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本经(2/3)
睛猛地睁大,“你怎么了?”
“这两天受了些风寒,全身无力。
你怎么来了?”
“张广良给我写信,我连夜从凤都赶来,跑死了三匹马。
我没想到……太子妃也在这里。
”月山旭看了看荀香,斟酌了很久,决定还是这样称呼比较好。
太子妃这三个字,对于荀香来说,仿如做梦。
她冲月山旭笑了笑,算作打招呼,默默地松开了放在淳于翌轮椅上的手。
月山旭对淳于翌说,“你的身体还能撑得住吗?我们不能在此久留,你要尽快返回凤都,主持大局。
”
“怎么?发生了什么事?”
“炎氏在湄洲起兵造反,南方有几个州府已经归降,形势刻不容缓。
”
“什么?”在场的几个人异口同声地叫了起来。
淳于翌拔高了声调,“他何时回的湄洲?全国设了那么多的关卡,他居然还能逃脱?”
“无论他怎么逃脱,如今他已经起兵谋反。
他出师的借口是你谋朝篡位,软禁皇帝,不忠不孝不义。
许多地方官不知京中的情况,纷纷响应他,照此下去,他很快就会打来凤都。
”
淳于翌按着胸口,咳嗽了几声,觉得喉咙干涩,正想开口要水喝,一杯水已经递到他面前。
他抬眼看着荀香,感激地笑了笑,接过水喝尽。
喝完之后,对月山旭说,“你给我一个时辰想一想。
”
“殿下,我们没时间了!”
“不,我一定要想清楚,你给我时间。
”淳于翌说完,转着轮椅出去了。
月山旭想要上前叫住他,荀香却说,“月山将军,你让他静一静吧。
我刚才与他说话,他说在考虑大佑的将来。
想必他接下来要做的这个决定,对大佑的影响很大,所以他要仔细考虑清楚。
”
月山旭道,“炎氏的叛乱如果不镇压,大佑哪里还有什么将来?北有大梁虎视眈眈,南越也是蠢蠢欲动。
南越虽然是小国,但趁大佑内乱的时候渡江,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到时候国家四分五裂,国将不国!”
“我们都知道这个道理……但还是先耐心等候吧。
”
众人在前厅等着淳于翌,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月山旭走来走去,耐心也一点点地消失。
他听说淳于翌被山贼挟持,二话不说地离开凤都,只留下萧沐昀和徐仲宣等主持日常事务。
但他们年纪尚轻,更没有上阵杀敌的经验,如何能够指挥前线作战?最棘手的是徐望山那个老匹夫,迟迟不肯把近畿军的军权交出来,也不知道在打什么算盘。
他真恨不得把淳于翌敲晕,直接扛在背上下山。
荀香见月山旭心急如焚,打算说点别的事情来分散他的注意力,“不知道大将军你之前听过酒泉城里的事情吗?”
“酒泉城?”月山旭看着荀香,“除了人烟稀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
”
“那个张广良,以前是你们月山军的人吧?我听说敦煌被破之后,皇帝派你们月家军的人来酒泉驻守,防止瘟疫蔓延。
”
月山旭点了点头,“他以前是我的副将没错,太子妃此言的意思是……?”
荀香探头对左奕青说,“左叔,还是你来说吧。
”
左奕青点了点头,接过话头,“月山将军,酒泉本来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就算曾经发生过瘟疫,战乱,现在一切都平定了,城中还是如此萧条,甚至商队都没有来往,对于这点你一点都不奇怪吗?”
月山旭想了想说,“我一到酒泉城就往这里来,具体的情况也没有了解。
左将军可是知道什么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