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2/3)
是屈居浅滩罢了。
”
“何不放开手脚,翱翔四海,以君之能,定可有一番作为。
”
林默放下挽起的衣袖,闻言垂头轻笑了一声。
他从旁侧拿起一壶酒,走到湖边的栏杆前,望着寂静无波的水面。
末了,林默忽然吟了一句:“终北之北有溟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其长称焉,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翼若垂天之云,其体称焉。
[1]”
姜宴清与他并肩而立,说道:“君有鲲鹏之能,本可翱翔四海,何必被缚手脚?”
林默笑了一下,说:“大人又为何到此边陲之地?您若留在京师,仕途更加平顺。
在此处,怕是处处受制吧,就不委屈?”
姜宴清却说:“问曰:‘人为何而活?’佛曰:‘寻根。
’”
林默垂眸看着澄心湖,喃喃道:“寻根,根为本,坚守本心,方得始终。
”
姜宴清微微颔首,此时有衙役来回禀,他便离开了。
沈缨见林默似有心事,便打算去寻弟妹们。
灯火之下,林默凭栏而立,她看了一眼,竟觉得他分外寂寥。
此时此刻,他们咫尺相近,这样的林默,并不是那个在树林间尽情肆意的少年郎。
夜风微微的吹来,江水继续奔腾,空气里是酒香混合了松木的香味,愈发张扬起来。
沈缨盯着林默的背影看了片刻,才转身离去。
回去之后,弟妹们都兴奋的睡不着。
几个人索性在院子里支起了火炉子,里头煮了些豆子和野味,就这么围着炉子吃了起来。
后半夜忽然起了风,院子里的树木被刮的呼呼作响。
沈缨披着一件旧衣倚在窗口往外看。
火楼的火烧的更旺了,照亮了半边天,似乎整个夜空都暖了起来。
不知是不是她今日多饮了几碗酒,心跳的有些快。
第二日清早,父亲过来时给她送过一个匣子,里面装的是几本书籍。
“霍三师父送来的,你们都不在,我便收起来了。
”
沈缨擦干手上的水渍,小心翻开里面的书卷,最上面正是先前霍三不准她看的那本禁术书。
底下还压着几本同样古旧的书籍,关于机关、偏方还有验尸之法的书。
她撇了撇嘴,她就知道这个老家伙得忍不住来跟她低头。
只是,她也奇怪,霍三的态度忽阴忽晴,怎么忽然就松口了?
“他没说什么?”
父亲摇摇头,说:“只说将东西给你,还说之前不该训斥于你,说完便走了。
我瞧他气色不太好,也不知是不是遇到难事。
”
“你是不是做什么事让霍师父生气了,阿缨,尊师重道,不可无礼,得空去看看吧。
”
沈缨点点头,打开书籍翻了翻,见霍三又在书中做了几处批注。
父亲正要走,又转身回来说:“对了,霍三师父说,让你少看这些邪门歪道的书,多读读诗文,他之前恰好得了几本诗集,都是难得的珍品,让你寻个他不在的时候自己去拿。
”
父亲说完甚是赞同说:“读诗好啊,显得有学问,小兰最近都跟着王家大夫人学诗了,你识字记性又好,闲下来也读一读,霍三师父说得很有道理。
”
等他不在的时候去拿?
这话很是奇怪,好端端的,怎么还让她当贼呢。
难道是讽刺她之前偷看他的书是小人行径?
沈缨哼了一声,暗道霍三真是麻烦,见父亲还盯着她,便只好合上书,笑着应下来。
“好,我知道了,明日就去将霍三家的诗集都搬来。
”
父亲笑了笑,转身出去了。
沈缨想着霍三既然已经给她送来书卷,显然也有握手言和的意思。
又想着今年生辰,她因为被霍三训斥就赌气,也没给他庆祝,着实有些心胸狭窄了。
所以,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