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3/3)
的酒糟芋艿炖排骨,用的是自家酿酒的酒糟。
蔡如冰每年立冬会把黄酒酿下去,春节的时间,夏永明是不会来里士满的。
春节是要和家人在一起的,那时候的蔡如冰还算不上夏永明的家人,所以春节通常只是蔡菡菡和蔡如冰一起过。
没有父亲的参与,蔡菡菡却觉得没有丝毫不妥。
春节的里士满有着浓厚的年味,有时候让蔡如冰会有一种身在国内的感觉。
蔡菡菡也喜欢张灯结彩的街道,喜气洋洋的商店,以及互相道着新年快乐和恭喜发财的华人。
里士满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它在大洋彼岸,却又像是一块中国的飞地,让异乡人有了一种飘渺的归属感。
那时候的蔡菡菡尤其喜欢春节。
阿姨也回国过年去了,蔡如冰不想天天下厨,就带着蔡菡菡去吃各种中餐馆。
最好吃的那家叫小四川,做正宗的川菜,蔡菡菡吃得满头冒汗,却始终停不下来。
吃完了饭,母亲会带她去附近的Richmondcenter逛一圈。
春节期间的商场格外漂亮,到处装饰着中国结与红灯笼。
蔡菡菡喜欢这样热闹的氛围,也喜欢每个人脸上洋溢着的笑容。
这让她觉得春节是一个神奇的节日,一到春节,每个人都会自动变得快乐,连自己的母亲也是如此。
醒师采青是蔡菡菡最喜欢看的节目。
等到舞龙舞狮的队伍进场,蔡菡菡激动的心情一下子达到了顶峰。
舞狮队的成员大多是华人,为了春节到各个商场表演已经训练了很久。
他们穿得喜庆而鲜艳,跟随着锣鼓的节奏跳跃奔跑,做出一个个令人拍手叫好的高难度动作。
商场里大大小小的店家已经把生菜用红色绸带系好,挂在门头,等待着“狮子”来到自家的店面门口表演。
每一处的表演末尾,扮演狮头的那位总会一跃而起,把那门口吊着的生菜给咬下来。
商铺的老板们很是高兴,一边笑一边把提前准备好的红包放进狮子的嘴巴里。
蔡菡菡对这个节目着了迷。
她牵着母亲的手跟在舞狮队后面,一家店铺一家店铺地停留,饶有兴致地观看全过程。
“妈妈,狮子为什么要去咬那个生菜?”小小的蔡菡菡满脸兴奋地问母亲。
蔡如冰耐心地解释道:“生菜就是生财的谐音。
他们把生菜咬下来,叫做采青。
再抛给主人,就是接青,让主人来年发大财的意思。
”
蔡菡菡恍然大悟,但她并不觉得发财是什么美好的愿望。
相比较于发财,她更希望能有一个巨大的书房,里面全部放满自己喜欢的书。
但这个舞狮的热闹,她喜欢。
“真热闹!”蔡菡菡不由自主地说道。
蔡如冰笑道:“这就热闹了?比我们国内差远了。
国内过春节,那阵仗才厉害呢。
我和你爸爸那个村,每年春节都有灯会。
一到晚上,到处都亮着灯,每盏灯的样子都不一样。
有梅兰竹菊的,有寿星抱桃的,还有八仙过海,还有你最喜欢的孙悟空。
最厉害的是龙灯,一条长长的龙,又漂亮又精神,得百十来个人一起扛着,跑起来才好看呢。
你爸爸年轻的时候,是舞龙灯的一把好手。
”
母亲的描述让蔡涵涵听得入了神。
她从未在国内过春节,没有看过母亲口中的盛大灯会,更没有见识过父亲年轻时在等会上游刃有余的样子。
“国内过春节,真有那么好玩吗?”每当这个时候,蔡菡菡的心里便会升起一股莫名的情绪。
只有在这个时候,一向不想回国的她才会有那么一丝“回国看看”的念头。
“那当然了。
等你爸爸来了,你自己去问他。
”蔡如冰的话语里隐藏着一种骄傲,那是一种对与夏永明拥有共同成长经历的骄傲。
也是因为这一点,即使身居里士满,蔡如冰依然怀有某种自信。
在蔡如冰的心里,只有她才是夏永明经历过风雨洗礼的伴侣。
她陪他度过贫穷却生机勃勃的少年时代,和他一起打拼出第一桶金。
连老家的灯会,他们都一起参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