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华书柜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中国式秘书2> 第四章

第四章(3/3)

响力,可谓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等到担任阳江副市长时,他已经是全省同级官员中,最为年轻者之一。

    须知,在中国官场,像廖志国这样级别的官员,能力、水平往往已不甚重要,年轻反而成为一件宝器。

    况且,他这个副市长,是从农村基层一步步上来,先后主政过乡、县的党政,本身就积累了相当的经验与人脉资源。

    再加上,其岳父苏老主席是阳江官场老人,历练数十年结下广泛善缘,市委、市府领导以及周围僚属中,不少得过他的恩惠,有的甚至是老人一手提携上来的,这就为乘龙快婿做了厚实铺垫。

    因此,廖志国一旦到达了副市长这样的位置,难免年轻气盛、无所顾忌,急于建功立业,乃至吃着碗里、占着盆里、同时又瞟着锅里。

     横向比较下来,冯开岭在阳城做副市长时,就没有这样的幸运与底气。

    同为副市长,上要看书记洪大光、市长丁松的眼色行事,下要顾忌机关部委办局及县区那些“老古董”,同时还要左右逢源着市委副书记张大龙等几大班子同僚,正如林黛玉走在大观园,不敢乱说一句话、错走一步路。

     廖志国在阳江的成名之作,是那个让他引以为豪的“航母城”工程。

    可是,正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廖志国成亦“航母城”,差点儿败亦这个“航母城”。

     按说,作为一个主管城建的副市长,管辖的都是实权部门,位置也不能算低,只要老老实实做好分内工作即可。

    然而,由于上述诸多原因,尤其是长期在基层担任主官,独来独往、说话算数惯了,韬光养晦方面历练不够,位置变了,角色却未能及时转换,依然说话咄咄逼人,行事风格张扬。

    加上,在此前的为官生涯中,坐的是直升飞机,职级晋升周期短、速度快,从而形成了某种心理惯性。

    在这种特殊心态支配下,他就有点急不可耐,总是急于建功立业出实绩。

    为此,上任伊始,他便大张旗鼓在城市改造上做文章,今天折腾桥,明天鼓捣路,动静搞得很大,社会反响并不热烈。

    其间他也发现,在副市长任上做事并不似做县长、县委书记那般容易,受到掣肘的因素很多,难度比想象的大得多。

    于是,他转换思路,不再在那些不起眼的桥和路上小打小闹,而是谋求搞个大家伙一举成名。

     正在此时,北京一位高层领导来阳江视察,重点看了城市建设,最后发表重要指示时,在表扬阳江城市变化大、进步快、布局合理、美观整洁等诸多优点的同时,也向市委市府主要领导提出,遍览阳江全城,竟然没有一处让人印象深刻的现代建筑,距离现代化国际都市似乎少了些筋骨。

    领导走后,市委市府高度重视,立即对照批评找差距、抓落实。

    廖志国作为主管城建的副市长,更是一马当先。

    也是事有凑巧,正当廖志国绞尽脑汁思考计策时,偶然从某中央大报上看到一篇文章,回顾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建成以来,如何为上海城市增色,又如何吸引中外游客,成为当代新上海的重要地标。

    廖志国受其启发,马上设想阳江也应有一处这样的地标。

    于是,结合自己主抓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新兴崛起的现代服务业,“航母城”构想便脱颖而出。

     花费十几亿元巨资,在阳江建这样一座集商贸、办公、金融于一体的超大型建筑,是否具备应有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对此,阳江上下争议很大,甚至市委市府领导层意见也不一致。

     可是,廖志国却不管那么多,坚持强行上马。

    凭借主管城建的便利,充分运用地产置换、建筑商垫资等政策,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内,就使一座占地三百多亩、建筑面积十多万平方米的庞大建筑群,很快建成竣工。

    而且,早在建设初期,他就组织有关部门南上北下,广泛进行招商引资,成功游说了数十家跨国企业、上市公司签约进驻。

    “航母城”甫成,迅速红遍大江南北。

    正是因为这种巨大的成功,他的副市长职务前边,很快添加了市委常委和常务两个名称,从而使之距离期望中的主官大大跨近了一步。

    项目投入运营后,他当仁不让地兼任了董事长,成为这个国资控股企业的最高统帅,继续享受其光芒的辐射。

     说到“航母城”,自然少不了苏婧婧的身影。

    苏婧婧喜欢插手政事,强力介入、干预廖志国的工作,这在阳江官场几乎是公开秘密,也因此,人们私下送她一个雅号——“千手观音”。

    据说,早年苏老主席活跃政坛时,苏婧婧母亲担任中学校长,也是个对政治极具兴趣且话语欲强的女人,苏家餐桌便成为议政的重要所在。

    等到廖志国成为苏家女婿了,苏婧婧便接过亡母的衣钵,只是她对政事本身兴趣不浓,而对权力的交换与物化功能情有独钟。

    当年,廖志国在县里主政时,每逢重大人事调整,苏婧婧都要夜以继日接待访客,常常忙得废寝忘食,每次都不免累得小病一场。

    至于廖志国主抓的那个“航母城”工程,从拆迁到基建、装修,及至后来的招商引资,廖志国在前边忙乎,苏婧婧则在背后忙碌,几乎每个环节都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

    结果,阳江市政府换届前夕,正当廖志国踌躇满志以为稳坐市长宝座之际,几封人民来信给了他致命一击,内容主要涉及“航母城”工程背后的种种弊端,而且全是真枪实弹。

    是时,廖志国面临的境况之艰难与危急,与一江之隔的冯开岭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冯开岭这边出了问题,虽说有省委杨副秘书长、组织部年副部长几个人帮忙,可毕竟那些人在省里职位偏低,能量有限,只能采取偷梁换柱之类的办法,让秘书黄一平及其姐夫王大海顶包。

    廖志国的情况就有所不同,化解起来相对比较简单。

    前边说过,苏老主席在官场时间长、根基深,尽管眼下老态龙钟、神志不清,可老人家树倒架子在、虎伤余威存,很多关系并没有失效。

    况且,在N省官场上,阳江籍官员不仅势力很大,而且相互勾连非常紧密,紧要关头都会齐心协力共解危难。

    早年间,省级机关里曾经流行一句话——得罪什么人千万别得罪阳江人,巴结什么人不如巴结阳江人。

    这种状况的形成,最早应当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

    其时,改革开放起步不久,中央高层重视各种经济发展的典型,阳江辖区由于乡、村办企业一枝独秀,因此而带动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很快成为全省、全国的典型。

    此后这二十来年,经济发展指标往往成为官场晋升的风向标,阳江籍官员开始形成快速晋升的良性循环。

    省里几套班子里,不仅讲一口软糯阳江方言的官员越来越多,而且渐渐形成一个规律:只要在阳江党政主官位置上干那么两三年,很快便被提拔重用,有时即使本省暂无位置,也会被调到外省市,或者干脆直达中央部委。

    谙熟政局结构者皆知,所谓多米诺骨牌效应,最容易体现在官场,何况阳江人天生就喜欢拉扯攀附、相互奥援。

    由此,一人提拔带动众人,马上就产生了独特的“阳江籍官员生物链”。

    而在这些被提拔重用的官员里面,自然有好多是苏老主席当年的部属。

    如此一来,廖志国所面临的这点困境,又算得了什么呢? 省委梁副书记,正是苏老主席当年的部下。

     当年,苏老主席担任市委副书记,兼任组织部长,梁副书记还只是下边郊区的区委副书记。

    期间,省里要求上报一批后备干部名单,其中有一个赴美国培训半年的名额。

    时任市委书记是个刚刚就职的外来干部,对阳江官员情况不熟,便全权委托苏老主席主持推荐选拔。

    平时深得苏老主席赏识的梁副书记,成了那个幸运儿。

    从美国培训回来不久,梁副书记就被省里调去担任团省委书记,之后从宣传部长、纪委书记直至现职。

    可以说,没有苏老主席的鼎力帮助,梁副书记的升迁至少不会这么快,其官位也不可能达到眼前的高度。

     很多人喜欢用官官相护来指责官场现状。

    其实,对于不少官员来说,能够知恩图报、知道惺惺相惜,已然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优良品德。

    像梁副书记这样的领导,在老领导女婿遭遇困境之际,勇于伸出援手鼎力相助,比之更多忘恩负义、过河拆桥之徒,殊为宝贵。

     廖志国的事情,正如冯开岭的问题一样,都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的事实。

    可是,因为有了梁副书记的关心,一切又都迅速变得模糊、不确切,直至转化为误会、诬告、谣传、莫须有。

    只不过,舆论汹汹,不可过于逆势而上,只好由阳江调阳城易地提拔,让廖同志暂时委屈一下。

     办完这件事情,梁副书记不仅还了苏家一份人情,自己羽翼之下也多了廖志国这样一位铁杆忠臣,一举两得。

    官场情谊,有时就是通过血与火的实战锤炼,逐步变得固若金汤、坚不可摧。

     一个月前,梁副书记阑尾炎发作,先是住院手术治疗,后又专门在省城一处温泉疗养院休养。

    期间,廖志国除与洪大光一道,代表阳城市委市政府专程看望以外,还偕同夫人苏婧婧两度悄悄登门,其中一次是以晚辈身份表达敬意,一次是代表苏老主席叙以旧谊。

    同时,廖志国还以阳城市长名义,郑重向梁副书记发出邀请,请他到阳城休养、散心。

    梁副书记愉快地接受了邀请,表示一定抽空成行。

     前几天,廖志国又给梁副书记家里打过电话,再次发出诚挚邀请,那边答复说可以考虑,如果近期时间允许,当利用某个双休日来阳城看看。

    因此,廖志国以梁副书记欲来为由,不敢随便离开阳城,并不全是有意诳骗苏婧婧。

     不过,只有秘书黄一平知道,廖志国推掉北京之行,还有一个不便明说的理由:周日下午,阳城中专有一场网球比赛,廖志国是特邀嘉宾。

    这场球赛本身也许并不重要,只是省内几家中专学校的友谊赛,可关键是邀请者身份特殊,廖志国无法拒绝。

    这个邀请者,乃阳城中专团委书记、英语老师杨艳。

     24 廖志国结识杨艳老师,如同黄一平遇到郎杰克一般,也是非常偶然,或者说是天意使然。

     关于结识杨艳,还得从上周廖志国的那个专题调研说起。

     筹划中的“鲲鹏馆”项目,在黄一平的精心组织下,各路新闻媒体一齐发力,多种路径殊途同归,吹风、预热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

     廖志国从欧洲出差回来后,一看宣传舆论动起来了,而且搞得非常热闹,满意之余提出搞一次调研,一来他作为市长应该有个姿态,二来也需要借此促动一下规划、城建、文化、体育等相关部门。

     “不要通知任何单位,也不带其他人,就我们两个随便跑跑,走到哪里算哪里。

    ”廖志国吩咐黄一平。

     黄一平猜测,廖志国在基层工作时间长,养成了比较务实、随意的作风,不太讲究那种应景式的排场。

    这次调研,多少带点微服私访的味道,意在掌握真实信息。

     首站先奔规划局。

    早晨九点上班,廖志国与黄一平八点四十五就到了。

    规划局的大楼是在护城河风景带边上,左傍清澈护城河,右临阔大青翠的绿地,占据了市区最好的位置。

    区区三四十个人的编制,一幢别墅式四层办公楼,居然还装了两部电梯。

    保安不认识他们,黄一平上前出示了市府工作证,却没有表明具体身份。

    在走廊上,到处都可以看到身穿统一制服的保洁工,有的在清扫卫生,有的拎着开水瓶,还有的在给各个办公室浇花。

    一路走下来,廖志国的脸色就有点不好看。

     直到九点十五分,局领导们才陆续上班。

    局长于海东来得最晚,一看廖志国和黄一平站在走廊上,马上脸色由红转白,终至铁青,大夏天本来天气就闷热,额头上的汗说下就下。

     黄一平和于海东是老交情,原本都是冯开岭麾下的干将,曾经一起参与过好多机密。

    年前因为那场风波,算是树倒猢狲散,彼此慢慢疏远。

    尤其是黄一平下放党校期间,于海东既是自顾不暇,也是有意避嫌,竟然一次也没和他联系过。

    三个多月前,黄一平再回市府,于海东又主动靠了上来,电话里话不投机显得尴尬,就改用短信,还时常给黄一平送点烟酒茶之类的小礼品,其中也包括上次帮冯开岭转交的毛尖。

    本来,廖志国决定视察规划局,黄一平应当悄悄打个电话给他,毕竟大家曾经是同船上的渡客。

    可是,黄一平还是有些拿不准,廖志国的这个举动,是否也有考察自己的意思呢?对于这个于海东,廖志国自然知道其与冯开岭的铁杆关系,如果万一他觉察到黄一平的通风报信之举,岂能不产生联想甚至误会,进而对黄一平的忠诚产生怀疑。

    因此,他还是没有多这个事。

    现在看到于海东难堪,心生怜悯之余,多少也有点感觉不安。

     在规划局办公楼上,廖志国几乎逐层楼、每个房间都转遍。

    看过星级酒店般豪华的职工食堂,又来到设施一流的健身休闲中心,再踏入偌大的现代化视频会议室,廖志国嘴里啧啧有声,还意味深长地问于海东:“你们局总共多少人?” 于海东自然知道问话背后的意思,硬着头皮回答:“正式职工四十二,临时工和借用人员四十五。

    ” “唔?”廖志国这个习惯性口吻,陡然加重了至少两个八度,拖长了若干音节。

     跨进于海东的办公室,廖志国有意在那宽敞的空间里大步走了两个来回,口中念念有词似在数一二三四,然后又分别在柔软的真皮沙发、大班椅上坐了坐,还刻意用力压了压,令一旁站着的于海东坐立不安。

     好不容易回到正题,召集班子成员听取汇报,于海东们早已经心力交瘁,不知所措。

     由于有了前边的这段前奏,于海东的汇报就显得结结巴巴。

    廖志国也不想听他照本宣科,干脆直接提问,有的要求介绍概况,有的则要求提供具体数据。

     廖志国在阳江分管城建、规划多年,提出的问题自然切中要害,于海东回答时既不敢随便糊弄,很多数据却又一时说不清楚,满头满脸的汗真是如雨一般。

     “以前在阳江工作时,一直听说阳城的城市规划搞得很好,也经常在报纸、杂志、电视上看到你们的光辉形象,上头领导来视察啦,外边客人来参观啦,亮点很多,也总结得头头是道。

    今天到现场简单这么一看,又听了你们的汇报,好像除了办公场所豪华气派之外,实际工作相当一般,宣传与现实差距不小,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嘛。

    唔?”廖志国撂下几句话,起身就走。

     在门口,于海东可怜巴巴地用眼神向黄一平求援。

    趁着廖志国不注意,黄一平悄悄和于海东耳语:“没办法,突然决定来看看,也没来得及通气。

    ” 出了规划局,廖志国似乎并不生气,相反,情绪还相当好。

    黄一平猜想,他是利用这个机会,把肚子里积蓄了好久的话说了,因此才这样。

     中午,廖志国嘱咐黄一平:“原定下午到文化局、体育局机关的计划取消,直接到影剧院、体育馆、文化馆、少年宫、体育活动中心等几个地方现场调研。

    通知文化局、体育局的班子成员,一起参加调研,随时汇报情况。

    另外,让市里几家新闻媒体派记者参加,公开报道这次调研活动。

    ” 由于事先没有通知,黄一平电话一打,几个主管局的头头就傻眼了。

    文化局长孙健半天不接电话,打到家里说是中午没回来,几个副局长支支吾吾说不清去向,还是办公室主任说了实话:“孙局长中午有个接待,这会儿可能在桑拿,我马上把他找到,直接奔影剧院。

    ” 体育局长姜如明更有意思,接到黄一平电话,连问几遍“你是谁”,居然都没听清黄一平的名字,直到黄一平吼出廖志国三个字,那边舌头才调直了,估计当场吓得不轻。

    黄一平警告道:“赶紧设法醒酒,把浑身酒气搞清爽些,在体育馆待命。

    ” 黄一平这一通忙乎,总算没有让孙健和姜如明出丑。

    廖志国先到影剧院,文化局长孙健已经红光满面在那儿恭候,远远就能闻见他身上沐浴露的香味。

    不知情者还以为,他是专门沐浴净身迎接廖市长。

    一小时后,姜如明赶在廖志国前边出现在体育馆,脸上虽然还有些潮红,眼睛里也满是血丝,可舌头已经运转自如,嘴里喷出的也是口香糖的甜味儿。

    黄一平赶紧向廖志国介绍说:“姜局长这些天在县里调研,刚刚从基层赶回来,听说最近日夜加班加点,是在带病工作哩。

    ” 一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式的调研,看到的是文化、体育场馆拥挤、破旧,里面的设施非常落后,从工作人员到市民群众,无不迫切希望新一届政府加紧解决。

    最后,廖志国对着电视镜头和录音笔,发表了一通调研感言,无非心情沉重、感触良多、责任重大、时不我待,云云。

    说到底,顺应市民群众呼声,改善阳城文化、体育设施,已经列入市府重要议事日程。

     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在调研考察结束之际。

    其时,廖志国在众多官员簇拥下,正从体育活动中心走向自己的专车,记者们早已提前赶回单位发稿,陪同的体育局官员纷纷准备择机上前握手告别。

    似乎就在无意间,廖志国突然右转身,目光对准了不远处的网球场。

     这时,虽然已是傍晚下班时分,可夏天的太阳还高高挂在西天。

    夕阳余晖中,一个娇美的身姿立即引起了廖志国的注意,令其停下了匆促的步伐。

    那是一个青年女子,身高足有一米七,穿着超短裙装网球服,身体曲线圆润流畅,裸露的腿、臂雪白耀眼,披肩长发以丝绢束在脑后,突显出柔美的脸、颈部轮廓。

    那女子显然是个网球高手,时而高高跃起扣杀,时而挥拍奋力发球,丰满结实的胸部似两只不肯安分的小兔,比网球更加吸引观者的眼球。

     “不错!不错!唔?”廖志国也许自觉到有些失态,转身朝黄一平等人点点头,脸上竟然飘过一丝孩童般的赧然。

     “是的,发球技术确实一流。

    在这方面,廖市长也是高手哩。

    ”黄一平向周围人介绍,也算是帮廖志国稍加搪塞。

    不过,他也知道,那网球场上的女子,确乎在廖志国的心里产生了震撼,否则以他一向洒脱的性格,断不会有如此失常神态。

     “那个女孩叫杨艳,是我的一个表妹,在阳城中专做英语老师,从中学开始就喜欢网球。

    ”姜如明马上趋前向廖市长报告,同时大声招呼杨艳过来。

     “英语老师?你的表妹?唔?好,好!”廖志国看着那个飘然而来的女子,两眼大放光芒。

     杨艳闻声过来,叫了姜如明表哥,并由表哥介绍给廖市长认识。

    廖志国握着那只热汗淋漓的手,好久才松开,说:“杨老师球打得这么好,完全可以做教练嘛。

    唔?” 那个杨艳毕竟整日厮混于讲台,面对廖志国一行,自然不会怯场,只在脸上稍稍飞了点红霞,马上痛快答应道:“教练谈不上,倒是可以做个陪练,随时同廖市长切磋球艺。

    ” 事隔不过数日,就在廖志国决定陪同苏婧婧赶赴京城的前一天,杨艳果然打来电话,说是全省中专学校在阳城有个网球友谊赛,校领导诚挚邀请市长大人拨冗光临,同时也想见识一下领导的球艺。

    既然是杨艳亲自打来电话,又是全省性的一个比赛,廖志国就无法拒绝。

    可是,这边已经答应了苏婧婧同去北京,那个表妹又事关儿子未来的留学生涯,廖志国也是左右为难。

    恰此时,黄一平不失时机提醒道:“不是说省委梁副书记要来么?” 真是一语唤醒梦中人,廖志国当即对苏婧婧编了一套说辞,让她不好阻拦与发难。

     黄一平在陪同苏婧婧赴京前,悄悄对杨艳做了点信息收集,获得的大致情况是:杨艳,女,二十八岁,中共党员,本市海北县城人,毕业于省城师范大学英语系,爱好体育、音乐,两年前结婚,丈夫是第一人民医院内科医生,医学博士。

    杨艳在学校表现不错,各方面对她的总体反映是活泼好动,待人热情大方,算是人长得漂亮且又懂事的那种。

    唯一令黄一平感觉不安的,是她丈夫器量偏小,且对妻子很不放心,经常因为陌生男人多看妻子两眼,就吵闹生气,属于典型的醋坛子。

     从北京一回来,黄一平果然发觉,廖志国在家玩得并不愉快,原因就在杨艳的丈夫——那个医学博士身上。

    据说,杨艳与廖志国搭配双打时,适逢医学博士来接她。

    丈夫在场外脸色冷峻,妻子在球场上就手忙脚乱,害得廖志国的技术只发挥了五成,并且草草收场,打得很不尽兴。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让你辟邪,没让你在恐怖游戏开车 病弱美人在诡异世界封神 穿成残次品?全星际大佬嗜我成瘾 全妖界都在等她退休 鲁王宫成了5A景区?你胆够肥啊 炼银劫 髻杀 瞬移凶案现场,真千金被团宠了 末世求生:小丧尸被毛茸茸团宠! 在诡异整容app里封神 末世来临,我靠文物打卡系统成神 半穿越路上的造挂之旅 提前觉醒异能,她在末世种田躺赢 恶雌公主从良后,雄兽们争红了眼 鬼媒 看见弹幕后,众兽夫被钓成翘嘴了 九时墟 恶雌被退婚?搬空兽夫库房去流放 快穿:主神太绿茶,宿主悠着宠 永乐鬼案录 水不暖月 创世界纪元 暴力恶雌,众兽夫跪着求宠 精神力0?全星际哨兵求我做向导 末日降临:我靠变废为宝一路躺赢 NPC在惊悚游戏艰难逃生 髻杀 渣雌死遁五年回归,黑化父子爱惨 炼银劫 梦里穿越十二宫 荒野求生:毛茸茸同居手册 末世求生:小丧尸被毛茸茸团宠! 全球末世:娇软白莲丧尸王杀疯了 迷雾之城,窥探者背后的秘密 末日降临:我靠变废为宝一路躺赢 抽卡后,邪神成了我的吐槽役 海上无土种田?我点满藻科技 道不明之寻龙 全球缺氧我有小世界,开局先杀狗男女 双系统伺候你一人,这福气小得了? 公路求生,我的房车是移动别墅 我以饕餮镇诸天 噬骸武装 斩妖灭鬼,从高中开始 觉醒功德系统:靠断案成警界神话 诡神,杀! 回望之风云骤起 聊斋:兰若寺收美妖,点化聂小倩 新阅微异谈 星际之农女悠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