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骑兽之势(2/3)
达?
杨丽华不能甘心。
纵然她并不热衷于权位,但她也不能让宇文家和杨家的命运操纵在别的家族手中,她自己更不能在一个刚满十五岁、来路暧昧的女孩子手下唯唯听命。
“既临大事,当然该召请随国公入见。
随国公亲则国丈,重则国之宰辅,而况明决果睿、名重北邦,监国之人,非随国公莫属。
”郑译仍然是眼观鼻、鼻观口,但心里却起了阵叹息,这个杨丽华,为什么她没有她母亲一半的果断和明智?
在这个非常时刻,她竟然是如此的优柔难决,旁边若换了别人,而不是郑译,早已将杨丽华玩弄于股掌之上。
杨丽华有些木呆呆地注视着郑译,不出片刻,又将视线移到站在帷幔旁边的刘昉身上。
刘昉比郑译年龄大几岁,但外貌和举止却显得年轻得多,面容上带着一种无法掩藏的浮滑气息,此刻,这个平时十分能言善辩的御正下大夫,却保持着令人敬畏的沉默。
“刘大夫,依你之见呢?”也许是为避亲嫌,杨丽华没有立刻答应郑译,而是不放心地询问起了刘昉。
“郑内史所言诚是,请皇后速召随国公入见!”出乎她的意料,刘昉竟然双膝跪倒,高声赞同着。
见识不出宫掖的杨丽华,终于点了点头。
她不能明白郑译、刘昉如此作为的背后原因,她只是在心底里涌起一种隐隐的喜悦,一方面是庆幸自己地位的稳固,一方面是为父亲能有这样的声威而高兴。
“好,就按着两位大夫所说,召随国公入见。
”杨丽华咬了咬牙,终于点头首肯。
再过几天,八岁的小皇帝宇文阐就将临朝听政了,她就算是不为自己着想,也该为自己的五个弟弟着想。
听母亲说,他们一个个都是英睿不凡的少年。
杨勇在前两年就因为平齐之功被封为上柱国、大司马、总领旧齐之地的洛州总管,年纪轻轻便继承了外祖父和父亲都曾拥有的高位,而且,出身将族的他甚至比父祖更出色,不但会带兵打仗,而且雅通典籍、善解词赋,长安城里没几个少年能比得上。
倘若因为自己此刻的犹豫,令杨勇、杨广、杨俊、杨秀、杨谅这些同母兄弟们永无立足庙堂大展身手的机会,那么,自己将成为家门的罪人。
夜风越来越凉了,小宦官将杨坚引领至天德殿的二道院门外,便停住了脚步,恭敬地弯下腰来,道:“随国公,请自行入见。
”
杨坚点了点头,迈步走进夜色深沉的天德殿前院,这座天德殿,他素日奏事时经常来,但此际的月色里,院中楼台幽静、池阁深沉,令他觉得异样陌生。
自宇文赟登基以来,天台天德殿的夜晚,还是第一次呈现出一派宁静的面貌,那密如急雨的丝管和彻照十数里的灯烛已经消失了,在门前往来不息的女装少年们也不知去了哪里,留下的是天德殿门外那些奇形怪状的设置:圈养巨兽的笼子、抛枪弄剑的钢丝套、舞伎攀爬的漆木蹬……
淡淡的上弦月下,这些东西的影子浓浓淡淡地罩住了殿门外的白玉台阶和莲池。
五月天气,天德殿的莲池中竟然有大朵的红白莲花盛放,杨坚定睛细看时才发现,这些亭亭盛开的莲花,是宫女们用名贵细致的丝绢精心扎出来的,花姿、花形和花色各异,看起来生动极了。
伽罗说得没错,宇文赟是个过于任性的一直没有长大的孩子,他的悲剧在于,这个王国和这些大臣,总是恭顺地服从着他恣肆而狂野的念头。
不知过了多久,杨坚才信步走上了空无一人的游廊,他的长方脸被长须遮挡了一大半,看不出那神情是悲哀还是紧张。
紧随他进来的李圆通,在很远的地方注视着自己的主公。
他刚刚奉夫人之命,赶在杨坚入宫前送来一封上着火漆的信,主公没有急着打开它,而是轻轻地揣入了自己的胸前。
此刻,年近四旬的杨坚,站在天德殿阒静的廊下,似乎迟迟不想进去。
表面上一派从容的杨坚,心里却正在风起云涌。
这就是他和伽罗窥伺了二十多年的机会么?
不知道为什么,杨坚忽然有点手脚发抖,不,伽罗,我从不曾有这样的野心,我自幼心如止水,相貌虽然威严,其实并没有多么广阔的心胸和抱负,更没有高颎那么多令人赞叹惊讶的念头。
从小生长在军营的我只知道,唯有不断建立战功、攻克城池,才能得到封爵,才能显耀祖宗,这是我父亲教我的。
般若寺的明远大师虽然不断地向我说过:“你来处非俗,只怕是魏室子孙转世……”就算真是拓跋家的儿孙又如何?多少拓跋氏儿孙,被权臣们推上皇位当傀儡,又被随意毒杀,我在朝为官多年,看够了皇位上的血和变幻。
我一直乐于享受清静无为的生活,沙场百战,我的心早已粗糙而倦怠,我甚至失去了对政事的热衷,也失去了对独孤信大人“一统九州”梦想的向往。
我只想携着你的手,坐在我们种满白杨树的府院里,看那些英气勃勃的儿子们长大成人。
他们一个个看起来是那样优秀而且手足情长,出身将族的他们,像小老虎一样强壮,精于骑射,热爱谈论兵事,他们都是天生的大将。
我答应过你,这辈子誓不生异母之子,因此从结发至今,我的视线从不曾旁移向第二个女人。
可是伽罗,为什么你不能满足于这一切?
你即将年满四十,成为一个半老的妇人,却仍然会在独孤信的忌日里手抚那柄弯月宝刀,泪流不止,二十多年的尘埃积累,再深的血迹也消失了踪影,而你却从不肯忘记。
我曾向你说,此际宇文家都是孤儿寡妇,若忠心佐辅,可以成就杨家忠义保国的赫赫名声,传布四野,而你却鄙夷地答道:“那罗延,别相信那些忠君爱国的圣人曰,我爹就是死在这上头。
宇文家的天下,来之不义,便应当受到不义的回报。
”
杨坚疲倦地扶住身边的栏杆,他不知道自己该怎样面对天德殿里女儿信任的眼神。
总有一天她会发现,他是个充满机心和欺诈的父亲,他利用了女儿去换取权力、地位、富贵,他利用了女儿去控制这个日渐衰弱的宇文家。
遍布天德殿四周的雄鸡,此起彼伏地叫了起来。
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早晨。
在表面上一片沉静的天德殿里,以疯狂著称的帝王宇文赟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借着天边微明的曙色,杨坚探手入怀,取出那封纸质精良的信函,伽罗很少舍得用这么好的纸,因此更让杨坚感觉了这封信件的沉重。
叠成四叠的信纸上,是伽罗那颇具秀骨清相的字体,庄重而沉着:
那罗延:
大事已然,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
伽罗顿首
这封简短无比的信,立刻让杨坚看清楚了自己的处境,让他感觉了自己犹豫得如此可笑,苦心经营了二十年,他不就是为了这样一个难得的时刻么?
就算他此刻停手,又有谁肯相信他的清白?
不要说别人,就连杨坚自己也不相信。
二十年来,李圆通来往边塞,冒着苦寒风霜与突厥大规模互市,而那些盈利所得,杨坚却全用来了交通大臣,还有他在秦州旧部里的市恩买惠,送女儿入宫为后,与宇文赟的宠臣郑译重叙同学情,收高颎、李德林两个以智谋闻名的大臣为自己左膀右臂……在做过了这一切后,他还想重拾忠君报国的臣纲么?
不,明远大师早在他少年时就曾赞叹过:那罗延,你天生有着帝王的威严。
北周宣帝宇文赟生前,对哪位叔叔都不放心,杀了齐王宇文宪后,他又将赵王宇文招、越王宇文盛、滕王宇文逌等五位王叔全都打发到外州去任总管,在外就藩。
待得宇文赟身故,身为执政大臣的杨坚便觉得有些棘手。
五位王叔领兵在外,他若想有所废立禅代,宇文泰这剩下的五个儿子肯定不会答应,立即会起兵勤王,围攻长安城。
虽说杨坚有老帅韦孝宽和高颎、杨林、杨素等七位虎将愿为他效力,就算决一死战,他也只会赢,不会输,但这场恶战打起来便会山河变色、死伤无数。
北朝与南陈隔江对峙,周军早晚要渡江与南陈决战,杨坚不愿为了对付宇文家而损失重兵。
因此他以小皇帝宇文阐病重为由,调赵王、陈王、代王、越王、滕王这五个王叔入京,欲行平抚之策,先夺兵权,再逼他们闲居在家。
赵王宇文招走入上柱国杨瓒府中的那一刻,顺阳公主刹那间红了眼睛。
当年周太祖宇文泰共生有十三个儿子,可除了被宇文护所杀的明帝宇文毓、闵帝宇文觉,叛乱自杀的卫王宇文直,被侄儿杀死的齐王宇文宪,病故的武帝宇文邕、宋公宇文震、谯王宇文俭、冀王宇文通,眼下太祖十三子仅剩五人,赵王宇文招最年长,其他四王还不到三十岁,大周开国二十多年,她的兄弟们已死伤殆尽,而这全都要怪独孤伽罗那个野心勃勃的女人。
“七弟,你明知叛党当权,杨坚那贼子要召你们入京夺兵权,为何还要前来?”顺阳公主怒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更何况是杨坚、独孤伽罗这对篡国奸臣夫妇的矫诏?你们这一来长安城,还能活着回去吗?”
宇文招悲愤地道:“姐姐责备的是,可杨坚和独孤伽罗千算万算,他们却忘了一招。
我女儿千金公主如今是沙钵略可汗的可贺敦,沙钵略可汗对若眉十分宠爱,千依百顺,沙钵略帐下四十万兵马,虎视塞外,难道杨坚就不掂量掂量?”
杨瓒从堂后走了出来,叹息道:“我大哥其实并无多少野心,都是那个独孤家的女人只手遮天,意欲篡夺皇位。
如今她女儿身为当朝太后,她的夫君儿子领秦州旧部数十万,朝中七大虎将,全都被她收买,此刻你们宇文五王入京,只怕凶多吉少。
”
宇文招急切地道:“三郎,我知道你为人仁厚,又是太祖驸马,忠君报国,绝非令兄那种貌似忠良、内实奸险的叛臣,如今只有你能救我,不知三郎能不能看在公主的份上,大义灭亲,铲除巨奸?”
杨瓒沉吟不语,赵王宇文招情急之下,跪倒在地,泣道:“三郎,如今大周的锦绣江山,宇文家的前程命运,全都系在你一人身上,三郎若不答应,我便跪死在这里,也不起来!”
顺阳公主跺着脚道:“杨瓒,杨三郎!你们杨家世代将族,我父皇亲赐你们家‘普六茹’之姓,将你爹提拔至都督十五州军事、柱国大将军、随国公的高位,又把我嫁给你为妻,生儿育女,夫妻情深。
你爹是个骨鲠忠臣,你也是丹心汉子,只有大哥被那蛇蝎女人蒙蔽,执迷不悟,你若能忠君为念,助七弟剿灭杨坚和独孤伽罗,太祖和武帝在地下,也会感激涕零,我宇文怡也将永生相随、生死不弃,你若仍念手足之情,暗中助逆,我就带着所有孩儿在你面前自尽,让你断子绝孙,妻离子散!”
杨瓒吓了一跳,连忙拥住顺阳公主,温言劝慰道:“公主言重了。
我适才沉吟不决,不是考虑除不除杨坚,而是在考虑如何除掉杨坚和独孤伽罗。
那罗延身为当朝执政,位高权重,高颎、杨素、贺若弼等人又不离他左右,要想除掉他,绝非易事,何况独孤伽罗深沉多谋、心性狡诈,不是容易对付的人。
”
顺阳公主这才怒气平息,忧心忡忡地道:“那我们该怎么办?对了,随国公府的厨子当年是从我们家借走的,要么我送药给他,让他下在酒水饮食里。
”
杨瓒摇了摇头道:“如今大哥知道树敌太多,宗室欲行暗杀,家中门禁森严,厨子早已换去,还有大总管李圆通处处设防,想要暗中下毒行刺,只怕难以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