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3/3)
晓苹说,啥。
玉宝说,十年前,我阿弟去世后,眼角膜移植给了逸青。
赵晓苹惊奇说,还有这种事体。
玉宝说,所以逸青,不止是我小叔子,还是我阿弟。
赵晓苹说,明白了。
玉宝说,今早,阿桂嫂遇到逸青后,同晓苹讲了啥。
赵晓苹说,讲啥。
再看玉宝脸色,突然明白过来,笑说,我还稀里糊涂。
想啥呢,阿桂嫂,有丈夫哩,而且,年龄差太多,阿桂嫂那样女人,欢喜的,也是潘老大这样成熟男人,才不欢喜潘小四,童子鸡。
玉宝说,不一定。
赵晓苹说,不信就罢,阿桂嫂啥也没讲。
玉宝说,反正以后,只要看到,阿桂嫂和逸青在一起,立刻、马上打电话给我。
赵晓苹说,晓得啦。
不过我还是要讲,玉宝想太多,潘小四住上只角,天天在学校,两个人,八竿子打不到一起。
玉宝说,话是这样没错,但我心里莫名发慌。
赵晓苹说,太闲的缘故,工作寻的哪能了。
玉宝笑说,还在看。
复兴坊居委会吴主任,胖呼呼,一脸笑眯眯,潘家妈打过招呼,吴主任也热情,带着玉宝,先去里弄生产组参观,介绍说,居委接到新通知,工作分配安排,主要偏重返城知青一批。
里弄有四家生产组,一家食堂。
玉宝去食堂看过,还蛮清爽,但人员已经饱和。
一家生产组,做出口洋娃娃,七八个人,埋头往娃娃肚里填刨花。
二家生产组,剥虾仁,还未进门,腥臭味扑面。
三家生产组,钉钮扣和拆纱头。
四家生产组,印刷龙虎人丹外包装。
吴主任介绍待遇,八角一天,做六休一,做满八个钟头。
算下来,每月工资廿块,但可以去食堂,吃一顿免费中饭,不吃也可以,补发粮票。
玉宝说,大概要等多久。
吴主任歉然说,现在的情况,实属僧多粥少,但能理解,那急迫需要工作的心情。
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如果旁的街道工厂需要人手,也会进行调剂。
玉宝听得明白,还是要等,至于等多久,没人讲得清楚。
走出居委会,玉宝的心沉甸甸,漫无目的在街道走,不晓走了多久,走到襄阳公园。
坐在长椅上歇息,风有些冷,落了一地黄金叶,却不是真黄金。
走来一对男女,坐到对面,玉宝瞧着熟悉,再细看,竟然是张维民和孔雪,一吓,站起落荒而逃。
张维民和孔雪收回视线,孔雪冷笑说,像看到洪水猛兽,我俩又不吃人。
张维民忍不住笑。
孔雪说,笑啥。
张维民说,不要以为所有女人,侪像孔总这样。
孔雪说,哪样。
张维民说,讲太清爽,就不美丽了。
孔雪哼一声,想想说,潘总最近好吧。
张维民说,还可以。
孔雪说,啥意思。
张维民说,鸳鸯楼工期太紧,婚假没休,蜜月也没过,白天黑夜、蹲在工地现场。
孔雪沉默片刻说,不会感情出问题了。
张维民说,难讲。
孔雪说,刚刚,这潘太太是不是在哭。
张维民说,真的假的。
孔雪说,我了解女人,没心事,不会得一个人,坐在公园哭。
张维民说,我不懂。
孔雪站起,精神抖擞说,走了。
张维民笑着摇头。
潘逸年来到绿波廊餐厅,走进包房,在广州认得的嘉丰地产雷总、新村开发宋总、澳门地产商冯总,还有香港李先生,孔雪、张维民,已经全部到齐。
潘逸年脱掉风衣,落座,笑着说,实在抱歉,我来晚了。
?第六十八章规划
李先生说,要表诚意,罚酒三杯。
潘逸年没有犹豫,端起一饮而尽。
李先生说,还得罚酒三杯。
潘逸年擦拭嘴角酒液,笑说,为啥,给个理由先。
李先生说,结婚也没通知我们,该不该罚。
雷总附和说,听到有传,还以为假新闻,竟然是真的。
宋总、冯总也说,是要罚。
潘逸年没多辩,连吃三杯。
李先生说,还得罚酒三杯。
孔雪说,好哩,意思意思可以了。
李先生说,孔小姐倒是一如既往。
众人心照不宣笑。
孔雪说,不要瞎讲,鸳鸯楼项目,潘总和我再次达成合作。
我不偏向潘总,难道偏向李先生不成。
冯总说,李先生,暗示够明白了。
李先生说,我是个笨人,暗示听不懂。
孔雪将潘逸年的三杯酒,倒进碗里,端起说,李先生,为我俩今后的合作,我先干为净。
宋总赞说,巾帼不让须眉。
雷总说,有来有往真君子。
李先生哈哈大笑,而不动。
冯总说,回一杯,总要回一杯。
李先生说,下次吧。
孔雪瞟了瞟潘逸年,潘逸年只笑着看戏,不帮腔。
孔雪失望说,算罢。
仰颈将酒吃光。
饭局吃到尾声,雷总、宋总和冯总,由张维民陪同,去逛城隍庙。
孔雪有些醉,躺到旁边沙发上。
李先生说,鸳鸯楼打算何时竣工。
潘逸年说,十二月初竣工,清理干净,十二月底前验收完成。
二月初,会有一百多对夫妻入住。
李先生说,工期太紧张了,能如期交房嘛。
潘逸年说,还好。
李先生说,什么叫还好。
潘逸年苦笑说,我天天在现场蹲,不如期交房,我对不起自己。
李先生明白意思,大笑,好奇说,听闻潘太太年轻貌美,照片可有,让我一睹芳容。
潘逸年笑而不应。
李先生说,小气。
想想又说,鸳鸯楼结束后,离开中海,还是决定留下来。
潘逸年说,离开。
李先生说,想自己开公司。
潘逸年说,想肯定想,但目前政策难判,形势不明,还要慎重考虑。
李先生说,不懂,还要考虑什么。
潘逸年笑笑说,我要开地产开发公司,最需要是啥。
李先生说,当然是人。
潘逸年说,没错。
现在中央文件规定,个体经营户,雇工一律不许超过八个。
李先生说,这是为什么。
潘逸年说,八人以下叫请帮手,八人以上叫雇工,雇工成为雇佣关系,产生剩余价值,形成剥削。
李先生恍然明白,皱眉说,我们搞建筑的,这点人远远不够啊。
潘逸年说,上面虽也有“三不”原则,持观望态度,保险起见,我打算边干边等。
李先生说,边干边等,干什么,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