地蹿了上去,最终夺了魁。
“当然,小山子不是来寻仇,也不是借机说人家坏话。
我交的朋友,请老大放心。
”曹彬彬又补充一句。
原来如此!温启刚这才很感激地看了王小山一眼,同时跟曹彬彬道谢。
他在脑子里已经将模特事件跟姜华仁联系到了一起。
三个人边吃边谈,曹彬彬将这些天新掌握的情况告诉了温启刚。
“劲妙”这两天动作很猛,除了全力以赴准备大型厂商联谊会外,还加班加点生产新产品。
“这次上市的新品‘劲妙’,包装全是模仿你们的,猛一看,简直就是‘宝丰园’,而且广告词也差不多。
”曹彬彬说着,眼睛冲王小山一挤,王小山利落地从包里拿出一罐凉茶来。
温启刚一看,差点笑出声来。
像,像绝了。
都知道华仁集团是靠模仿和照搬发财的,可没想到它会照搬声名赫赫的“宝丰园”。
温启刚接过凉茶,仔细把玩了一会儿,说道:“这功夫不得了啊,姜华仁真是做啥像啥。
”
“这都是次要的,还有一个重要的信息,最近姜华仁跟官方接触非常密切。
以前他是不在乎跟官方打交道的,财大气粗,认为自己牛得不行,老给官方冷脸子,最近却热衷得很。
”曹彬彬拿出一沓照片,全是姜华仁跟领导吃喝玩乐的场景。
温启刚扫了一眼,上面的领导有他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但相信这些人地位都不低。
“行啊,大记者,连这套也敢用了,越来越有间谍的风格了。
这位就是沈新宇沈区长吧?”他指着照片上一张相对年轻的面孔说。
“这不都是为了您老人家嘛,不过照片不是我拍的,找人。
”曹彬彬诡异地笑了一下,说道,“正是他,沈新宇,天塘区新任区长,一个看似官不大但非常特别的人物。
”
“怎么个特别法?”
“背景呗,现在除了背景,还能有啥特别?”曹彬彬说着,又拿出一沓资料,上面是关于沈新宇背景的调查。
温启刚看完,心里竟然打出一连串哆嗦来。
他到现在还不认识沈新宇,因为好力奇从没想过有一天会跟天塘区打交道。
但这些天来,沈新宇这个人天天在他脑海里闪现,温启刚除了琢磨姜华仁,就是琢磨他了。
温启刚在内地干了八年,有个最基本的认识,就是内地领导有两种人你得“敬重”,得怕。
一是土生土长的人,在本地有深厚的土壤和盘根错节的关系。
他把地方变成了一条河,他就是河里最大的蟹。
还有一种就是如沈新宇这般空降型的,以前你可能听都没听说过,更不知道他的背景,但是他一出现,格局可能就全变了。
温启刚相信,沈新宇就是一个能改变格局的人物。
刚才看到的那些背景资料,还有显赫的关系,不管是传言还是真相,都令人对他刮目相看。
“谢谢你啊,这些资料对我来说太重要了。
之前真是对他不重视,这下吃到苦头了。
”温启刚冲曹彬彬说。
他的话里有一丝无奈,也有一丝怅然,曹彬彬当然听得出:“放心吧老大,这次我们一定查个清楚。
对了,让小山子也跟你说说吧,她那边还有好多新鲜事呢。
”
“好!”温启刚愉快地应了一声,现在他是什么信息都需要,只嫌少,不嫌多。
王小山要说的是一件看似跟“劲妙”和“宝丰园”关系不大的事。
她说,最近粤州模特界都在传,有人在秘密组建一支模特队,或者叫模特公司。
这家公司的名字叫“火凤凰”,招的是清一色青春靓女,对长相、身材要求极严,尤其是三围,都是拿尺子量的,一点都做不得假。
她最好的一个朋友险些就要被招进去了,可惜胸脯小了点,最终被淘汰。
这家公司招了模特,在天塘区一家私人会所训练,课程五花八门,啥都有。
温启刚被王小山的一番话吓了一跳,瞪眼看着她。
王小山的脸猛地红了,一层胭脂色从她眼角处涌出来,又往四下散开。
温启刚躲开目光,佯装喝水,脑子里却在想,王小山告诉他这些,到底有啥意图?
“小山子,别羞,大胆说嘛,让温总长点见识。
”曹彬彬在一旁给王小山鼓劲。
王小山这才冲温启刚嗯了一声,接着将话讲完。
王小山怀疑,“火凤凰”的背后老板很可能是姜华仁,目的哪是训练模特,真正的模特不需要那样训练。
她把心一横说,要么是色情,要么是给需要伺候的人准备的,有人需要这些!
这顿饭,温启刚吃得算是有价值,尽管曹彬彬和王小山提供的信息有点乱,有些还需要进一步考证,但他对姜华仁及其旗下的公司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回到宾馆,温启刚没像往常那样急着冲澡,而是拿出笔记本电脑,在一个秘密文档里将今天听来的和自己琢磨到的一并记录下来。
时间过得很快,温启刚做完这些功课,已经凌晨一点了。
他拿出手机,想打给高静她们,问一下永江那边是不是已经全部撤离,又一想,这么晚了打电话,会让下属不满。
何况高静对永江的活动,那可是信心满满,忽然让她们撤下来,还不知有多大怨气呢。
唉!温启刚叹了一声,做企业有太多难言的苦楚。
比如这次,温启刚就不能把真实意图讲给她们,讲了,效果会大打折扣;可不讲,又会落下满地抱怨。
“洗澡!”温启刚扒掉衣服,把自己泡进了热水中。
温启刚决定,接下来自己要做几件事:一是迅速厘清华仁集团跟政府这边的关系。
眼下脉络基本清楚了,剩下的就是把最核心的东西掌握到手。
第二,温启刚越来越觉得,华仁集团的经营出了问题,这问题不是指“劲妙”,而是华仁集团大盘子上的,是产业结构层面的。
甭看姜华仁依然表现得老子天下第一,内心说不定早就凌乱了。
温启刚是从两个细节判断出这一点的。
一是姜华仁在沈新宇身上下如此大的功夫,完全颠覆了他以前的形象,证明姜华仁目前急于寻求政府的支持。
还有,一个企业家弄个模特公司做什么?绝不是好玩,也不是姜华仁自己好这口。
姜华仁除了老婆外,情人、小三多得吓人,精力好啊,仅温启刚掌握到的,就不下十位。
有人讲现在的企业家都是狼,这话不错。
可狼有狼道,而在姜华仁眼里,模特算什么,就是影星、歌星,只要他看中,照样有办法,去年还风传他跟某电视剧女主角轰轰烈烈呢。
如果这家模特公司真是姜华仁操纵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上面有人好这口,而且不止一人。
姜华仁绝不会只为一个沈新宇就搞这么大动静,用不着。
看来他的网络伸得很长。
所有这些,都证明他的企业出了问题,温启刚必须搞清华仁集团到底发生了什么变故。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林若真!
但是事情并不像温启刚想象的那么容易。
第二天,温启刚开始约见方方面面的人,他把曹彬彬和王小山打发走,自己单独行动。
温启刚排在约见名单上的,有领导,也有行业协会的,更有同行业的老板和朋友。
饭局连着摆了几次,茶也喝了不少,信息量却一点也没增加。
让温启刚非常纳闷的是,这次来粤州,整个气场变了。
以前他到粤州,迎接他宴请他的人几乎是在排队,大家在饭局上气氛异常活跃,谈什么都毫无禁忌,天上地下,海阔天空,海量的信息朝他喷。
这次完全不一样,宴请的人倒是来了,饭局也热闹,但就是不谈。
大家坐在那里,说些不痛不痒的话,比如粤州的天气啦,去年某次的台风啦,再就是网上那些乱七八糟的新闻和段子。
温启刚心里急,请他们来可不是漫无边际地乱聊一气的。
他急着把话题往“劲妙”上引,但人们一下子就噤声了。
刚才还嘻嘻哈哈的包间,瞬间变得鸦雀无声。
怎么回事?
这天晚饭后,温启刚单独约了工商联的一位领导,这位领导是黎元清的至交,小时同学,这些年好力奇和“宝丰园”没少得到他的帮助。
两人在一家茶室品茶,温启刚吸取教训,不敢太唐突,就想聊滋润了再往话题上靠,或者期待领导先把话题说破。
可领导就是不说,一个劲捧着茶盅,品茶声令人心烦。
最后还是温启刚耐不住了,试探说:“这次来,就是想多了解一点信息,好力奇最近遇到麻烦了。
”
“信息,什么信息?”领导刚品了口茶,差点被呛着。
“还能有什么呢,您也知道,‘劲妙’盯上‘宝丰园’了,动作很大。
”
“‘劲妙’啊……”领导又捧起茶盅,茶的热气遮住了他的脸,温启刚看不清领导脸上是什么表情。
领导将茶盅对在嘴上,不饮,也不放下,就那么对了足足五分钟。
就在温启刚快要耐不住的当口儿,领导腾地放下茶盅,道,“启刚啊,你来得不是时候,饭还是别请了,茶也别喝了,没用!”
“究竟怎么回事?”温启刚紧接着问。
“没事,什么事也没有。
”领导突然仰起头,自顾自地笑起来,那笑让温启刚毛骨悚然。
这位领导最终还是什么也没告诉他,不过,临别时送了温启刚一番话,“启刚啊,不是大家不帮忙,大家都有难处。
你搞企业的,不懂我们这些人的困境。
有时候,不让你讲话,半个字也不能讲,真不能。
大家也急啊,可急有啥办法,只能憋着。
憋着滋味不好受,真不好受。
”说完,领导居然拍拍屁股准备走人。
走就走,他竟然把单也埋了。
温启刚哪能让他埋单,一个劲往自己怀里抢,领导又说了一句话:“这个单还是我来埋吧,无功不受禄,你埋我羞啊。
”
这话说得温启刚立刻哑巴了。
他木讷地陪领导出了门,送他到车上,眼看着车子离自己而去,那根神经就是扭不过来。
从他到内地以来,跟领导喝茶吃饭,啥时他们主动埋过单?
这不是个好信号,真不是。
温启刚感觉自己来到了一个很陌生的地方,陌生得让人出汗!
很快温启刚就知道了,这边的领导们之所以高度紧张、高度敏感,问题出在区长沈新宇身上。
沈新宇到天塘区以前,天塘区这边的空气还算透明,原区长跟区委这边关系正常,有事请示汇报,区委呢,也积极支持区政府的工作,对政府提出的事,区委这边也能放手。
沈新宇到天塘区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一开始是微妙的,不知不觉的。
沈新宇爱说话,爱揽权,有意无意就要触碰红线。
区委这边呢,书记卢少波本来也是位干将,但在政府换届后,他的积极性突然受挫,似乎没以前那么有雄心壮志了。
据说,政府这边换届时,区委那边原本也要换,卢少波要去省里,担任省委办公厅副主任一职。
结果就在换届中途发生了变故,办公厅副主任另有人选,卢少波变动的计划落空。
后来又传卢少波调到市里担任副书记,这似乎更理想。
就在卢少波充满激情地等待时,这一许诺再次变空,市委副书记从另一个市调来,卢少波继续不动。
不动倒也罢了,但最近风传,卢少波可能要离开书记一职,提前退居二线,而且是原地退。
这样的消息着实令人吃惊,现在的领导干部几乎没这样着地的。
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沈新宇。
沈新宇这人太能上蹿下跳了,自他到了天塘区,天塘区就没安稳过,先后有两名副区长因为跟他作对被调离岗位,安排得很不尽如人意。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因为跟他吵架,对政府工作提了批评意见,尤其是对沈新宇个人的一些做法进行质疑和批评,结果沈新宇直接到省里告状,人大常委会主任被提前免职。
最近沈新宇又四处告卢少波的状,说天塘区正是在卢少波多年主政中变得死气沉沉,各项指标掉到全市最后,干部队伍一潭死水,不见活力,经济建设四平八稳,没有创新。
总之,在沈新宇眼里,卢少波和前任区长所在的这几年,天塘区一无是处。
区长告书记状,按说很少能成功,但这次成了特例。
最近一个阶段,卢少波到处挨批,情绪低到不能再低的程度。
正是因为他的低落,区里干部才个个自危,谈沈色变。
沈新宇借机树立自己的威信,打压和排挤异己,对干部画圈,凡是对他不恭者,一律被划入另册。
除了这一点外,造成市区及省里领导集体对沈新宇和华仁集团噤声的,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
温启刚得知,最近围绕着沈新宇的大抓项目、大铺摊子,省里形成了两派意见,一派认为应该支持,没有项目就没有增长,就没有GDP。
在一个全民追逐GDP的年代,沈新宇的做法没什么不妥,只能说他顺应时势,敢搏敢拼,省里应该对这样的干部给予大力扶持。
另一种相反的意见却说,沈新宇是在胡搞,盲目追求速度,不顾及天塘的事实。
这种只问速度不问效益,更不问社会效益的做法,看似是推动经济发展,实则会对经济造成巨大破坏,是典型的泡沫制造,一旦整个大环境发生变化,泡沫破灭,不但天塘区的经济受损,整个市里甚至省里的经济都会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两派争执不下,主要领导又不急着表态,结果矛盾步步升级。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反对的一方忽然另辟蹊径,抓住白石湾开发项目大做文章。
温启刚这次来粤州,最大的收获就是对白石湾有了新的了解。
以前,白石湾在他脑海里不过是一小水域,一风景区。
虽然听说白石湾大搞开发,但由于开发项目跟他所在的饮料行业不沾边,所以关注得很少。
没想到这一次,他听到了许多关于白石湾的神话。
白石湾很敏感啊,原以为姜华仁那两个项目是白石湾的重点建设项目,错!据知情者讲,白石湾大大小小的项目不下百个,滚进去的资金能买下整个粤州城。
姜华仁那两个顶多算是中等规模,压根还排不上号呢。
可见,这潭水深得跟啥一样。
可小小的白石湾能装得下那么多项目吗?温启刚很是怀疑,等弄清原委时,他笑了。
什么叫特色,什么又叫超前,也许,白石湾在当今内地经济的神话中算是一例。
据温启刚目前掌握到的信息,白石湾一半以上的项目都是空壳,根本不存在,只是打着白石湾的旗号,搞一个非常诱人的开发主题,再将这个主题延伸扩展,一个神话般的项目就登场了。
奇怪的是,这样的“影子”项目居然能越过条条红线,取得政府立项,并能在银行搞到贷款。
粤州这边目前已形成一个关于白石湾的地下市场,一大批人围着白石湾,做空手套白狼的生意。
炒来炒去,“白石湾”三个字是炒响了,牵扯进去的资金据说有几百个亿,但真正能看得见的项目,十分之一都占不到。
姜华仁之所以成为敏感点,居然是因为他这两个项目真实存在,看得见摸得着,而且据说即将动工。
你说奇怪不奇怪。
更奇怪的是,这样一部荒诞剧,有关部门居然视而不见,批文一个接着一个,项目论证会一场接着一场,不明真相的外来投资者被诱来一批接着一批。
据说最近省里宗源副书记突然对白石湾发了火,跟当初强力支持白石湾项目的一位副省长拍了桌子。
还有一种说法,宗源副书记在省委的一次会上立下誓言,不揭开白石湾这个盖子,他就向中央辞职。
此话一出,整个省里的空气陡然变紧,大家都感觉一场风暴将要降临。
可就在此时,那位副省长突然去了趟北京,回来后,省里的空气变得更为紧张,“白石湾”三个字忽然成了禁忌,谁也不能再提,包括宗源副书记好像也不再提了。
受此影响,天塘区甚至市里,对白石湾,对经济发展,对项目建设,一时都噤若寒蝉。
谁也不敢乱讲乱评,生怕在这节骨眼上讲错一句,引祸上头。
弄清原委,温启刚心里反而不太急了,他原以为大家的沉默和缄口是因为好力奇和华仁,现在清楚了,不是,那就好。
既然是大环境的,那就证明,华仁并无特别,而且只要上面有异议,华仁就会处在风口浪尖上,裂变也许是早晚的事。
温启刚调整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