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2/3)
是见惯她美貌的祝平祝安二人,亦是惊艳了许久。
进了这城中,自然是要弃了马车,改为花轿。
市井的喧闹声不绝于耳,混着锣鼓的声音。
假成亲而已,她原本应该无比的平静。
然而此时此刻,她居然有一丝紧张。
花轿极有规律的小幅度摇摆着,一晃一晃如同她此时的心情。
花轿停下时,她的心都提了起来。
她听到有人说“新郎倌踢轿门了”,整个人都紧绷着。
男人的花靴踢着轿帘,帘子被掀开的同时,她又看到了那张与慕容梵有几分相似的脸。
她恍惚了一下,下意识掐着掌心提醒自己。
这个人应该不会是慕容梵!
一应婚礼流程都有,礼成之后送入新房。
隔着盖头的纱,她将这宅子与布局看了一个大概。
不得不说,这宅子不错,尽管外表上看着倒是寻常,内里的布置却精致雅观,新房更是如此。
雕窗刻柱自是不必说,一室的暖色并非来自烛火,而是因为珠台之上的夜明珠,一眼望去如万千光华入了眼。
此等豪富,让人望而却步。
“姑娘,姑爷看来确实有不少的恒产。
”祝平低着声,语气却是欢喜。
祝安更外露些,已然喜形于色,“京里那些狗眼看人低的,还当姑娘嫁过来会受苦受穷,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咱们姑爷不仅有本事,且还不缺银子。
”
姜姒暗暗心惊,从浮光流火到银天马,再到这鸡子般大的夜明珠,哪一样都不可能是寻常人能拿出来的。
如果说之前她还以为是聚贤会的手笔,如今她已全盘否认,因为没有人会为了一个三百两的买卖下如此的血本。
这时,有一美妇人进来。
乍一眼看去,主仆几人都已惊艳。
美妇人看上去年纪不小,衣着也极为素净,发饰也极为简单,眉眼平和肤白貌美,那辨不出年纪的容色,以及淡然的气质,令人为之倾倒。
她自报家门,说自己是隔壁的邻居,姓柳。
今日是应莫须有的邀请,前来帮忙的。
她的手里端着饭菜,问姜姒饿不饿。
姜姒确实有点饿,但并没有什么胃口。
许是因为路途劳累的缘故,也或者与她此时的心情有关。
柳氏摆好饭菜,劝她多少吃一些。
“莫夫人,你别嫌我话多,我一看到你,就想到了我自己。
当年我也是你这般年纪离开父母,跟了一个从未见过的男人。
那时我也像你这样忐忑不安,彷徨无助。
”
这样的话,立马拉进了彼此的距离。
她问:“柳夫人,你可能不知道的,这是我自己的选择。
”
柳氏微微一笑,越发气质卓越,又让人有如沐春风之感。
“不管是被人推着走,还是自己的选择,人在紧要关头时,或多或少都会犹豫。
犹豫自己是不是做错了,犹豫自己是不是应该改变心意?但无论如何,得活着,得吃饱饭。
”
一番话,说到了她心里。
她默默地坐下,听劝地端起了碗。
柳夫人说得没错,不管她心里的纠结的是什么,都要吃饭。
饭菜看上去清淡,但入口却是微微的酸辣味。
哪怕她之前没什么食欲,此时却突然多了几分胃口。
“柳夫人,谢谢您。
”
若不是用了心,又怎么会准备这么合心意的饭菜。
柳氏看着她,目光温柔而喜欢。
“你满十五了吗?”
“我十七了。
”
“瞧着面嫩,还像个没长开的孩子。
”柳氏的目光越发的爱怜。
等她吃完饭后,柳氏收拾了碗筷,交待了祝平祝安几句,无非是厨房在哪里,如何烧水之类的话。
人一走,祝平不无感慨地道:“姑娘,这位柳夫人真和善,但我瞧着她怎么也不像个寻常的妇人。
”
姜姒深以为然,不管是言谈还是举止,柳夫人都不像个民妇。
这三元城啊,果真是藏龙卧虎。
她示意两人过来帮她卸凤冠换嫁衣,祝安很是不解,“姑娘,您不等姑爷吗?”
一般的婚礼流程,还有最后两项,一是揭盖头,二是喝合卺酒。
但他们是假成亲哪!
“他应是不拘小节之人,想来也不在意这些繁文缛节。
这凤冠压得我头疼,你们快些帮我取下来。
”
一听她头疼,祝平祝安自是不再犹豫。
取下凤冠,换下嫁衣后,她拿着一本书看。
这般状态,半点也不像是新婚之夜的新娘子。
祝平和祝安对视一眼,你来我往地打着眉眼官司。
“姑娘是不是不喜欢姑爷?”祝安小声嘀咕。
祝平摇头,“不知,但看上去应该是不太满意。
”
“为什么啊?”祝安不解,“姑爷长得好,人也有本事,还有钱,对姑娘也很上心……”
她们声音很小,可是房间里很静,姜姒想装作没听到都难。
“他长得再好又如何,有些银子又如何,到底不过是个平头百姓,我为什么会满意?”
这话是违心之言。
若是她满意,日后如何顺理成章地和离。
所以从这一刻开始,她就得为以后做打算,首先就是给身边的人洗脑。
“姑娘,您得往好的地方想。
”祝安劝她,“奴婢觉着,姑爷对您还是很用心的。
”
“送嫁衣就是用心了?”
“这可不是普通的嫁衣……”
祝安正说着,莫须有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