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母亲(2/3)
使不得?”辛虞露出个尽可能亲近的笑,问道:“几年未见,您可好?爹爹可好?家中兄弟可好?”
“好,都好。
”刘氏连连点头,可笑着笑着,眼圈却红了,“小主这几年在宫中,过得可好?”
不知为何,看到对方眼中的思念与担忧,辛虞眼前竟恍惚浮现自家母上的脸。
二人相貌上明明全无相似,却诡异地重合到了一起。
她眨眨眼,逼退眼中蓄起的一点潮意,笑道:“我有什么不好的?从前做宫女,容淑仪待下宽和,一点都不难伺候,还时有赏赐。
后来做了宫嫔,更是有陛下宠爱着皇后娘娘照拂着,我好吃好睡,没见身条都抽高了这许多?”
“那就好,那就好。
”刘氏一面听一面点头,眼睛直往辛虞身上瞧,看不够似的,多余的一句不敢问。
一入宫门深似海。
他们镇上那位史员外,才三位姨娘就闹得鸡飞狗跳不得安宁,皇帝的女人何止三十,日子哪里有她说得这么好过?
她这个唯一的女儿生得太好,从小就是个美人坯子,不是没人瞧中了,愿意花大价钱养上几年纳去作小。
她和夫君死活不同意,不愿女儿瘦一点委屈。
没成想到了最后,还是同人作了妾,甚至连顶小轿和摆酒都没有。
即便那个人是天子,她私心里仍觉难过,为此甚至不敢穿正红来,怕会刺了女儿的眼。
辛虞由着刘氏瞧,待她激动的情绪稍稍平复,这才请她入座,上了茶点慢慢叙话。
“兄长他最近有稍信回来吗?有没有说何时能回来看看?也不知他在外过得怎样。
”
“几乎每月都有捎信回来,今年过年,还叫人送了些年节礼。
老爷说应该是得到了历练,比起从前,一笔字写得愈发铁画银钩,隐有铮铮之意。
”刘氏笑,“不过臣妇不懂那些,只听远儿和逢儿读信,觉得他口中所描述外面一切都好,也不知是不是报喜不报忧。
”
辛虞道:“兄长正是年轻拼搏的好时候,吃些苦难免。
即便他未弃文从武,寒窗苦读又何止十年?他心里有数,您莫要太过担忧了。
”
“您说的是。
”刘氏点头,又叹气,“只是他已近弱冠之年,前几年家中状况不好,后来他又远赴他乡挣虔诚,至今也未定下门亲事。
”
额,忘了这是个普遍初中没毕业就要结婚的年代,辛大哥今年年底就满二十岁了,已经是妥妥的大龄剩男一枚。
虽说女子出阁后便可不避讳这些嫁娶的话题,但一来很少有妹子插手兄长婚事的,二来她也帮不上忙,于是只问:“母亲心中可有中意的人选?”
刘氏摇头,“老爷已经在同僚和同窗中物色了,臣妇想着出身不必太高,只要人品性格好就成。
咱家底子薄,太过高攀,怕他在岳家直不起腰杆子。
”
辛大哥也算年轻有为仪表堂堂,这要是放小说话本里,绝壁是要娶公主或丞相之女逆袭成为人生赢家的。
再不济,也会有位赏识的老师上峰惜才,以亲女许之,成就一段佳话。
可惜现实永远太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