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吴门记名(3/3)
然今日见小友施术,方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认真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恳切:“老夫一生,只收过三名亲传弟子。
今日,欲破例一次!小友若不嫌弃,可否…让老夫收你为一名‘记名弟子’?”
“记名弟子?!”
此言一出,满室皆惊!
林晚秋、楚韵、吴老的大弟子全都目瞪口呆!吴宗颐是谁?那是华夏杏林公认的泰山北斗!国手圣医!多少人削尖了脑袋想拜入其门下而不得!即便是记名弟子,那也是莫大的荣耀与机缘!吴老一生清高自持,从未主动开口要收过徒!更何况是破例收一个“记名弟子”?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沈观澜也是微微一怔。
他没想到这位名满天下的老前辈竟会如此直接。
他能感受到吴老话语中的真诚与那份对医道至境的纯粹追求。
吴老目光炯炯,继续道:“非是老夫托大,而是小友天资禀赋,实乃老夫平生仅见!老夫不敢妄称能教你更多,只愿将毕生所学,尤其是这部祖传的《灵枢针经》残卷,”他说着,从怀中珍而重之地取出一个用明黄色绸缎包裹的狭长木匣,木匣古拙,散发着淡淡的药香,“以及一套用以调养自身、固本培元的基础‘养生功’,倾囊相授!盼能助你更上一层楼,将这份天赐的感知之力,用于济世活人,光大国医之道!”
他打开木匣,里面并非纸张,而是几片色泽温润、隐隐透着玉光的古老玉简!玉简之上,以极细的刀工镌刻着密密麻麻、充满古意的文字与经络图案,正是那传说中的《灵枢针经》!而另一侧,则是一卷色泽暗黄、非帛非纸的奇特卷轴,显然就是那“养生功”的图谱。
“老夫观你方才施针,虽神乎其技,然对自身耗损亦是极大。
这养生功虽为基础,却是我吴门传承之本,讲究‘导引先天,调和阴阳’,于温养经脉、固本培元有奇效,或可助你驾驭那磅礴感知之力,不至伤及本源,亦可…为日后习练更高深的法门,打下根基。
”吴老的目光意味深长。
他隐约感觉到,沈观澜体内那股远超常人的力量,若不得其法疏导驾驭,恐有反噬之虞。
这养生功,既是护身之法,亦是…武道之基!
松涛苑内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沈观澜身上。
沈观澜看着吴老手中那承载着古老传承的玉简和卷轴,又感受到这位杏林圣手眼中那份毫无保留的期许与真诚。
他并非不识抬举之人,更明白这“记名弟子”的身份和吴老所授之物,对他未来掌控黄金瞳五感之力,甚至探索那神秘源石和自身极限,有着何等重要的奠基意义。
他整了整衣衫,后退一步,对着这位可敬的老人,深深一揖,行了一个古礼:
“晚辈沈观澜,蒙吴老厚爱,愿执弟子礼!”
声音清朗,带着郑重。
吴老脸上终于露出了欣慰开怀的笑容,如同老树绽开新花。
他珍重地将那木匣交到沈观澜手中。
“好!好!好!”吴老连说三声好,亲手将沈观澜扶起,“从今日起,你便是我吴宗颐的记名弟子!望你不负此身天赋,不负医者仁心!”
松涛苑内,烛火摇曳。
一场生死急救,引出了一段破例传承。
沈观澜手握承载着古老智慧的玉简与卷轴,指尖感受着那温润的触感与历史的厚重。
他知道,脚下的路,已然延伸向一个更加波澜壮阔的方向。
五感通神之路,自此,有了根。
喜欢五感鉴宝录请大家收藏:()五感鉴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