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思念(2/3)
这番做,置本宫于何地?”他陡然强硬了起来,面无表情的道,“大哥虽是皇长子,可别忘了本宫才是正宫所出!自古以来,嫡庶有别,大哥学识渊博,想必应该不会忘了这个道理吧?”
同样是皇子,但是嫡出的皇子,身份地位天然便比其他皇子更高一等,即便杨侨是皇长子那也不例外。
庶子便是庶子,只要柳妃没有做皇后,那杨侨便永远低他一头!
杨侨的脸色猛然冷厉了下来,目光寒凉的看着面前的杨玥——他的脸上犹带病气,但每一个字都铿锵有力,如重锤砸在杨侨的心上。
不错,哪怕杨玥是个病秧子,哪怕他杨玥更优秀。
但是朝中依然有不少人支持立杨玥为储君,就连武帝,也更加疼惜这个嫡子。
“本宫倒是没有想到,二弟竟如此伶牙俐齿。
”
杨玥任他打量,面色如常道:“大哥若是无事,本宫便先带着沈御医先行一步。
”
说着,他拉着沈妍绕开杨侨便大步离开。
沈妍跟在杨玥身边,从始至终都未回头看一眼。
杨侨的目光落在了两人交缠的双手上,那般的亲密无间、密不可分。
他站在原地,舔了舔已经结痂的唇,冰冷的笑了。
一路上,杨玥一句话未说。
沈妍的手被他紧紧握在手心,很快便粘腻一片,眼见有宫人出现,沈妍便想抽回手,但却被杨玥握得更紧。
“殿下,莫要让人误会了。
”
皇宫人多眼杂,若是两人牵手被人看到,也不知会被传成什么样。
杨玥没开口,拉着沈妍走得越发快,面沉如水直接回了长明宫。
李来盛见到两人的样子,微微一愣,便听杨玥道:“去库房拿化瘀的上药来,沈姑娘受伤了。
”
经他一说,李来盛这才发现沈妍脖子上乌青的指痕。
他在宫里待了多年,见过不少事,一看到这伤,又见自家殿下那压抑着怒气的模样,便知刚才定是发生了不好的事情。
李来盛没追问,忙躬身应了一声,带着其他伺候的宫人离开,给两人留下了单独相处的空间。
“殿下……”
“疼吗?”沈妍刚一开口,便被杨玥打断。
杨玥终于放开了她的手,转身垂首,仔细的看着她脖子上的伤,“抱歉,是我来晚了。
”
沈妍微微一怔,她没想到杨玥竟会因这事向她道歉。
她本能地抬头,便看见了那双桃花眼里如浓墨般的关心和自责。
她张了张嘴,不着痕迹的移开了目光,拉开两人的距离道:“没事,多谢殿下关心。
殿下不用向我道歉,该是我向殿下道谢才是。
若不是您及时出现,我怕是还摆脱不了大殿下。
”
他察觉到了她的抗拒,眸色黯淡了一瞬。
“若是他以后还来纠缠你,你不用跟他客气,有事我担着。
只要你……别让自己再受伤了。
”他收回了视线,轻声道。
“殿下没有想问我的吗?”沈妍看着他,“或许是我故意诱惑大殿下的。
”
毕竟刚才那样的情况,怕是许多人都会误会吧。
“不许这样诋毁自己。
”谁料杨玥却冷下脸,眉头紧蹙,“我有眼睛有耳朵也有心,你是什么样的人,我知道。
”
沈妍怔愣着看了他一会儿,突然笑了。
杨玥本来只是她最无奈的选择,如今看来,或许她这一次赌对了。
“殿下,有一件事我想告诉你。
”沈妍正色道,“您之所以会生病,并不是因为身子骨本来就弱,而是中了毒。
”
“你说什么?”杨玥猛地看向她。
沈妍严肃的道:“您中的乃是前朝毒王亲手所致的□□寻梦,而殿下中毒已经有十九年之久。
”
十九年……
杨玥如今还差几月才能满十九岁,也就是说,他这毒乃是从娘胎里便带来的。
“这毒非常特殊,若不是用特殊办法,即便是名医也很难看出您是中了毒,只会把这当做是衰弱之症。
”沈妍顿了顿道,“我之所以知道,是恰巧曾接触过寻梦。
”
好半晌,杨玥才沙哑着嗓子出声问:“所以你的意思是,有人早在十九年前便给我母后下了毒?”
“对。
”沈妍见他脸色白如雪,终是压下了心里的不忍,继续道,“想必殿下心中应该已有了怀疑人选了。
”
想要他的命,无非是因为他挡了别人的道。
而又能挡谁的道呢?他是中宫嫡子,答案再明显不过了。
若不是沈妍的出现,他怕是要死的不明不白。
想到他早亡的母后,杨玥的眼中倏然迸出浓浓的杀意和恨意,半晌,才嘶哑着笑了一声,似是自嘲和讽刺。
“原来如此……”
触及到他眉眼间的悲痛,沈妍心尖微微一颤。
她强迫自己移开视线,不敢再看他一眼,看一眼,心中的愧疚便多一分。
这些日子相处下来,她能感受到杨玥对权利并不看重,可如今,她却逼着他走入了夺位之争。
殿下,对不起,利用了你。
沈妍咬着唇,只能在心里对他如此说。
******
“少爷,宫里沈御医送信来了。
”应砚走进书房,把一张密封好的信递给了裴靖。
裴靖拆开信封看了看,信里只有一句话——一切按照计划行事。
他看完之后便用火烧尽。
“我让你查的人你查到了吗?”裴靖淡声问道。
应砚回道:“回少爷,已经有线索了。
那位老嬷嬷家人全死了,全家只剩她一个人,小的已经按照您的吩咐把人好好安置,绝不会让人查到的。
”
裴靖让应砚去找的人,便是曾经伺候过皇后的一个嬷嬷。
当年皇后薨,皇宫宫中的大部分宫人都去了别的宫中,一小部分人被放了出来。
那老嬷嬷乃是皇后身边的得力人,按理来说,是可以留在宫中。
依照武帝对皇后的重视,老嬷嬷的品级还能提一提。
但谁也没想到老嬷嬷竟然选择自请离宫,理由是想要回家安度晚年。
那老嬷嬷乃是前朝宫里留下的人,彼时已经四十来岁,父母已逝,无儿无女,家中只有弟弟一家。
既然她执意离宫,武帝也没强求,反而赏赐了她不少东西,让她荣归故里。
按理来说,那老嬷嬷应该过得很好才是。
但命运弄人,那老嬷嬷如今竟然已经沦落到行乞的地步。
应砚找到人时,老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