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声 千古泰陵(2/3)
,杨坚也在仁寿宫一病不起。
两年来,刻骨的思念将这个年已六旬的大隋天子折磨得形销骨立,他在宫中、城外设立多场超度独孤伽罗亡灵的法事,一反俭朴之性,建起了壮丽的禅定寺为亡去的独孤皇后祈福,并招来天下一百二十位有道高僧入寺讲经禳福,每当诵经声起,苍老衰弱的杨坚总会因想念亡妻而泪流满面。
他刻意折损着自己的生命,当知道自己的身体康复无望时,甚至有些兴奋地招来了修建泰陵的官员何稠,反复嘱咐道:“你既曾葬皇后,如今朕也大限将至,望你将朕葬入皇后身边,陵寝永固。
”
何稠唯唯,杨坚望着何稠,和床前侍立的太子杨广,半天才叹息道:“朕也知道人死如灯灭,嘱咐这些本是多余,可奈朕绝难忘怀皇后,阿摩,你说世上到底有没有鬼神,有没有魂魄?”
杨广不敢多言,谨慎答道:“母后亡故之后,儿臣曾多次得母后入梦,吩咐儿臣照料父皇。
父皇,精诚所至,化为魂魄,父皇母后,深情相守一世,将来心魂相念,自会相聚相依。
”
杨坚满意地点了点头道:“阿摩说得对,精诚所至,必不相负。
你母后魂魄有知,定可与朕再相见于地下……”
杨广望着杨坚那张苍老皱缩的面孔,人们从前都在传说,杨坚是在代替独孤伽罗当这个大隋天子,他不过是母后手中的一个牵线傀儡,可母后故去这两年,父皇处理政事仍是一丝不苟,所作所为无不彰显明君贤君风范,或许,父皇并非没有帝王之才,而是对母后的深情,让他宁愿成全母后“二圣”的睿智名声,成全母后幕后执政的治功。
爱是什么,情又为何物,杨广出身豪门、貌俊多才,自情窦初开以来,遇合女子无数,却从不明了父皇毕生执念于一人的深挚。
是母后果然绝伦出众、无人可匹么?还是父皇过于依赖母后?
杨广望着面前气若游丝的杨坚,有些惶惑,但这惶惑一闪即过,涌上他心头的,更多是纷乱政事带来的焦灼与沉重,杨坚今天上午已下诏令,命百官从大兴宫来仁寿宫入见,要与百官当面辞决,正式下遗诏传位给杨广。
在这个西风流火的暮夏,他,三十五岁的太子杨广,即将成为大隋天子,垂治九州天下。
而杨广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帝位并不稳固。
一母同胞的那四个兄弟,除了因中毒病故的秦王杨俊,其他三人无不对他的龙椅虎视眈眈,蜀王杨秀、汉王杨谅,无不是甲士百万、手拥数十州的诸侯,而废太子杨勇,虽已成庶人,却仍有着独孤公高颎和旧部的拥戴。
杨广踱步到仁寿宫的门外,望着满天血色晚霞,仿佛也看到了大兴城欲来的风雨。
废太子杨勇得知父皇杨坚病危,数次进表求见,却被越国公杨素阻拦,情急之下,杨勇冒险来到仁寿宫外,攀爬到树上大声呼喊父皇,他的嘶吼声被山谷的风送入仁寿宫中,奄奄一息的杨坚询问道:“外面是什么人?是勇儿么?”
守在杨坚床榻边的越国公杨素望了望杨广的脸色,忙进言道:“陛下,听说杨勇被废便已心神丧失,被妖邪附体,常有古怪行为,刚才仁寿宫侍卫来报,废太子爬在树上大声咒骂陛下,言语不堪入耳,皇上病重,不宜再见此怪人。
”
杨坚点了点,疲惫地闭上了眼睛,他望见面前似乎有一条越来越长的甬道,甬道尽头一片光亮,隐约可见一个曼妙动人的紫色身影……在岁月的尽头,幽冥的深处,青春的一切是幻影再现,还是卷土重来?
仁寿四年七月,隋文帝杨坚崩逝于仁寿宫,十月,帝后合葬泰陵。
杨坚身后,杨广的第一道诏书,便是以奉杨坚遗诏为由,杀死废太子杨勇,天下人言汹汹,都指责杨广假拟遗诏,而杨广不久追封杨勇为房陵王,同时又将杨勇子孙全部流放汝南,并设法除去大半。
蜀王杨秀,早在仁寿二年,独孤皇后身故后不久,便被杨广与越国公杨素以“巫蛊”之罪构陷,虽然杨秀确有凶暴戾厉的一面,但让杨广更感到威胁的,是杨秀手下的雄厚兵力和夺嫡之志。
在无数次暗中进言之后,杨坚对本来就看不顺眼的四子杨秀大为不满,杨素以“奢侈害民”为由进弹章,杨坚下诏调蜀王杨秀回京后入狱,令杨素等人公开审讯。
杨广暗中令人制作偶人,写上隋文帝杨坚、汉王杨谅的名字,丝绳束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