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一更)(2/3)
不尴不尬的位置,一言难尽。
董昌掌印多年,人精里的人精,如今见着这样,便开口说道:“因着昨夜回去晚,便是没什么准备。
这也无妨的,圣上有意,今日早朝暂且先不上了,给诸位臣子些时间,先将崇德殿门口的那种红纸填满。
”
众人皆在心里吸了一口凉气,这简直就是逼着他们先捐银子。
但话毕竟是昨晚从自己嘴里说出去的,也没法子。
羊汤这时候俱都失了味道,也褪了热气,拿在手里明明不温不凉,却觉得烫手。
一个个欲将碗碟放下,董昌又在边上说道:“诸位,如今国库并不怎么紧凑。
这煮汤的羊,还是从皇上的私库里拿出来的。
诸位不喝的干净,杂家怎么好回去交代?”
诸臣受了一番折腾,又纷纷出宫,这时候天才刚蒙蒙亮。
路上话也不说了,只各奔着自家回去了。
但他们面上苦,心里却喜。
崔贞身为兵部尚书,只捐得出三百余两的银子,自己就无需担心,怕圣上狮子大开口了。
江宛来找卫氏的时候,卫氏正在为这事儿发愁。
她不爱管账,如今翻出账本来一看,江府竟然没有什么银子剩下,往些年都是有多少花多少,添补江宛,给江劭打点,江衡又爱拿着些东西去兵营里和人分赏,如今江茗回来,给她修缮收拾小院,那又是一笔支出。
正因为卫氏这性子,江府里看似和睦,其实下人都是抱着心贪的——你拿了一点儿,我不拿就是亏的,我便再多拿一点儿。
那人看着这人拿得比自己多,那就再搜罗一点儿。
外表看起来一派和气,风光无限的镇国大将军府,谁知道里面竟然快被蛀光了。
往日看不出来,如今到了需要银子的时候,什么都浮上来了。
卫氏身为当家主母,自然难辞其咎,便想着如何帮江衡填补上这窟窿,至少先将眼前这岔儿顶过去。
可偏偏这时候江宛来了,卫氏为了不让江宛忧心,打起精神来,依旧和颜悦色的对着江宛。
江宛哪里知道府里这般情况,便将太和楼的事情说了。
卫氏听了心里自然是不喜,都到了这节骨眼上,江宛竟然还在想着如何进那太和楼的贵室,府里哪有那么多银子给她?
卫氏叹了口气,想着江宛毕竟年幼,平日里又是大手大脚惯了的,也不责罚于她。
卫氏也想着,转过年来,江宛同江茗都是要及笄了的,其中一个便是要嫁于太子,进了天家。
另外一个却要给她找个好人家,如今府里这样的情况,断然不能传出去,不然岂不是影响了女儿的婚事?
是以,她便未忍了又忍,未曾对江宛说如今府中的境况。
但江宛既然来都来了,卫氏斟酌再三,好生宽慰道:“宛儿,昨日宴席上,你可听了?诸位大臣们皆要捐银子呢,如今母亲没有那么多钱于你,你便先忍忍罢。
”
江宛先是愣了一下,她没想过卫氏竟然会回绝自己。
可这太和楼的事情,于她,也是迫在眉睫的,不然宸觞会让那江茗占了风头,自己岂不是要被她压一辈子?
江宛尚未说话,卫氏便又开口:“宛儿,昨夜你也听了,诸位大臣都是要去卖府里首饰的,不然猛地拿出这么多银子,难免让人指出有贪墨之嫌。
母亲想着,今日拿些首饰去外面当了,你不如也出些,权当对父亲的一片心意了。
”实则是她手头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只好去卖些首饰,又怕江宛乱想,才这么说道。
卫氏这话说的极为委婉,她一方面不想让江宛知道府中银财情况,怕直接管她要东西,她多想。
便寻了他人都是去当首饰的由头来说。
可谓一片苦心。
可江宛却不这么想,她先是停了一下,随即笑道:“母亲,我那处的珠钗本也不多,但为府里也应当如此。
我这就回去取,顺带去茗儿妹妹那里走一趟,同她说了,也省的母亲亲自去。
外面天凉,免得生病。
”
卫氏听了,竟然觉得江宛还是懂事,拉着她的手,柔声说道:“好宛儿,有你这片心就好了。
茗儿那头,你也不用去了,她方回府,就领了一次月例,哪里有东西拿的出来?”
江宛听卫氏说,竟然不用江茗出东西,心里不喜,回道:“母亲,我听茗儿妹妹提起过,她那临安府的养父是经商的。
虽生意不大,但却有所积蓄。
她身上有些银子,是那养父留给她的。
”
卫氏和江衡原本就抱着,江茗回到华京,往先的一切再也不要提。
江茗如今是镇国大将军府的千金,往后也是,从前更是。
外面的人怎么说,她管不着,但江宛却不能说这种话。
卫氏面色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