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2/3)
间才会知道要打仗了。
如今的长安城里,百姓们只是有些疑惑,为什么接连几日,都有快马在城内城外跑来跑去,而且出长安的大户人家似乎多了些,城门处的盘查也严了一些,尤其是针对那些出城的西域商人们。
不过,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在一些消息灵通人士的透露下,许多人也都明白了如今的形势,或是陷入到激动或是陷入到惶恐之中。
“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有老者对着街坊们说,“陛下还在呢,朝廷也还在。
况且,悲田院也还在呢,我下午还得去那儿开点药去。
”
对他这样的病人来说,悲田院照常开业,就说明一切都不打紧,都还在正常的轨迹之中。
悲田院的人潮越来越拥挤了。
两年的时间足以让它的名气传播到江南山北甚至是西域一带,如今的悲田院迎来了无数从四面八方前来求医的。
它所在的升道坊,原本是城南一个人丁凋零的里坊,可现在悲田院甚至将隔壁好几个里坊都带得热闹了起来。
一些从外地来求医的会在隔壁里坊赁房子住,有豪客甚至直接买下房子。
说来也好笑,太医院的一些医师和太医们倒也嗅觉灵敏,觉得这块地方日后的房价肯定会更高,于是纷纷在此置产。
有一位太医甚至联合族里面一买就买了十来栋宅子。
徐清麦戏言,这是大唐最早的“炒房客”。
不过,升道坊的房子是不对外出售的。
前半部分悲田院,后半部分医学院以及工作区,在建造之初就规划得明明白白。
之前曾有不少官员认为将一整个里坊都划拨给悲田院未免过于浪费,但现在他们都闭嘴了。
不仅仅是悲田院的病人越来越多,医学院也扩大了规模,又招了一届,医学生们也越来越多了。
而第一届医学生已经满了三年,按照教学规划,他们到了挑选专科方向的时候了。
在徐清麦去江南之前,这项工作便已经在进行,待到她回长安后,学生名录便摆在了她的案头。
刘若贤、莫惊春、侯远道等等,三百个学生里有一半选报了外科,然后经过考核,刷掉了一半,现在正式的外科生有七十多个。
徐清麦穿着太医服站在讲台上,下面坐着的便是她的新学生们。
她环视了一下教室里所有的人,这是一个环形的教室,无论学生坐在哪里,都可以将讲台看得很清楚。
“身为大唐唯一的一位外科医生,我要感谢你们对外科怀有如此大的兴趣。
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你们将在这所医学院里接受严格的培训与学习,成为大唐第一批的外科医生。
“外科,在过去的时候,人们对此充满了误解。
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时候人们还是茹毛饮血,有一个人忽然觉得头疼,部落中的巫医认为是邪祟侵入了他的头部,只需要在头骨上钻两个洞就可以将其中的邪祟放出来,他就能得救……”
徐清麦对学生们讲述了外科的历史,她讲了遗址中发现的头骨,讲了华佗和他失散的医书,学生们听得极其的认真,即使他们之前曾经就在徐清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