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蒸汽时代(2/3)
可想而知。
仿佛猜到众人所想,党爱国道:“甲弩坊每日可产锁子甲一百领。
”
众人面面相觑,不可置信,如果这是真的话,那么起码需要上万个工匠吧,但整个军器所也不过就这些人,不可能全部用来生产铠甲。
陈宜中是当过丞相的人,考虑问题更加全面,他断定党爱国在夸大其词,制作这么多铠甲首先需要的是铁,但流求根本就没有铁矿!
“党尚书,能否参观一下作坊,看看匠人们是如何制造的。
”陈宜中冷笑着提出要求,他料定党爱国会吃瘪,而文天祥会打掩护,可是出乎他意料的是,党爱国欣然同意。
制造锁子甲的工坊在一处用红砖建造的巨大房子里,离得老远就听到轰隆隆的巨响,党爱国也不解释,领着众人进门,站在门口欣赏他的杰作。
车间内,几台钢铁机器正在蒸汽机的驱动下工作着,从隔壁炼钢厂的炼钢炉中炼出的钢坯进入水箱式拉丝机,拉成长长的钢丝,然后被车床截成均匀的一段段,冲压成扁平的钢环,趁热链接成三尺宽的钢布,最后的环节才是手工制作,匠人们按部就班的将这些钢布制成锁子甲上衣,领口和袖口用棉布包裹,内衬一层丝绸。
另一侧的机器里,一顶顶铁盔正在流水线上生产出来,这是冲压出来的铁盔,没有红缨尖顶和凤翅抹额,但是内衬牛皮,另有皮条用于扎在下颌处,盔上还有一个冲压的宋字,工匠拿着毛笔蘸着红漆,挨个给这些宋字上色。
众人都被这一幕震惊了,不用人工,全凭机器,这到底是仙法还是妖法!
吕御史似乎变成了哑巴,陈宜中搜肠刮肚也找不出词儿来挑毛病,他虽精于内斗,但大面上的问题看得清楚,大宋兵器犀利,将来收复故土,大家都有的官做,总比在这小岛上争权夺势要强。
事到如今,想鸡蛋里挑骨头的人都改变了立场,一个个就像是走进了科学少年宫的小学生,急不可耐的想看到更新鲜更离奇的玩意。
党爱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在靶场上演示了军器所的镇店之宝,镇国大将军炮。
这是一门用青铜铸造的火炮,采用了空腔注蜡技术,铸造过程中不会形成气泡砂眼,火炮打磨抛光过,外表锃亮光滑,精美绝伦,简直是一件艺术品。
现场演练的炮兵是禁军中挑选的膀大腰圆之士,四名炮手操作一门大将军炮,炮身上有两个耳,正好卡在炮车两侧的凹槽里,炮车装有铁箍木轮,可以人推马拉,也可以装在战船上使用,士兵们推着炮车来到海边,构筑炮兵阵地,将炮车尾部的驻锄埋在土里,拿出一个木制的规尺像模像样的测量了一番,调整了炮口的高度,然后用烧红的钢钎引燃了药室的发射药。
一声巨响,炮口火焰四射,一枚炮弹出膛了,眨眼间就落在远处的海里,溅起一股高高的水柱。
小皇帝赵昺当场就吓哭了,按说皇帝也是从小见惯了大场面的,刀光剑影见的不少,但如此震耳欲聋的炮声来的太突然了,别说他一个七岁的孩子,就连陈宜中都差点当场尿了。
炮手测量了距离,报告说打到一百丈的距离。
这下陈宜中明白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