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1/3)
最后话题终于围绕婚姻展开,陈禾其实看出对方早就想聊这个话题了,前面的都是铺垫。
为什么不直入主题呢?陈禾想。
毕竟像周肃光这种有能力决定别人必须去哪,干什么的人时间必然无比宝贵,而陈禾自己虽然谈不上那么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却也疲于应付近在眼前的高考。
很困。
很想休息。
听这人说话还不如回去听沈卫国讲古诗词解析。
周肃光最后叙述了自己的婚姻观,他认为那是双方为了共同抵御风险而签订的一份契约。
而世界是个大型游乐场,每走几步就会出现各种新奇有趣的东西,这样一来爱与不爱,喜欢或是不喜欢就不再重要,可双方所持有的资源是否能等价互换很重要,因为这是用以抵御风险的资本。
陈禾听得晕乎,他原本就不擅长阅读理解,加之周肃光说话太不坦荡,要点分散,陈禾难以读懂,又隐约知道一些对方的意图。
就餐结束,周肃光坚持送人回学校,陈禾实在不愿意,再三推拒,他有点魂不守舍地离开了那里。
外面要舒服得多,氧含量明显高出不少,里面那股熏香的味太重了,让人头脑混沌。
陈禾之前透过观景台往外看到了蜿蜒的江水,突然很想吹风,于是扫了一辆共享车往大概的方向走。
这餐饭吃得原本就迟,以前陈禾在学校几分钟就能解决的就餐问题由于周肃光的加入延长到了可怕的两小时。
将近四点了,如果选择早些回宿舍或许还能休息,但陈禾莫名觉得这场风非兜不可。
江边的路是平直的,落日熔金,灿烂得像是颜料流淌到江水里。
风在耳边呼啸而过,把大脑吹得什么都不剩,陈禾最后找了个躲风的位置把自己跟周牧一的聊天记录一条条往下翻,从很久以前开始看。
第61章追风赶月莫停留(三更)
周牧一返校是在高考的前三天。
外面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暖湿气流途径新城,把人心都弄得潮湿起来。
一中三次模考都已结束,最后一次难度不高,是专门给考生树立信心的。
司机来机场接他,车内隔音效果很好,只隐约能感受到一点冷风擦着车身过去的声音。
“年年到高考了就这鬼天气。
”司机边说边往后看,他不是考生倒比真的考生还忧愁。
周牧一出言赞同,难得愿意跟人闲聊。
这大半年来东奔西走,他很多次在密闭严实得几乎难以喘息的生活中追问自己意义何在。
最后敲定了弗洛里达的一所学校,学制三年,该校的软件工程以及数字媒体十分突出,最重要的是实行学分制,请假并不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