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军机处雏形现(1/3)
雍正元年的春寒比往年更甚。
养心殿旁的几间简陋板房外,工匠们正忙着修葺门窗,铺设地龙。
张廷玉站在廊下,手中捧着一叠刚拟好的章程文稿,眉头紧锁。
"张中堂,皇上催问章程进展。
"苏培盛小步跑来,低声禀报。
张廷玉轻叹一声:"这就去面圣。
"
养心殿内,雍正正伏案批阅奏折,朱笔如刀,字字见血。
见张廷玉进来,他搁下笔:"章程拟好了?"
"回皇上,初稿已成,请御览。
"张廷玉双手呈上文稿,袖中的手微微发颤。
雍正接过,细细翻阅。
殿内只听得见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张廷玉垂首而立,余光却瞥见皇上眉头越皱越紧。
"张卿,"雍正突然开口,"这章程未免太过温和。
军机处当直接听命于朕,为何还要保留内阁复议之权?"
张廷玉深吸一口气:"皇上明鉴。
军机处乃新设,若权力过大,恐引起朝臣不安。
保留内阁形式上的复议权,可减少阻力。
"
雍正冷笑一声:"朕设军机处,就是要绕过那些庸碌之辈。
内阁复议?岂不是又回到老路?"
"皇上,"张廷玉硬着头皮解释,"骤废旧制,恐生变乱。
不如先立新制,待运转顺畅,再逐步削夺内阁权力,方为稳妥。
"
雍正盯着这位老臣看了许久,突然道:"你是怕得罪马齐他们吧?"
张廷玉额头渗出细汗:"臣...臣只是为皇上着想。
"
"罢了。
"雍正将章程扔回案上,"就依你所拟。
但有一点——军机处所议事项,内阁只能知悉,不得复议。
这是底线。
"
张廷玉暗松一口气:"臣遵旨。
这就去修改。
"
"还有,"雍正叫住他,"军机大臣人选,朕已拟定。
你、蒋廷锡、鄂尔泰、李辰浩,再加一个田文镜。
"
张廷玉心头一震。
这五人中,蒋廷锡虽为大学士但性格软弱;鄂尔泰是雍正潜邸旧臣;李辰浩年轻气盛;田文镜更是以酷烈闻名。
如此安排,分明是要打造一个完全听命于皇上的班底。
"臣...这就去通知各位大人。
"
走出养心殿,春寒扑面,张廷玉却觉得后背已经湿透。
他望向正在修葺的板房——那里即将成为大清帝国真正的权力中枢,而曾经显赫一时的内阁,将沦为摆设。
"张中堂。
"一个清朗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李辰浩快步走近,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听说章程已拟好?"
张廷玉勉强一笑:"正要找李大人商议。
皇上已钦定五位军机大臣,你我都名列其中。
"
李辰浩眼中精光一闪:"这是皇上的恩典。
下官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托。
"
看着年轻人跃跃欲试的样子,张廷玉心中暗叹。
这小子还不知道,自己正被卷入怎样的漩涡。
"李大人,"张廷玉压低声音,"军机处初设,必遭非议。
尤其是..."他顿了顿,"内阁那几位,不会轻易让出权力。
"
李辰浩不以为然:"皇上圣意已决,他们还能怎样?"
张廷玉摇摇头,不再多言。
年轻人总是把政治想得太简单。
与此同时,文渊阁内,几位内阁大学士正聚在一起,面色凝重。
"马中堂,您听说了吗?皇上要在养心殿旁设什么'军机处',专管军国要务。
"工部尚书齐苏勒压低声音,"这几日工匠进出频繁,据说三日后就要启用了。
"
马齐——内阁首辅,年近六旬,三朝元老——轻抚长须,眼中闪过一丝阴霾:"老夫早有所闻。
张廷玉那厮,这几日神神秘秘,就是在忙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