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章、主君如此(2/3)
心沥血,他先弃之于山野,后卖之予仇敌,哪怕嬴祝是个生性凉薄之人,也难免心中不安。
陈偍却误会了嬴祝之意,他以为嬴祝所问的是南征之事。
“陛下,南征之事,实是迫不得已,事实上董相北伐失败,我方便唯有此一条生路了。
”陈偍心里思思念念的还是南征,只有南征,才能打下广阔的土地,让九姓十一家重新掌握大量的田地,然后凭借这些田地积攒财富,积蓄力量。
他此时已经不想着向赵和报仇这么荒谬的事情了,他想的就是给九姓十一家找个出路。
原本九姓十一家可以有条出路的,听从赵和的安排,老老实实放弃一切家产,跑到东海的岛上去重新开拓。
但九姓十一家不甘心,他们不愿意束手就擒,因此才有嬴祝起兵之事——只不过现在想起来,这一切也是赵和意料之中,他原本就想借着嬴祝的旗号,将九姓十一家这些反对者聚在一起,然后一网打尽。
事实证明,赵和做到了。
若九姓十一家老老实实退出中原,他们原本在中原还会留下许多无形的财富:那些受过他们恩惠的底层官吏,那些四处蔓延的人际关系,甚至那些九姓十一家的轶事典故。
但是,当他们全部聚拢在嬴祝旗下之后,这些力量就化暗为明,曝露在赵和的刀锋之下,赵和仅用三年时间,便可以解决掉原本可能花上三十年也解决不掉的问题。
“都道赵和不欲多作屠戮,但他哪里是不愿多作屠戮,他分明是要刨根挖底,斩尽杀绝啊……”陈偍继续说道:“陛下,此次南征,切不可多作犹豫……臣虽愚陋,却也大致能猜得到赵和的打算,只要我们能出庾岭,他必不会穷追。
”
“何出此言?”嬴祝问道。
“我们出了庾岭,入南海、象郡,直至日南,就等于是替赵和打通一条南进道路,对他来说构不成威胁,他落得坐享其成。
但若我们露出跓足经营之态,他必会又大兵压来,不让我们有片刻安生!”陈偍道。
嬴祝觉得陈偍的猜想有可能是真的。
他恨恨地道:“都怪诸葛瑜这村夫……若非此人,董师不会重病,我等也不会如此狼狈。
陈卿,我欲遣死士剑客,前去刺杀诸葛瑜,你觉得如何?”
嬴祝是真心恨诸葛瑜,此时他再蠢,也清楚诸葛瑜所献的南征之计其实是不怀好意了。
倒不是说不该南征,这南征之策,在当时情形下是只能暗中施行而不可公开的。
毕竟原本江南三郡的各方势力,是面对赵和的压力下抱团取暖,大伙都没有退路的情况下,才能勉强做到团结一心。
可南征之策一公开,九姓十一家就想着在日南去给自己打一大片田地、抢一大堆人口,江南大族则因为不愿意背井离乡也不愿意为九姓十一家的利益出钱出人出力,嬴祝阵营这两大支柱产生根本性的分歧,整个势力分崩离析就在所难免了。
本地世族的想法很简单,九姓十一家这种外来户可以撑不住了逃跑,他们这些地头蛇却不愿意跟着当丧家之犬。
既然如此,倒不如出卖嬴祝和九姓十一家,或许还能在赵和那里换个好价钱。
故此,他们几乎毫不犹豫就打开浔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