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华书柜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穿到古代当名士> 第11章

第11章(3/3)

文、写论文的工夫都不是白花的,写字比一般人速度快得多,一篇《四书》题写完,大约也就花了一节课的工夫,只要再改改需要避讳、顶格的地方,就可以抄到卷纸上了。

     他仔细看了一遍,在要顶格的地方前面加上分段符,该空一格的就再加个小方块,有错字的也圈出来在旁边改写正确……省得抄写时有错眼放过的,回头要在卷面上改,就要扣卷面分了。

     改完之后倒不急着抄,要得趁早上精神最好的时段把《春秋》题作出来,到时若有时间,还可以再把文章重修一下。

     他把那摞草稿放在桌角上,正要拿张纸盖上,空中却有一片衣袖拂来,把他的手拂开。

    宋时心头猛跳了几下,才发现监场的方提学从后面遛达过来了,就像每个监考老师一样,默不作声地从背后盯着学生的动静。

     他方才……没左顾右盼吧? 方提学正垂头翻他的卷子,宋时也不敢抬头,战战兢兢地夹紧肩臂,给提学大人让出看卷子的空档。

    他自己把稿纸对折叠起,铺在胸前小小的一片桌面上,对着《春秋》题中“宋伐郳”“齐伐楚”两句话做阅读理解。

     《春秋》的本质毕竟是一本史书,大义微言都靠史家曲笔。

    后世研究者就得从细微的称呼、写法中理解出当时史官的褒贬之意,然后再从经中对人、对事褒贬中体会《春秋》传达的大义。

     因为这种抠字眼的阅读理解太难做,单给一句话作题目还容易写歪方向,所以《春秋》题都是从不同章中选出两句内容有相关人物或事件的句子凑成一道题目,好作对比分析。

    这种作法看似和四书小题中的截搭题差不多,实则有个专门的说法叫作“春秋合题”,不只童生试这么考,一直考到会试也是这样。

     在宋时来说,《春秋》其实倒比《四书》好考。

     当年他因为专业不好找工作,差点想出国读酒店管理,还考了一阵子GMAT,长难句阅读都是一本一本地做。

    那一篇阅读理解有好几个生词不认得的外语阅读都做了,每个字都认得的古文阅读还能做不出? 《春秋》学起来麻烦,掌握那些史官的惯用语之后就找着规律了。

    两句话对比分析,找出史家为何褒为何贬,想法延伸到微言背后蕴含的大义—— 春秋这本书的中心就是尊王道、讨乱贼以戒后世,照准这点写保证思想合格。

     按周礼,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只有周天子才能节制诸侯之兵而征伐讨逆,原题中宋伐郳、齐伐楚都是僭天子之权威的逆行,不合自己的身份,春秋对它们的行为肯定是批判的,他们做考题的人自然也要批判! ——当然,经义题和四书题的作法一样,破题还是要把原题中诸侯的说法改一改,不能重复。

     那么破题就是…… 他精神专注起来,也忘了身边正翻着卷子的方提学,提笔凝神,流水价写下了一句堂皇正大的破题:“春秋两纪兵事:有序外君主兵而见其罪;有序伯主专征而见其罪!” 这两次纪录兵事,一是宋公带兵讨伐郳国,一是齐桓公带兵伐讨楚国,《春秋》记录中都用曲笔点出了他们的罪责。

    因齐桓公在十五年春诸侯会盟中已成霸主,所以在破题中特以“伯主”——也就是霸主——指代其身份。

     诸侯不得私自用兵,霸主不得专权征伐,宋伐郳与齐伐楚两事都是不敬周天子之罪,《春秋》岂能讳言其罪? 作者有话要说:考题一是钦定四书文校注中选的,清代张江作 考题二是明代进士登科录第十二本里的作者林贞相 春秋合题参考《论截搭题》李光摩 春秋大义参考清皮瑞锡《经学通论》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熬鹰航空业 三重门 剑道真解 东北往事3黑道风云20年 我的老婆是校花 危险拍档 流氓高手2 传奇再现 星光璀璨 超级玩家 我的黑粉们都重生了 我是猫大王 大戏骨 秘书长 驻京办主任4 中国式秘书 身患重症后我有了五具身体 官路十八弯1 手术直播间 隔壁那个饭桶 在魔法女校当老师 火影之最强震遁 幻符 精灵之黑暗崛起 修真聊天群 上位 重生之围棋梦 传奇再现 东北往事3黑道风云20年 流氓高手2 那些惨不忍睹的日子 大耍儿之西城风云 我是猫大王 神偷化身 凤兄 朝夕之间 我加载了恋爱游戏 火影之最强震遁 我把女骑士养成死宅女 魔法师的幸福时光3:空痕 厨道仙途 星神祭 青城道长 狂仙 悟空传 三少爷的剑 天龙八部 独战天涯 姑洗徵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