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感应(1)(2/3)
就能模糊感知到这个节点的大致方位,一旦找到,就能发现突破口,否则就不知道要耗多长时间才会有头绪。
苏东辰在回京的路上耽搁了半个多月,只感应到任务节点与军事无关,倒是与宫斗、宅斗有关。
回京后,进入安国公府,他的感应更加明确了一些,节点与安国公府有关。
等到看见苏惠兰和胡胜,感应更加清晰,节点与这两人有关。
稍加推测,他就认为那个节点定是嫁妆中的物件。
因此,他才会急着到会宁伯府为苏惠兰撑腰,顺便以此为借口,将胡氏手上的权力夺过来,完全掌控安国公府。
胡氏有心计,也能豁出去,譬如当年冒着身败名裂的风险去引诱安国公,最后成功当上了国公夫人。
但她生长于败落的会宁伯府,终究格局太小,满眼看着的都是那点蝇头小利,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所以他必须把她拘在府里,不能再让她当这个家了。
安国公府不能毁在她手上。
他一边想着心事一边顺着感应走,终于看到了一个檀木盒子。
他顺手拿过来,打开来看了看,便确定就是这个东西,于是递给后面跟着的沥泉,“先拿着,等会儿总算。
”
为免别人怀疑,混淆视听,他又拿了一些随身空间目前最需要的富含灵气的各种宝石和玉器、蕴含神秘力量的青铜器、生机盎然的木器。
这些东西大部分都是珍品,有的看着却比较寻常。
就算有人查他,知道他拿的这些东西,也猜不出他的用意。
要拿走的物件总共有百余件,苏东辰按照市值,给苏惠兰送来了十套精美绝伦的头面首饰、上好的几十匹绫罗绸缎、一盒子滚圆大珍珠,都是从南方带来,也正是她眼前急需的,另外还有京城里的一套三进宅子,若她以后想要出府透口气,也有地方去,另外再给她一万两银子的银票压箱底,这就像是雪中送炭,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他们按规矩写好部分嫁妆置换文书,签章用印,还要送到官府备案,一切都做得滴水不漏。
苏东辰安排到会宁伯府的陪房有一半是退下来的老兵及其家属,忠心,能吃苦,肯干活,虽已退伍多年,身手却比普通的下人要好得多,另外一半是长期在安国公府坐冷板凳,让胡氏不喜的那些家生子。
安国公府传承三百年,府中奴仆父生子,子生孙,越来越多,能分些出来,也减轻些负担,那些奴仆也有个奔头。
肖妈妈带出来的两个管事妈妈和沥泉选的两个外院管事都精明强干,会宁伯夫人安排的内外院管事也都比较容易收买,基本上没有后患。
跟在苏惠兰身边的四个大丫鬟有两个是武婢,等闲三五个壮汉不能近身,另外两个懂医术、会算账、精女红、善烹饪,能帮她很大的忙。
这些人都知道,以国公府世子爷对三姑奶奶的看重,一旦三姑奶奶生下儿子,就必是世子,以后肯定会继承伯爵府。
别看这座伯府现在穷困潦倒,后辈纨绔不争气,只要有未来的安国公扶持着,富裕兴旺指日可待。
届时,他们这些在艰难时候一心为三姑奶奶尽忠的人必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