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华书柜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和大反派互穿的日常> 第46章

第46章(1/3)

吕侍郎的不配合,早就在萧迟的预料之中,不过他现在也早不是那个初入户部两眼一抹黑孤掌难鸣只得一个名头的三皇子了。

     他上朝之前,就命葛贤戚信去找了人。

    找的也不是什么大人物,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文书。

    不过这个文书原先是整理仓部案牍室的小吏,干了很多年才升职调出来的。

     户部四部,户部、度支部、金部、仓部。

    四部的案牍室都是连在一起的,这人虽不是度支部的,但待得久了很多关窍都知道。

     偌大的案牍室足十几间,存档一卷接一卷,密密麻麻摆满了一排排大书架,那文书转了两圈,很快就确定大致位置,顺着书架一路找下去,很快把就淮南道和山南东道去年的存档翻了出来。

     值得一说的是,对了对,发现少了两个州的,在那个大书架上左翻右找底朝天也没找到,招看守度支部的小吏来问话,这小吏惶恐一问三不知,只道自己是守门的。

     耽搁了两个多时辰,连午饭都没吃上,最后在另一间房新入档的书架最前头找到了,给出的理由是之前上峰调用过,重新归库时和新进的存档混在一起了。

     很好,那就是工作失误了。

     萧迟直接命人将那张姓主事和整理案牍室的小吏押住,送到陈尚书跟前,让他们卷铺盖回老家去吧。

     最后结果,张主事记过留职观察,几个小吏统统罢了,当天就卷铺盖走人。

     …… “那姓陈的还是父皇倚重老臣呢,一天到晚就会和稀泥!” 傍晚下值回到府里,萧迟还余怒未消,气冲冲跟裴月明骂陈尚书。

     裴月明安慰他:“张荣到底是个七品主事呢,哪能因这点小失误就罢官?” 客观来说,这处置结果可以了。

     和稀泥是一向都和的,但那老头子现在没有敷衍人。

     随着萧迟的稳立朝堂和深入户部,陈尚书态度也转变得快,以前更多是一种大人看小孩子的感觉,你闹,我就躲着看看。

    现在吧,对萧迟和对东宫差不多,日常装聋作哑,装不了的,严格按事件对错来办,态度端正之余手底也留一线。

     果然是混了几十年的还屹立不倒的老家伙。

     “算了,懒得说他。

    ” 说的萧迟也不是不知道,正事重要,被裴月明安慰两句平了平气,他遂丢下陈尚书,招手让王鉴把他带回家的公文都取出来。

     他从里头翻出一叠纸稿。

     “各州总数我都抄了,还有具体存粮的种类和数额。

    ” 裴月明坐直,接过那叠纸稿。

     萧迟说:“账目核对葛贤他们还在做,但应该不会有多少出入。

    ” 归档的账目肯定是平,秋收后的核查才过了一个月,两道也没什么天灾**,各州储粮量不会出现什么大变化。

     萧迟抄下来这个和最后结果也差不了什么,商量各州调征的具体数目,在这基础上就可以进行了。

     “我们先草拟一个大致比例,而后再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调整确定?” 萧迟同意,他想的也是这样。

     他吩咐王鉴:“赶紧的,把舅舅送来的册子都搬过来。

    ” …… 夜阑人静,窗外簌簌雪声,楠木立杆绢灯内的台烛挑得明亮,两张楠木嵌瓷方案拼成一张大桌,萧迟和裴月明正盘腿坐在桌旁的炕上。

     “安州,地阔平坦,又有盘水穿行而过,素来富饶农获甚丰,今年也没有干旱和发水,收成应和旧年持平的。

    ” 萧迟低低的说话声。

     他手里拿着一卷册子,是安州地理志,段至诚一并送过来的。

     淮南道文风甚盛,山南东道人口稠密,两地历年考出不少进士进入官场,永城伯府门下自然也有。

    这些官员对家乡了解自不用说的,对州长官也是认识的,无他,能中举的都研究过刺史偏好饮过鹿鸣宴,中进士后回乡祭祖更肯定会登门拜访。

     这些年下来,当年的刺史有的换人,但也有还在的,又或许平调到其他州的。

     永城伯府树大根深,抓紧去办,即便时间紧,也能了解不少两道州府刺史的为人性情。

     再去吏部调了刺史们的履历,加上裴月明早上命人去崇文馆取的诸州地理志,评估分析的基础凑出来了。

     安州现任刺史吴槐,裴月明翻开履历:“这人是建安七年的进士,布衣出身,留京三年后外放淮南道,最初是扶昌县令,一任三年考评皆优,右迁下州宾州刺史,连了两任,再擢掌上州安州,现在是第二任,考评一直都是优。

    ” 平民出身不满四十,这仕途非常顺遂了,裴月明再翻开自己特地做了书签的纸稿,这是认识吴槐的官员口述的评语印象。

     “哦,这吴槐中进士当年得座师赏识,许嫁了女儿,不过这吴槐风评不错,赵氏多年无子他也未曾纳妾,一心相待,三旬过半,也就是前年,才终得一子。

    ” 萧迟说:“这吴槐是个谨慎的。

    ” 裴月明赞同,长情不长情,好色不好色,这个说不好,但谨慎性格是能确定的。

    行走官场除了能力,关系也非常重要,这样的态度,换了她是岳家也很满意,自然是要一心提拔的。

     “那么说来,安州储粮很可能比上报的数目要富余一些了。

    ” 裴月明细细翻看有关吴槐评述,又重新看了一遍他的履历:“……咦?你看!” “建安十八年,吴槐时任宾州刺史,当年宾州遇蝗灾,颗粒无收,吴槐果断先开仓救济灾民,立大功,陛下口谕褒其功,擢安州刺史。

    ” 古代通讯交通都不行,来来回回耗了不少时间,蝗灾影响很大,一州农户百姓,他供吃供了一个多月才等到救灾粮,但他也凭着州粮仓顺利扛过去了。

     萧迟已翻当年宾州仓的户部存档,裴月明立即提笔算了算了,果然,按存档数字是没法撑住的,这吴槐果然是少报了。

     “基本可以确定了,那这安州咱们该多调一点,……三万石?” “唔,可以,栗一万石,麦两万石,……” …… 晕黄明亮的烛光,簌簌雪声,暖阁内的炕上,二人凑在一起低声商量,很专心,头挨着头,边说边书写。

     王鉴挥了挥手,让上茶的小太监不要进来,他轻手轻脚退了出去,轻轻把门掩上。

     “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剑来:开局截胡宁姚,我成了魔道巨擘 逆水行 八号当铺:从天龙八部开始! 如何报复一个炉鼎 重生之都市仙王 斩邪 寒门状元路 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手握剧本后,龙傲天竟成我小弟 此去直上青云路 我,贾府孽障,但贾府也不当人 玄武:从零开始 唐代秘史 衣冠谋冢 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 医圣杨洪一 道藏辑要 太虚王座 史上最强县令 贫道鹿清笃,自神雕开始剑荡诸天! 水豚小师妹她超强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貌美大师兄拒当万人嫌 护法他做不到啊 玄武:从零开始 铜镜约 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 无名剑主 剑荡江湖快意恩仇 衣冠谋冢 穿越之原始之路 靖康前夜:帝业重光 开局逼我替兄参军,拒绝后打猎养妻! 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替弟从戎成将军,全家跪求我原谅 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 明末造反:我的盲盒能开神装 小宝寻亲记姜妙 北军悍卒 孤鸿破苍穹 寒门书童:高中状元,你们卖我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