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前世(五)(2/3)
托付给谁,按理来说她接过来才是最恰当的,但周围围着的亲兵和北地将领都目光灼灼地盯着燕赵歌,她如何能开口索要虎符?
除此之外,的确是大晋对不起燕家。
赵国分崩离析的时候大晋是出兵接走了一部分愿意去长安的赵国宗室的,但燕国覆灭的时候大晋却一个兵丁也没有出动,不仅如此,燕国覆灭本身就是她父皇的手笔,事情只要做过,就一定会留下痕迹,雁过不留痕是根本不可能的。
再者,当年踏上去长安的路的燕国宗室不在少数,可最后活下来的只剩蓟侯府的祖孙三人了,这其中要说是没有她父皇的影子,她自己都不信。
也因此,北地军民对镇守北地一百年一直身先士卒的燕国王室,是又敬重又爱戴,对于燕赵歌这个最后的嫡系子孙,更是十分怜爱。
她若是想在北地站稳脚跟,就必须要借助燕赵歌的身份,不然还在记恨大晋皇室的北地军民只会阳奉阴违。
她只能将想要做的事情托付给燕赵歌,让燕赵歌去做。
结果就变成了如今的这副模样,军政大权皆在其手中。
司传绍倒是想拿回来,可她拿不回来。
燕赵歌将傅致学的目光看在眼里,却半点声色不露。
她本身就是想要军权政事都抓在手里,如今北地军民如此爱戴她简直是瞌睡来了送枕头,她更不可能因为所谓的祖训就将大权拱手相让了,长安都没了还给她讲什么祖训呢?不到万不得已她是不会交权的,就算真到了那个时候,也休想让她轻而易举地交出去。
毕竟有失才有得。
“目前可以得知的是,南边几郡乱了,鲁地的济南王府整府都被乱民杀了,只有故鲁王长孙活命,这一位已经在鲁地竖起鲁王旗帜,暂时是按兵不动的架势。
陇西西凉侯府的两兄弟还在互相抗衡,姑且可以不去理会。
除此之外,还有匈奴鲜卑蠢蠢欲动。
”燕赵歌将地图在桌子上铺开,手指从南方几郡划过,一直落到正上方的匈奴地域。
“鲜卑人可拉一打一,他们暂时还没有打我们的能耐,仅剩的问题是匈奴人,拉拢,还是打?”
在场的朝臣都沉默了下来。
燕赵歌主动破除文不管军武不问政的祖训,目前来看是好坏各半,好处是他们也能在军事上说一两句话,坏处是这给后来人开了一个坏的开端,一旦大晋皇权再次旁落,一定会有权臣涉军,或者大将干政。
只是如今的状况,也没有闲暇再去理会那么多了,太子到底能不能拿回皇帝的位置还是两说,一旦失败,北地朝廷的人都只有死路一条。
不过再者说来,就算朝臣能管军也没有用处,因为在场的朝臣,没有一个知军。
“拉拢的话,没有粮食,打的话,也没有粮食。
”户部尚书做了个两手空空的手势。
“这个我来想办法,你们只说,是打还是拉拢?”
“既然粮食无忧,那自然是打。
”傅致学道:“若是以为大晋如今状况有机可乘,匈奴可就大错特错了。
”
司传绍也点了头,道:“如今大义在我们,便是没有粮食也要打。
大晋和匈奴打了这么些年,北伐死了那么多人世祖皇帝都没有退过,如果仅仅因为现在的局势便和匈奴妥协,世人只会觉得我们心虚。
”
“既然诸位都同意,那就打。
”燕赵歌唤来季钧,给了他一个地址,道:“你带人去这一处地方,往下挖两丈左右,能挖到一个石室,将里面的东西都搬出来,小心着些。
”
季钧应下了。
待季钧走了,燕赵歌解释道:“这是旧年燕国国库里的东西,燕国覆灭之前我伯父为防被匈奴人掠去而将东西埋到地底下了。
如今正好派上用场。
”
燕国享国一百余年,国库还算充盈,燕姓子弟既不希望这些东西被世仇的匈奴人拿走,也不希望被暗下黑手的大晋天家拿走,便埋在了地底下,以期望后人有朝一日能重新得封北地的爵位,重振先人荣光。
傅致学神色复杂,如今政事军事皆要靠着这位蓟侯,军中的粮饷也尽是蓟侯所出,这朝廷,真的还是大晋的朝廷吗?这北地的皇帝,到底姓什么呢?
被埋在地底下的东西不少,季钧带着人分