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华书柜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穿到古代当名士> 第287章

第287章(1/3)

几翻动荡后,大郑朝廷抑皇亲外戚,任清流之事已成定局。

     宗亲、外戚虽看出这其中深意,可因为不是从自家下手,却无从反抗,也不肯去做这出头鸟,都闷闷无语。

    上本的诸御史与别处部院一干早想将外戚朋党驱出朝堂的大臣则扬眉吐气,庆贺起了这场大胜。

     单是私下庆贺怎么够,必须请李学士与桓、李二御史同庆今日大胜! 李阁老已然告老,临致仕前又做出了抑制外戚这样的功业,心情也极佳,轻易便答应了那些年轻御史请他赴宴的邀约。

     那张平常总堆着肃穆之色的脸也和气了许多,温声对那些御史建议:“若得请宋、桓二子办个讲学会,则比单吃酒有用得多了。

    当初我还未做内阁学士时,便听说他们在福建办的讲学会好,还等着他们在京里也办个那样的大会,可惜他们初入京时便得圣上委已重任,还未等歇下来便又去了西北……” 如今他已辞官,过不多久就要还乡养老,此时不听,这辈子便再没机会了。

     诸位御史听着,也都陪老学士唏嘘感叹:李阁老要回京了,若不能在临走前听他们一回讲学,便要成一辈子的遗憾。

    宋桓二人也已经辞官,说不得哪天也要回乡祭扫,他们想听那样的讲学又当等到什么时候呢? 他们下定决心,在李阁老面前保证,一定要想法儿让他们答应做一场正经讲学。

     李阁老重重点头,又道:”酒宴还是要办的,我也凑一份银子,咱们私底下办,就不叫别处书生、处士听了。

    你们务必把人请来,老夫还有些话要和他们二人说。

    “ 若没有这两个年轻人为了国计民生辞官在前,他可能还舍不得阁老尊荣,做不出今日这样足以改变朝中格局,至少要在实录中记上一笔的大事。

    想想他们两人辞官后还要为国家百姓之利而去干勘矿这等艰苦的活计,着实值得敬佩。

    只是他这般年纪再去主动拜访年轻人总有些尴尬,正好借着酒宴说上几句话。

     李学士露出在任时罕见的温和笑容,约定了等那众御史的消息,便吩咐管家送客人出门,自己则踱到院中,赏树上花枝,听廊下鸟鸣,享受起了休致后的悠闲生活。

     几位上门邀请他的御史被老先生的态度弄得受宠若惊,出门后便互相打气,商议如何请来桓宋二人讲学顺便吃酒。

     宋时却不难请,天下人都知道他曾为桓凌自贬出京。

    连辞官这样干着前程的大事也都肯陪他,别的小事更不用提,只要请到桓凌就等于是请到宋时了。

     桓佥宪可是他们都察院的人! 虽说他从当了御史拢共也没在都察院待过几天,不是去福建就是去汉中,前些日子又刚辞了官…… 那他也是都察院的人! 凭他们这些同僚的面子,还有李阁老亲口邀约,他还能不来? 不可能的! 几位御史兴奋地翻身上马上驴,往桓家老宅去寻他。

     到得桓府,却见他家中空荡荡,只有个看屋子的家人从门房出来,缩着手、点着头跟这些御史公解释:“我们三老爷辞了官,许久不回家住了,早晚都在宋老太公那里……” 家人期期艾艾的,说得不大明白,这群人却哪里还有不明白的? 他们都察院的四品佥都御史……这就算嫁进宋家了。

     那家人也是一样的感慨,告诉众御史:他不光吃住在宋家,如今还要跟着宋三元到他家老太爷办的女学院教书,听说教的什么“圆海”的,不知是不是佛经。

     不管是什么,他们二人讲学可是从福建就出了名的,如今更是想听都听不到。

    管他是给谁讲,讲什么,总要去听听才不亏! 几位御史恰逢其会,都不肯错过这机会,连忙别了桓家,上马的上马、上驴的上驴,奔着宋老太爷新修的女学院而去。

     学院就在桓凌早年替宋时买的小院儿里。

    因着那房子就在城中,邻居可靠,乡约、保甲也看得紧,父母送孩子来时也安心。

    学院也不甚大,祭酒正是宋老爷本人,老师只有一个他相熟的老秀才,倒招了两位年长会文的女先生。

    宋时的生母纪氏带着他们家的长随、厨娘、养娘在学院里帮忙干些杂事。

     如今他两个儿子来他的学院帮忙,他就省了自己坐班的工夫,只在院子里巡回,听窗内传出的读书生,隔着窗子看学生们学得认不认真。

     众御史来到学院,听说两位名家正在讲学,也不肯打断他们授课,压着声音和满腔激动说道:“世伯不必客气,我们怎好打搅宋三元和我们佥宪教学?等他们讲完这堂课再说也不迟!” 正好借这机会听听他们又出了什么新理学! 那小院正是个普通的三进院,正房、左右厢房都改成了教室,镶着大块的玻璃窗,通透明亮。

    透过窗户往里看,正房的教室前后都镶着大块的墨绿色木板,左侧摆着讲桌,底下都是还没留起头发的小女学生。

     宋老爷得意地介绍道:“如今学生少,分这两个学斋已足够,将来多了还可再加桌椅,或占厢房。

    西厢这里是先生们休息、判课业的房间,老夫请的几位蒙师在房里坐着。

    ” 厢房也各隔出三个房间,西厢最北一间挂着纱帘,影影绰绰可见是两位女先生,正提笔写着文章。

    当中那间却是一位老先生在看着写得满满的稿纸,神情颇为严肃。

     虽然教的是不用科考的女学生,他们宋家也是一样精心的。

     就连上门来请人的御史看了都咋舌赞叹:“京城公小学也没有这样好的校舍,老先生用心了。

    ” 公小学更没有这么好的先生。

     他们先到宋时站的教室门口站一站,便看到他正屈着手指教台下小孩子掐算,乍一看像是改行当了道士似的。

    幸好窗户通透,看得清黑板上的字迹,都是些“二十八平方加八十八”“一千五十减三百二十减六百八加九十三……”“六十四开方”“(二十八加十六)乘三十”之类的算术题。

     和汉中学院流出来的一些代数题目差相仿佛,又长又琐碎,看得人眼晕。

     宋老太爷得意地说:“小儿教的是修身班,这些学生年纪小,底子薄,进门先学着简单的口算、指算、珠算,还有什么四则运算的。

    诸位莫看这些题目简单,要算到几千几万的数加减乘除张口就答,答了就准,也甚不容易哩。

    ” 这下头坐着学的无非是他自家孙女,儿女亲家的孙女、外孙女,亲友子侄,还有些他们父子外头认识的同窗、朋友家的女孩儿,比不得名门大户家的闺秀。

    不过就这样普通人家的小女儿,入学几个月就能学到这一步,也算是他们做先生的不曾误人子女了。

     众人对着黑板自己心算一回,便知道这些孩子算得多精,不由得咋舌称羡。

     宋时隔着窗户恰好看见他们,便暂停了课,放小学生自己,推开后门出来相见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熬鹰航空业 神级管家 三重门 资本对决 东北往事3黑道风云20年 太子奶爸在花都 花都兵王 天才相师 宝鉴 流氓高手2 我的极品女友们 校花的终极护卫(校花的全能保安) 天下珍藏 我的黑粉们都重生了 重回80当大佬 大戏骨 驻京办主任4 凤兄 身患重症后我有了五具身体 咒术最强说他要做大魔王 官票 官路十八弯1 进步 隔壁那个饭桶 重生之等你长大 我的老婆是校花 东北往事2黑道风云20年 被诅咒成猫后我成了万人迷 天下珍藏 生肖守护神 驻京办主任4 中国式秘书 精灵之黑暗崛起 前世老婆找上门 幻符 少年医仙 九炼归仙 厨道仙途 我在末世开宾馆 我不成仙 反套路快穿 鸿蒙炼神道 散花女侠 武林三绝 长安乱 剑神 天舞纪·摩云书院 七宗罪 华音流韶:风月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