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华书柜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表妹万福> 第105章

第105章(3/3)

皇帝现身登上城楼。

     巳时中,午门正中门楼左右的阙亭之中,传出钟鼓之声,两声相和,悠长沉凝,一顶龙辇,在前后仪仗的护卫之下,被抬到了午门的北门之前。

     龙辇停下,皇帝的身影,终于出现在了通往午门城楼的那条步道之上。

     皇帝头戴十二旒的帝王冠冕,身穿日月、星山、织火、华虫的十二章帝王冕服,朝着城楼一步步走来。

     他的面色是灰白的,眼底带了血丝,刚刚下辇的一刹那,脚步微微一晃,仿似有些站不稳脚,额前十二旒簌簌晃动,幸被身旁的李元贵一把扶住。

     “皇爷爷,你怎的了?” 一早起,慈儿便也觉到了皇帝的异常,此刻有些不安,轻声问道。

     “皇爷爷没事。

    ” 萧列朝他一笑,推开了扶住自己的李元贵,将他从辇上抱了下来,轻轻放在地上。

     慈儿仰头,眺望了眼前方那座雄伟的城楼,小小年纪,仿佛也感觉到了一种非同寻常的迫人气势,迟疑了下,轻声道:“皇爷爷,我真的能上去吗?” 萧列朝他伸出手:“不要怕,随皇爷爷来。

    ” 慈儿被萧列牵着手,来到了城楼之下,一步步地登上台阶,终于,一大一小,两个身影,同时出现在了城楼预先设好的御座之前。

     一大一小,两张座位,起先因为高度,城楼下的百官并未留意,直到依稀看到皇帝和身边那个孩童同时出现的身影,百官这才觉察,纷纷面露诧色,无不垫脚仰头,极力眺望,想要看个清楚。

     皇帝带着慈儿入了御座,站于城楼垛子口边的一名宣令官高声宣令,号令被身边两名侍卫传下,二传四,四传八,依次迅速合声传递了下去,五百余名朝廷官员和一千多名大汉将军面北,朝着城楼上的皇帝齐齐下跪,伴随着明甲和刀剑相碰的金铁之声,山呼万岁,震耳欲聋。

     慈儿坐在小座之上,一双小手紧紧地抓着座椅两旁的扶手,眼睛一眨不眨。

     一队人马,渐渐地从承天门进入,来到端门之前,一声号令,一个身材魁梧,满面胡须,身穿战甲的凛凛大汉,领着身后千名昂扬雄壮的军士,穿过端门,整齐阔步,来到宏伟的午门广场之前,朝着上方那远的只能看到模糊人影的城楼高声禀告:“臣荡倭总兵董承昴,奉旨荡剿东南倭寇,上有皇帝陛下天恩浩荡,下得沿海军民同仇敌忾,前后历时三年,终不辱使命,扫平倭患,今日献上两百二十三名大小倭首,恭请皇帝陛下发落,扬我大魏天威!” 他禀告完毕,带领身后将士起身,分列两边,只见身后押来数百名倭奴,无不脖戴枷锁,手足镣铐,行到广场中间,伴随着四周雄浑激荡,直冲云霄的“杀”“杀”“杀”的怒吼之声,这些平日一身恶胆的倭奴武士,此刻俱是面无人色,纷纷软倒在地。

     刑部尚书手中捧了城楼上送下的圣旨,快步行到距离城墙一箭之遥的广场中心,高声宣读罪状,宣读完毕,转过身,等待远处城楼之上皇帝的发令。

     萧列慢慢地站起身,抱起了慈儿,行到城楼之前,在城楼之下无数双惊诧目光的注视之下,转过脸,对着慈儿道:“发令。

    ” 慈儿一双小手紧紧地捏成了拳,扬起还带着稚嫩的声音,高声道:“正.法!” 这一道“正.法”之声,被身旁侍卫再次联合传递下来,最后传至广场正中,一千五百名大汉将军,齐声高喝“正.法”,倭奴被刽子手拖出端门,来到承天门外,在那里,预先已经设好刑台,在周围挤满了的无数民众的目光的注视之下,鬼头大刀,应声齐齐而落。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排山倒海般的声音,再次回荡在了午门城楼之前,鸽哨阵阵,养在承天门附近的白鸽,振翅飞上了天空。

     董承昴随身边的文武百官,向着前方远处皇帝的方向下跪,叩首,抬起头时,眼中掠过一道难言的复杂情绪。

     裴右安一身风尘,纵马如风般闯至皇宫最外的承天门前时,耳畔听到的,便是城门之内传出的那阵排山倒海的山呼万岁之声。

     他停了马,在那山呼万岁的回荡余声之中,仰头望着前方远处阙楼上方回旋的鸽群黑影,身影凝固,一动不动。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校园逍遥高手 女神的近身护卫 医师1879 暗灵法医 盗香 黑道悲情2 老千4:国士无双 穿成幼崽后被捡走养成了 我的重生画风不对[综恐] 我靠马甲风靡横滨 绝对权力 商海谍影 随身带个侏罗纪 咸鱼翻身的正确姿势 文娱新贵 我成了大佬的掌心人鱼 神仙超市 刑警荣耀 班底 沧浪之水 位置 海贼世界没有救世主 女权世界的真汉子 转生眼中的火影世界 超神学院的宇宙 校园逍遥高手 我女儿来自未来 极品公子 弄潮(掌舵者) 星照不宣 意图(官场浮世绘) 海贼世界没有救世主 女权世界的真汉子 超神学院的宇宙 仙藏 我的美女老师 秒杀 邪风曲 龙蛇演义 我有一刀在手 刀丛里的诗 沧海2·东岛西城(2017新版) 奇门风云录 英雄志 中唐侠隐 红粉刀王 昆仑传说·昆仑劫灰 我命清风赊酒来 震旦2·星之子 (综漫同人)偶像系coser宗近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